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海尔放弃收购美泰会失去什么
网友【老编】 2006-12-04 21:23:19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早报北京专稿 韩江

7月14日,美泰宣布,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批准了由Ripplewood公司率领的投资集团对美泰的收购要约,并计划在8月19日召开股东大会,就合并事宜举行投票。这一消息的发布显示,海尔竞购美泰的难度陡然增加。

对于外界的解读,海尔到底怎么想?这中间有什么苦衷?进退之间,得失如何?

收购美泰的原动力

自从1999年在美国设厂后,海尔在美国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而根据福布斯的报道,海尔在美国已经超过GE成为全球第四大家电生产厂商。冰酒柜和小型冰箱各自占据美国市场50%的份额。然而海尔在海外的市场上始终是占据人们低端产品的视线。对于张瑞敏要在国际市场创本土化名牌的战略思想,这些成绩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今年4月底,张瑞敏在参加“中国企业走出去2005国际论坛”时表示:“海尔的国际化到了一个关口,正遭受国外竞争对手的阻击,过去了就是成功人士,过不去就将成为烈士。”

最终,6月20日,海尔联合其他私人财团,向美国家电企业美泰提出了收购要约。选择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作为海尔的国际化之道,符合了张瑞敏“通过加快出口促进本土化设厂,通过本土化设厂来创造本土化名牌,通过创造本土化名牌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的思想,但是却注定了海尔要承担迈向国际市场所要付出先锋式的种种代价。

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成立“海尔美国贸易公司”,这是海尔持多数股控股的同美国家电公司(A-CA的)的一家合资公司。而海尔母公司除了制定业务发展经营战略以外,原是美国家电公司的前执行副总裁的总裁迈克尔·杰马,在企业中拥有独立的自主管理权。在美国的海尔生产中心虽然是海尔的独资企业,但除了几个中国派去的人员外,其主要管理人员和几百名普通员工都是美国人。而也正是这个生产中心的建立,使得海尔的产品在“MADEINUSA”字样下,进入了美国的本土商业链,也不再是美国消费者眼中的“外来者”。

通过人才和产品的本地化,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多年拼杀已经取得相当效果。截至2003年,海尔在美国电冰箱市场占据了10%的份额,仅次于通用电气、伊莱克斯和惠尔浦。空调占有率也已经超过12%。海尔在全美国50多个州拥有国际化服务中心,美国十大连锁超市当中已经有大多数销售海尔的多种产品,并且进入大连锁的全球采购系统。

虽然海尔看起来在市场上的表现节节高升。而据海尔公司4月28日发布的公告称,由于原材料涨价和冰箱、空调价格走低,一季度利润下跌了28%。而且去年,海尔空调的利润率也从12.4%下跌到11.2%、冰箱的利润率则由19.2%下降到16.5%。

与此同时,2004年薄钢板、塑料的平均价格上涨20%,铜价则上涨40%多,空调压缩机的供应缺口超过500万台,价格则相应上涨20%。

在中国经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家电行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被极度压缩。而同时家电业原材料的上涨也成为家电企业寻求规模和资金的另外一个巨大压力。

巴黎百富勤的一位投行经理认为海尔之所以收购美泰,更多是为了获得美泰在美国家电市场既有的销售网络。这些是海尔在美国努力很多年都不见得可以获得的资源。他表示,如果最终收购成功,海尔有可能会让美泰从美国退市,转而进入海尔在Hong Kong的上市公司—————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再次融资。

海外市场的销售扩大和融资渠道的扩充,成为海尔收购美泰的行业原动力。

美泰的价值及障碍

成立于1893年的Maytag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身价高达47亿美元的美国老牌家电企业,以生产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为主营业务,旗下囊括了美泰、Jenn-Air、Amana、MagicChef、Admiral和Dynasty等白电和小家电品牌。按上市公司市价计算,美泰是美国家电市场的第三大企业,位居惠而浦和力诺国际(Lennox)之后。

