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多核和Cell等新型处理结构的出现不仅是处理器架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传统以来的计算模式和计算机体系架构也是一种颠覆。
十年大迁移
――计算机体系结构回归人性
吴挺
智能革新
2005年,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被曝光,有可能为未来十年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根本性的基础,至少为处理器乃至整个计算机体系结构做出了象征性指引。我们看到,随着计算密度的提高,处理器和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标准和方式在发生变化,从应用的角度讲,讲究移动和偏向性能两者已经找到了最令人满意的结合点,并且有可能引爆手持设备的急剧膨胀。尽管现在手持设备也相对普及,但是在计算能力、可扩展性以及能耗上,完全起步到一台手持设备应该具备的作用;另一方面,讲究性能的服务器端和桌面端,开始考虑减少电力消耗赶上节约型社会的大潮流。
本来,这些都应该是此前十年要意识到并解决的问题,却恰恰被高速增长的喜悦淹没,片面追求性能和技术细节简直就带来了一场灾难。电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变得更为方便好用,反而由于可用的层面更广,人们依旧无所适从。现在很多人意识到,必须从硬件设计上就具备某些功能,比如自主的电脑系统管理、编译器层面的多任务分配和通过虚拟或者其他技术实现的各个用户、网络、设备的有效隔离和管理,防止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