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君
南京的象征意义
“感谢在座的各位顶住压力来给我们捧场。”7月19日,国美电器集团主席黄光裕以此为开场白,在苏宁电器总部近旁的金陵饭店宣布国美进驻南京,全国一级市场布局竣工。
翻阅当日的本地报纸,会找到黄光裕开场白的注解,国美南京店开业广告的前页后页,被苏宁、五星电器更多的广告、软文团团围住。
当日到场的家电厂家代表,级别上明显不够显赫。“虽然是二把手到场,但带来了一把手的口谕,会支持我们的。”黄光裕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苏宁2002年北上,现在已在北京落下了脚,而国美进南京传闻甚久,时至今日才落子南京,并将其作为全国一级城市网络布局扩张的收官之作,是有意为之还是不得已而为?
针对记者的提问,黄光裕答“是等来的,是准备来的,是天意。是水到渠成。”黄解释,迟迟没有出手,是在研究竞争对手,最终看清对手的赢利点在南京,所以进南京是有规划的。
进南京,会将哪家作为重点对手?苏宁还是五星?“大小通吃。”“虽然消灭不了竞争对手,但要以消灭对手的力度去做。”目标是,“不远的将来,平分天下。”黄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透着火药味,一位在场的记者故意说了句,“看来国美这次来南京,不是与苏宁斗智,而是斗狠啊。”
黄光裕笑。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国美最后出手,举全国之力进入南京,缘于这是块硬骨头,不易啃,苏宁之外,五星在当地根基牢固,在南京周边的苏南二级市场,做得比较扎实。并有人指出,国美竞争的手法有点单一,猛砍猛杀,如果当地对手弱,就被砍死,但遇到强硬对手,未必见效。比如在上海,一直没有将永乐“拿下”。
“强劲的对手培育了成熟的消费者。”以彪悍见称的国美能否在处处“好一多美丽的茉莉花”的吴侬软语中生根发芽,还有待国美自己的努力。不过,拿下南京,不光是其表面的象征意义,更“实惠”的是南京周边肥沃的苏南二级市场,其消费能力一点也不亚于一级市场。甚至一些家电厂家已经如获宝藏般地欣然前往,将其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市场辛勤耕耘了。
一位机构人士透露,国美将南京公司放入了上市公司,说明其对南京市场的期望值很高。两大连锁巨头碰面,南京市场的一场恶斗在所难免。
二次战役开始
“南京是国美全国一级城市网络布局扩张进程的最后一站,如同当年进军天津一样,进军南京是国美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今后将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黄光裕说。
赶在国美之前,随着7月初武汉两家店开业,苏宁宣布全国一级市场网络布局完工。“ 框架搭建完成,品牌向全国渗透”。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以此概括一级市场网络布局的意义。
“一级市场是基础,是平台,是可往周边延伸的平台。”黄光裕说,“第一场战役结束,第二场战役开始。”
时至今日,国美已进驻88个城市,拥有330家直营门店,2004年销售额238.8亿元;苏宁拥有130多家连锁店,上年销售额220亿元。
当两大家电连锁巨头相继完成一级市场布点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填空”,在横向扩张完成的基础上全面开始二、三级城市和同城范围内的纵向渗透,“连锁中国”。
为了尽早结束“第一场战役”,这两年我们看到的是连锁巨头疯狂的扩张。年初苏宁宣布2005年开店150家—170家,随后国美不甘示弱地宣布开店300家,而永乐则宣布开店近100家。
“萝卜快了不洗泥”,在你追我赶的开店背后,是单店经营质量的下降,是商铺租价的抬升。以北京为例,大中、国美、苏宁、永乐四大家电巨头已驻扎下近80家门店,东、北三环一带更是店挨着店。“为一分钱就大打出手”的低廉利润很难补回被家电连锁炒高的租价“窟窿”,为了占领地盘,为了阻击对手,商家做起了“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为了解决眼前的尴尬,巨头们也开始寻找出路。国美尝试新的店面形态,新开的安贞店便有日本电器连锁电桥电器的影子:在闹市区开规模很大的店,装修风格时尚,商品由电器向保健按摩等电动用品延伸。而苏宁则尝试社区开店,望京社区仅是三环沿线1/5的租金让苏宁在经营成本上有了优势。
“一家家电卖场服务于10-20万人,按此比例,北京能容纳120-130家店,这个数目年底就能达到。”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从这个角度看,在一级市场,家电连锁更要进行精细化经营。
“进二级市场扩张的速度会更快。”国美苏宁异口同声。二级市场的开店布点基本可由一级市场各分部胜任,比进一级市场简单。单就管理层而言,一级市场需要综合性人才,需要其有与政府打交道等方方面面的能力,而二级市场管理人才的能力无需那么全面。
无外忧有内患
苏宁国美全国连锁的框架初见雏形,但中国家电连锁业的整合还需要几年,2007-2008年是一道坎,将由此前的一味开店,到并购发生,进入理性发展。一位机构人士预言。
在国美的规划中,也将2008年作为一个至高点:届时销售额达到1200亿,在国内市场占据10%-15%的份额,门店数量达到800-1000家以上,跨进世界500强。
一位关注家电连锁的投行人士认为,如果国美、苏宁在这几年不犯大错,老老实实做事,成为届时的中国家电连锁领头羊不成问题。中国市场,可以容纳3-4家的全国家电连锁企业。但这位人士对家电连锁未来的赢利能力不是太乐观。
他认为,对中国家电连锁业而言,未来几年,外忧不明显,内患才是根本。美国Bestbuy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有试探观望的成分。“因为对当地消费习惯了解的欠缺,因为与国内厂家议价能力的缺失,因为售后等具体问题,Bestbuy正常的策略应该是先在中国开几家店,熟悉市场、积累人才,然后再大举进攻中国,所以2-3年内,Bestbuy不会对中国家电连锁造成太大威胁。”东方人消费习惯相近,从这个角度看,日本家电连锁的威胁更大,但小岛、电桥等日本家电零售巨头正在本土打得不可开交,暂无暇来华。
“所以,国内家电连锁要有序竞争,千万不能打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