2001年第四季度,美泰开始出现亏损,亏损达2007万美元,2004年美泰的销售额为47.2亿美元,净亏损900万美元。国外行业媒体分析认为Maytag在美国的日渐衰弱,并非缺乏管理和核心技术,而是由于劳动力生产成本过高,其解决之道是产业的转型。

5月19日,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的美国家电企业美泰,和美国的投资集团Ripplewood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达成收购协议。因当时没有第三方,根据美泰当初同Ripplewood控股达成的协议,6月18日之前美泰可以继续向其他潜在收购方提供内部信息,并寻求更高的收购报价;但6月18日之后美泰必须履行合同,否则需要支付4000万美元的违约金。

6月20日,海尔同Blackstone等其他的投资机构联合递交了收购要约,出价每股16美元。比收购方Ripplewood公司的报价每股高出2美元,加上美泰近10亿美元的债务,总价超过22亿美元。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认为,由于看中海尔在中国市场的领跑地位和背后的中国低成本新兴市场,Blackstone等国际金融资本才愿意选择和海尔进行此次收购的合作,而海尔集团作为非上市公司不具备换股和缺乏融资渠道的缺陷,也因此得到弥补。

但是6月30日,Ripplewood控股公司下属的Triton收购控股公司,突然对美泰提出威胁,认为美泰和海尔的继续谈判和财务信息的继续提供,都会给他们同美泰之间造成“瓦解和不可靠”的伤害。如果美泰和海尔的继续谈判继续进行的话,那么他们就有权利提出终止合约,提出赔偿。

尽管美泰方面表示,该公司有权同海尔等公司进行谈判,这种做法并没有违背合同,因此Ripple-wood也就不具有终止合同的权利。但是美泰还称可能会提前至7月中旬结束同海尔的谈判。

7月14日,美泰宣布,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批准了由Ripplewood公司率领的投资集团对美泰的收购要约,并计划在8月19日召开股东大会,就合并事宜举行投票。

汇丰银行的一位专业人士分析,美泰的举动要根据和Ripple-wood的具体协议来分析。他表示在此类的竞购案件当中,美泰选择几个并购者的行为非常正常。虽然目前不能确定Ripplewood的言行造成实质性压力,但是在目前中国并购海外企业的敏感时期,美国相关机构对于Ripplewood收购要约的批准,还是给海尔等竞争对手造成相当压力。

7月15日。美泰宣布将于7月22日(周五)下午6:00左右开始正式宣布第二季度的财报。公司将召开电话会议,届时美泰集团的主席兼CEO拉尔夫·黑格和首席财务官乔治·莫将讲话。

鉴于此前,在7月7日传出美泰公司及其两名高管因虚报业绩预期构成了对公众的欺诈被起诉的消息,专业人士认为美泰第二季财报的出台将会促进海尔和Ripplewood竞购态势的明朗化。

另外目前吵吵嚷嚷的中海油竞购尤尼科一案,已经被转进了美国的国会,围绕“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的主题形成一个讨论和激辩的高潮。虽然不确定是否海尔收购美泰和中海油竞购尤尼科被放在一起讨论。但是“在国家安全这样敏感的前提下讨论并购案,海尔肯定不希望和中海油绑在一起”。巴黎百富勤的企业融资部经理刘育文说,“海尔虽然不处于能源这样的敏感行业,但是它还是希望自己远离中海油和尤尼科的影响范围,保持自己单纯的商业行为。”

收购之后去留两难

美林一位专业人士评价,一个并购行为是否恰当的标准在于,这个并购重组是否能够担负起上市公司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是否创造价值。海尔电子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董秘里基也表示希望将所有白家电业务都整合在海尔的品牌下,希望海尔能够进入全球性资本市场。

海尔的这次收购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成为评判的关键。

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的专家认为,上市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目标公司的企业价值,另一个是因为目标公司的壳资源价值。而海尔收购美泰则是两者兼有的一次特殊的并购行为。

