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金融时报》“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排行榜
在中国企业相继阔步海外的背景下,英国《金融时报》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份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排行榜。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百姓已对各种的财富榜单麻木的今天,这样一份从“国际品牌”角度解读的榜单无疑会是新鲜的看点。但是,登上这份榜单的部分企业却引起了一番非议,进而影响到公众对它的信任程度。
“根据读者调查”很可能在一时为榜单的客观公正提供佐证。但是榜单中“全球市场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中国品牌”里,平安保险超越中国银行、国航以及Huawei等高居第五的排名难以不让人心生疑窦。
须知,一家所谓拥有“国际品牌”的公司,最起码,需要能够为海外人士提供国际化的产品及服务。
这家2003年完成分业重组的中国公司,至今未在海外大举扩张,即使是在中国本土亦非同业顶尖。相反,同一榜单中,在纽约、伦敦、加拿大等均设有分行的中国银行以及在海外频夺大单的Huawei等影响力竟逊于平安保险。这样的排行显然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
很难想像,一家连在英国市场都尚未大规模开展业务经营的公司,能够被其本土报纸的“全球读者”评为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一个意外是:曾被同时列入评选范围的中国人寿却最终未能上榜,同年度的美国《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人寿仅次于中石化等位居国内企业第四。)
很难想像,在海外连展大笔收购,与汤姆逊和阿尔卡特联姻而闹得人尽皆知的TCL未出现在榜单之上。最起码,这是一家已为海外客户实实在在提供产品服务,并在当地大量雇佣员工的中国本土企业。在印度,满街都是TCL的广告;在欧洲,李东生已经颇具名气。不知为何到了英国的《金融时报》手里,TCL就声威全无,算不得中国国际品牌之一。
很难想像,业已完成对欧洲老店Siemens手机部门并购的明基,已经在海外采购市场中颇有斩获的明基手机,到了《金融时报》手里,就不及一家在海外还没个像样办事处的平安保险?难道《金融时报》没有把明基当成一家中国企业?
很难想像,在海外收购尤尼科战役中声名在外,闹得美众多议员皆知的中海油,到了《金融时报》手里,就连榜单的尾巴都踩不着。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两家网络企业新浪网与Sohu.com网也赶上了此次排行榜的末班车,并列位于榜单末端。
我们无意于质疑网络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新一波热潮,也无意去否定中国概念对于国外投资者的魅惑。中国业已过亿的网民市场使整个互联网行业处于新的爆发临界点;中国公司甚至已经动手开始整合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新的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亦有不俗表现。
然而,即使是在目前,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美好前景依然仅仅是一个摆脱寒冬的框架。事实上,相对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活跃的金融、高科技及通信业来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目前仍然只是在混沌中摸索。
中国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并未具备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基本能力,即便是业已上榜的新浪Sohu.com,也基本没有对海外用户服务的产品和项目,即使有一个同步更新的英文网页,那也只是虎皮大旗。
新浪和Sohu.com们,有多少实际的收入来自于海外用户?几年来,支撑两家公司度过寒冬的,正是海外投资者们所不能理解的中国SMS服务,这也恰恰是海外用户所无法享用,也不愿享用的。这样两家在海外仅拥有寥寥用户的中国网站,怎么能有资格进入十大中国国际品牌企业之一?
Sohu.comCEO张朝阳便多次表示公司在纳斯达克较低的股价与其实际价值并不相符,严厉斥责海外投资者并不了解中国国情。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际上的实际影响力及地位。在企业中拥有实际利益的投资者一定会比所谓“全球读者”更具备说服力。
即便是站在“全球读者”的角度上来说,即使是新浪、Sohu.com两家号称中国本土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也主要限于面向中国本土的中文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再退一步来说,在全球华人中更具影响力的也只是新浪,时不时批判一下外国人不懂中国国情的Sohu.com一夜间反而得到了“全球读者”的认可,不仅挤进了十大中国国际品牌之一,更实现了张朝阳“与新浪齐肩”的多年夙愿。不知是《金融时报》的读者们确实是Sohu.com的拥趸,还只是《金融时报》的一厢情愿?
在现已公布的资料中,我们无法得知《金融时报》此次排名的规则和依据,这项始于8月初,于20日便结束的全球性调查却已经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份将公之于众的调查更应该深入调查,而脱离实际轨道的“十大国际品牌”叫得越响亮,越容易把国际化中的中国人引入歧途。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