东航南航拒绝加入电子客票联盟
(曹阳)随着“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部分代理人遭遇“票荒”———尽管航空公司还有大量的舱位剩余,但苦于手中的机票数量不足,从而无法满足旅客出行购票的需求。记者8日了解到,由于国内部分航空公司对目前电子客票的推广策略持否认态度,因此,今年国际航协(IATA)预期在国内实现的电子客票40%占有率的目标很难达成。
计划2007年年底消灭纸质客票
今年4月,中国航信与国际航协签署了“简化商务”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成为“简化商务”的首个试点地区。国际航协计划的目标是于2007年年底前在国内消灭传统的纸质客票,100%实行电子客票;而国际航协电子客票的具体标准、实施计划则是由中国航信代为实行的。此后,国际航协开始强制向北京、海口、成都、杭州、西安、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的机票代理人分配不少于各自担保额度20%的国内电子客票,并每月递增一定比例,以求在12月1日前,将代理人出售的国内电子客票份额增加至40%.
业务矛盾导致航空公司抵触
然而,目前除消费者对电子客票普遍不认同外,航空公司也对目前的电子客票推广政策予以抵触。
事实上,国内支持国际航协电子客票的航空公司只有国航、海航以及5家地方航空公司,东航、南航目前都不支持国际航协的电子客票。对此,有航空公司人士透露,之所以东航、南航迟迟不加入国际航协电子客票体系,是因为其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信”)间存在着一些业务上的矛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航信是国内民航业主要的信息技术提供商之一,为国内航空公司提供订座、离港以及数据网络服务。但东航、南航同样开发了自己的订座、离港及数据系统,其不愿把自己在日常运营中的数据资料统一交给中国航信进行管理。
但此次国际航协在国内推广电子客票时主要倚重的就是中国航信,这就导致南航、东航在一定程度上拒绝参加国际航协的电子客票网络。
“东航、南航的主要航线网络大都集中在国内,如果这两家公司不参加国际航协的电子客票联盟,那么,国际航协在今年年底在国内实现电子客票40%占有率的目标将无法实现。”航空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