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川
《天下无贼》中,两个便衣警察正在火车上用HP笔记本查疑犯资料。
你是否因为《我,机器人》中的未来车战场画面,为一款奥迪公司专门设计款概念跑车RSQ而感叹不已?
你是否因为《天下无贼》中,当刘德华拍拍宝马车,然后对着门卫吼:“开好车就
一定是好人吗?”而津津乐道?
然而,你是否又因为在《天下无贼》中,当列车上的警察将疑犯的照片打出来时,镜头居然在佳能的打印机上停留超过3秒而大呼,这是广告!
这就是电影植入式广告,一种现代的电影营销。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大片。而在最近火热上影的《史密斯行动》中,我们又再次看到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身影。
杀手配啥笔记本
看过《史密斯行动》的人都知道,片中主角之一女杀手朱莉配备的是当前全球相当顶级的坚固型笔记本松下TOUGHBOOK CF-29。在影片中,这款笔记本成为了朱莉在野外行动时的得力助手。不管是在野外的狂奔,还是在爆炸中生存,松下CF-29都表现出了抗震、防摔的特性。例如,当片中的男主角皮特用火箭炮将茱莉设在野外的居所夷为平地,等到他赶到现场时,茱莉已经抽身而退,在一片断壁残垣中,只有被烟火熏烤的乌黑的松下CF-29本子还在“顽强”地工作着……
影片中,潜移默化地给我们一种启示:现实生活中的杀手要配什么样的笔记本电脑?非TOUGHBOOK CF-29不可。而现实生活中的警察又该配什么样的笔记本电脑?非TOUGHBOOK CF-29莫属。
将广告植入电影是否让人生厌
关键要看该产品是否能够被很好地利用在影片之中,并且,其衔接是否顺畅自然。如果施瓦辛格在《未来战士》中,嘴里吃着某某品牌的口香糖,那将会让观众觉得突然。而如果影片中的主人公和某赞助公司的产品同时出现的时候,对于该产品的特写镜头时间过长,例如超过了3秒以上,那可能就会引起人的反感。
当然,将广告植入电影并非是一件坏事。“好莱坞报告者网上版”的专栏作家马丁·格罗夫就曾说过:“如果一个片中人物在喝一瓶没有商标的啤酒,不如让他喝一瓶‘喜力’更真实些。所以,片中人物在电影中喝‘喜力’啤酒无可厚非,但如果他喝了一口后放下瓶子说:‘天哪,喜力啤酒真是棒!’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假戏真做
要让广告看起来不像广告,那就要把它很好地融合到剧情之中。在《史密斯行动》中,你是否认为频频出现的坚固型笔记本仅仅是一个软广告?如果你以为片中的松下CF-29只是摆摆样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不管是女杀手朱莉,还是男主角皮特,他们都会有开着车在路上狂奔,例如追踪、逃跑等,他们也可能遇到爆炸等场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一款笔记本电脑,那对笔记本电脑的防震、抗摔的要求就非常高。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杀手、间谍等都需要装配上便携式电脑。例如,在《偷天陷阱》和《国家宝藏》两部大片中,就有偷天大盗利用笔记本电脑去破解大楼的安全密码系统,其中HP笔记本就在《国家宝藏》中大显身手。而在《绝地战警》、《古墓丽影》和《撒哈拉》等动作类的电影中,防震、抗摔的笔记本也成为了重要角色。
正是因为有以上需求,一台坚固型笔记本电脑就势在必行了。而在《史密斯行动》中,选择松下坚固型笔记本就成为了必然。
你不要以为笔者在拍松下的马屁。在当前的欧美,其中各种安全部门,例如警察、消防、保密部门等部门,其中50%以上的部门都在使用松下坚固型笔记本。自经历过9·11后,纽约绝大多数警车均配备了松下坚固型笔记本,而在德国,松下坚固机型还是ADAC车主俱乐部的指定用机。
在《天下无贼》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列车上的警察通过利用HP的笔记本电脑进行无线上网,并下载疑犯的照片,再通过佳能的打印机,将疑犯的照片打印出来。
应该说,“制造一个难忘的广告是了不起的事,但是需要更多了不起的事才能塑造起一个难忘的产品。”——无论是对广告商,还是对电影导演。从现实生活角度讲,越表现出了现实生活的产品,才是最真实的电影。当然,这几处场景也演过了头,其中佳能打印机的特定镜头超过了3秒钟,给人一种明显的广告嫌疑。
广告产品变道具
一般的电影植入广告都是通过厂商赞助的形式完成的。对于国际大片来说,这种赞助费相当高。仅HP给《天下无贼》投入的赞助费就超过了50万元。
并不是每一个在电影中出现的品牌产品,都是厂商的植入广告。此前,笔者经常在很多电视剧电影中看到,服装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的创意总监、美术总监们时常挑灯夜战,而此刻,一台带有闪着淡蓝光的苹果LOGO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在《律政俏佳人》中,女主角用的是彩壳的苹果笔记本,而在《复制娇妻》中,女主角妮克基德曼同样用的是苹果笔记本。
经过笔者的求证,像这样的镜头,Apple公司并没有向电影公司提供赞助,这是电影公司自动选择了苹果笔记本作为道具。究其原因,苹果电脑是创意总监们的首选,选择它,才合乎现实生活。
其实,除了苹果以外,HP、松下等厂商的产品也免费出现在了电影之中。例如在《刘老根》的赵本山董事长办公室中,就摆着一台HP笔记本电脑,而这是制片公司本身的工作用机,该款笔记本算是客串了一把。
厂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通过赞助就可以出现在电影中。其实,电影公司也是一个用户,当他们认为采用某种产品,才能更好地体现剧情时、让电影真实化时,他们就会自愿在电影中采用这样的产品。
这个时候,电影中出现的某品牌产品也不再是广告,而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