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在PC巨头完成对一二级城市的市场瓜分之后,低价PC成为他们维系市场份额、维护发展势头,进一步挺进低端市场的唯一利器。
经过几年发展,国内IT产业逐渐成熟,城市一级市场已经饱和,原有市场格局形成
以后很难被打破。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很多厂家逐渐将市场扩大到二级市场。
台式PC市场已经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成熟期,联想、方正、同方、戴尔等一线厂商的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但强者愈强的局面并不意味着大品牌将通吃市场,中小品牌也并未出现一边倒的俯首称臣局面,而是走向了两极分化。在地域层级方面,中国台式 PC 市场越来越多地依赖三级以下城市的贡献,四五级城市市场的增长尤为显著。
价格的连续下滑是推动市场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和PC服务器市场尤其明显。这一因素也导致中国PC市场的重心大步下移。从赛迪顾问的数据来看,台式PC的价格变动相对缓和,然而5500元以下的产品所占比重仍然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6.2个百分点。在价格剧烈下降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万元以下产品更是由1月份的不足20%猛增至6月份的43.7%。普及背景下的中国PC市场,全面进入了价格大众化的时代。
台式PC市场已经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成熟期。联想、方正、同方、戴尔等一线厂商在销售规模、议价能力、渠道覆盖、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日益显现,市场份额随之稳步提高。
但强者愈强的局面并不意味着大品牌将通吃市场,中小品牌也并未出现某些预测所宣称的俯首称臣的局面,而是走向了两极分化。一些有实力、有资源、财务状况良好的二线品牌,或细分市场需求,或专攻行业应用,或强化渠道、服务,向上蚕食大品牌较为薄弱的领域,向下抢占弱小品牌丢失的阵地,同样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和增长。其中,宏 、紫光、浪潮、神舟等厂商表现较为突出。至于那些缺乏价值链环节优势、资金紧张的二三线品牌,只能无奈地接受淡出市场的命运。
在地域层级方面,台式PC市场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三级以下城市的贡献,四五级城市市场的增长尤为显著。继2005年第一季度四五级城市在中国台式 PC 版图中首次突破30%的比重大关之后,第二季度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至31.0%。
曾经风光无限的DIY市场也风光不再,2005年上半年其市场比重下跌至35.6%,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6个百分点。虽然第一季度在网吧恢复性采购的强力拉动下DIY一度有过不错的表现,但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被品牌PC夺走,使得DIY市场无力为继,尽管上半年仍然维持了4.2%的增长,但与整体台式PC14.7%的增长率相比不值一提。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状况,赛迪顾问的专家预计,2005年下半年,中国市场将销售876.96万台台式 PC,比2004年同期增长15.4%,全年中国台式PC市场规模将达到1635.72万台,比2004年增长15.1%。
在台式机市场接近饱和、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计算机厂家又把战场挪到了笔记本市场。在这个战场上,大家拼的,还是价格。
最近,清华紫光就要推出一款3999元的笔记本,试图借此挤进“超低价阵营”。除了紫光即将推出的针对初级用户的3999元电脑以外,市场上低价电脑已经并不罕见。目前市场上的低价笔记本电脑有方正的4999元笔记本,联想的5999元笔记本。神舟、新蓝等二线品牌也宣称有3999元的笔记本,但市场上并不多见。紫光去年还宣称3999元笔记本是外星球才会有的价格,但随着零部件成本的降低,今年终于推出这个价位的产品。紫光方面透露,这款产品只有100多元的利润,目的在于扩大市场份额。尽管某内地厂商还声称要推出2999元的产品,但表示问世时间最早在年底。
在惠普、戴尔、联想纷纷推出低价产品抢夺用户的今天,紫光3999元笔记本的杀出,以及即将出现的2999元笔记本,无疑是对低端市场的一大震动。
赛迪顾问预测,在低价的刺激下,2005年下半年笔记本电脑销售量将达172.0万台,销售额预计为 188.2亿元人民币。
随着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日益成熟,各厂商在渠道上将往纵深发展,拓展三四级城市市场已经迫在眉睫,而用户对售后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中国市场目前对笔记本产品需求很大,如果厂商将渠道和服务抓好,配以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