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消息(顾萌)盛夏的北京热的让人透不过气来,随着暑促高峰的来临,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却降至冰点。5999的联想、戴尔、海尔,4999的方正,长城、同方、3999的神舟,一时间让大陆笔记本电脑市场烽火连天。
2005年8月4日,IDC发布2005年第二季度亚太(日本除外)PC市场季度跟踪报告中显示,合并IBM PC业务后的联想以19%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亚太冠军,而惠普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
2.3%。随后易观国际也发布了中国大陆笔记本市场的调查报告,报告称联想在2005年第二季获得内地笔记本电脑市场29.1%的份额,戴尔,惠普以14.3%和9.3%的份额排名第二,第三。
也许是对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和排名不满惠普匆忙应战,8月4日,在北京发布了采用AMD处理器的Pavilion ze2000系列笔记本,最低售价仅为5799元,再一次创下大陆笔记本市场国际品牌的最低价。
紫光笔记本事业部市场经理朱晓蔚对记者表示,原本一直走高端路线的惠普其实并不想把笔记本的价格降的这样快,但是联想、戴尔通过积极的价格攻势已经对惠普造成了很大冲击,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在低价产品线上有所动作,此外推出低价笔记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市场的关注程度。
“2004年开始惠普在笔记本的市场策略上就出现了问题,一直在定位高端保证利润还是走低端路线抢市场份额两种策略之间摇摆不定。2004年底推出6999元的机型后,惠普在低端市场的动作基本就停止了,采取了高开高打,走高端路线保证利润的市场策略。”朱晓蔚说:“随着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品牌加入到这一市场中,小品牌是靠价格生存,而在同小品牌的竞争中,有实力的大厂如联想,凭借雄厚的实力发动价格战,各品牌开始拼价格,拚实力,看谁最后一口气长,直说就是冒死一搏,扛住现在再想以后。高端市场出现萎缩,令惠普弃低端走高端路线的市场策略的问题暴露出来,在大陆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不足10%。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惠普承受的压力太大了,5799元笔记本的推出证明惠普已经承受不住压力,开始放弃走高端路线的市场策略,面对不断被本土品牌蚕食的市场份额,只好走回低端路线抢市场份额的路上来。”
不过对于惠普推出低价笔记本电脑,某家以低价著称的大陆二线厂商显得并不担心,“我们早已经把主力的产品线降至5000以内,包括带独立64M ATI显卡的型号,惠普的降价太迟了,早两个月还可能对我们造成影响。”
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虽然不断增加,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品牌的生存环境还是恶劣的,尤其是2004年台湾的笔记本代工能力大大增强后,OEM价格不断下降,国内品牌近年来蜂拥而上,笔记本的最低价格也从两年前的8000元打落到4000元,而国际品牌也从当初的万元之争便变成了目前的5000元之争,随着价格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之间2000远的价格空间逐逐渐消失,可以看出惠普推出低价笔记本的背后是更多的无奈和背动。
当市场份额的争夺已经从品牌,品质的宣传变成了赤裸裸价格的宣传,当降价成了争夺市场份额的利剑,惠普的剑还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