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福军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根据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调查反馈的统计信息发布了“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最有影响的十大世界级品牌排行榜”,入围的品牌企业的座次依次为:1、海尔(Haier) ;2、Lenovo ;3、中国移 动(China Mobile) ;4、青岛啤酒(Tsingtao Brewery) ;5、平安保险(Ping An) ;6、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7、中央电视台
(CCTV) ;8、中国国际航空公司(Air China) ;9、Huawei(Huawei) ;10、新浪和Sohu.com(Sina.com/Sohu.com),不想却引发了一场带有商业目的的争论。
先是入围老幺的新浪在其IT科技论坛中发起了题为“中国互联网企业,谁有资格挤上中国十大国际品牌?”的不满讨论,随后在其财经版块和慧聪网上先后有论者发布了《金融时报蹩脚中国企业排行 央视竟不如青啤》、《平安保险盖过中国银行:如此排行价值几何?》的反驳批判文章,最后竟然搞的FTChinese.com不得不发布声明解释该此排行榜的规则、数据来源、依据标准以示其公正性。
笔者一直认为任何排名的出台和发布者都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想让任何人尤其是涉及到商业利益的人与公司满意的排名本身就是一种乌托邦,就好比所谓的真理永远都是一种局部真理、具体语境下的真理一样,绝对的客观真理仅仅存在于蹩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的理论构想中。任何局部真理、具体语境下的真理都是一种意义上的偏见,是物理或心理停滞或劳累的总结体现。重要的不在于树立一种权威,而在于表达一种观点,甚至一种被众多人和企业反驳、误解的偏见。网大当年搞的大学排名应该不陌生吧,结果口水战不断,这是无可避免看似消极的影响,其实这种排名的公布积极意义却是无形的,甚至是巨大的,拍名靠前的并不意味着一直会稳坐钓鱼台,感觉自身受到不公正排名的高校也完全可以靠自身的行动和实力来展示“不攻自破”的“冤枉”,古人所说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是从这次排名的发布调查主体、规则、数据来源、依据标准都可以说有着令人信任的公信力。从主体上看作为英国百年大报的《金融时报》与享誉国际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都不可能为了一点点商业利益而搞个“十大排名”,一方面是因为共信力对于媒体与咨询管理公司而言本身就是存活的根基;另一方面如果真是想要搞点商业利益完全可以去搞“100强排名”,甚至“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