美国美泰公司以生产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为主营业务,稳居北美市场前三甲,名列全美财富500强第361位,是一家年销售额达47亿美元的家用及商用电器企业集团,总部位于美国艾奥瓦州。能够使海尔同时直接获得最新的技术、富有经验的市场营销人员和令人垂涎的销售渠道。

然而随着Maytag的逐年衰弱,Maytag的销售网络优势也在不断地减弱。据悉,Maytag刚刚丧失了占有其10%销售比例的Home-Depot的专属销售权,而且与Best-Buy的关系也很紧张。目前Maytag已经从美国四大电器零售商的三个里面退出,而这四大零售商占据了北美65%-70%的家电市场份额。

从这一点来考虑,似乎海尔只有在收购成功之后,选择在美国借美泰的壳上市才是“价值更大”的融资可行之道。

但是一位熟悉企业融资和美国市场的专业人士表示,在现在的美国,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股票已经走势低迷好多年了,另外美国市场是否承认一家中国内地来注资的美国家电壳公司,能否真正实现海尔在美国股市融资的愿望还值得商榷。法国巴黎百富勤的企业融资经理刘育文认为,Blackstone这类的收购型的投资公司参与企业的并购很多时候是看中被收购企业的短期利益,一般在短期之内就会再次抛售,并不会长期持有。虽然不知道此次并购行为海尔和Blackstone等之间的具体协议,但是因为海尔的产业经验必然导致海尔在经营上的话语权。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竞购成功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Maytag的经营有所起色,Blackstone和Bain达到它们的投资预期后就会适时退出,而海尔必然会拥有优先认购其退出的那部分股权的权利,从而彻底完成收购。届时海尔完全可以把美泰的生产基地进行转移,并与海尔现有的资源进行调整配合,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但是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以海尔2004年的1.78%的利润率和4.29%的R&D(研究开发)经费来看,在这些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据指标上表现出的弱势,他们对于海尔收购美泰之后的后续经营能力表示了质疑。

作为青岛市国资委的下属监管企业,海尔如此大手笔的海外企业收购,无论是产业影响还是操作程序上,要涉及很多部门的工作。一位接近海尔的知情人士认为正是此次收购当中牵涉的政治经济因素,使得张瑞敏不得不“低调回应”。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21:23:19  回复

回复/评论:海尔放弃收购美泰会失去什么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香港永居 vs 美国国籍:身份选择背后的生活考量
  2. 为激励员工,OpenAI打算豪掷96亿美元!
  3. 美国华裔二代坦言:中国发展现状,让父辈移民后悔了!
  4. 疯狂打压华人精英,勒令华人CEO辞职… 川普政府的致命错误?
  5. 川普政府在力推药价改革和数字医疗系统
  6. 中美经贸谈判重启,瑞典磋商和商界代表团访华“双管齐下”
  7. 萝莉岛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马斯克并非不懂政治,而是太懂了!
  8. 美国再次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9. 美国年轻人的“中国观”悄然转变
  10. 川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突然改变了?
  11. 广西防城港“奔驰女司机事件”引发全网热议
  12. 盘点“数字游民”的精选停留地!2025“逃离美国”指南
  13. 苹果投资了6000亿美元,加速“美国制造”计划!
  14. 川普总统“访华表态”继续反复
  15. 房子属于你,但你得付费受他们管着!关于美国HOA
  16. “外星来客”以每小时21.6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来
  17. ICE抓捕的非法移民中,中国人数量激增?
  18. 先交押金!美国重启了“签证保证金”试点计划
  19. 中国🇨🇳开始质疑英伟达芯片“存后门”
  20. 川普总统签署了“对等关税令” 引发全球震荡
  21. 中国政府在构筑战略资源防线,重拳打击稀土走私!
  22. 孩子沉迷手机的真相和破局之道
  23. 在美国可以感受欧洲风情的五座小镇
  24. 突然“失去住持”的少林寺情况如何了?
  25. “全球最强护照”排行榜又更新了(2025版)
  26. 川普政府计划改革移民签证制度和入籍考试
  27. 中美连谈5小时,川普总统公开感叹“中国太强硬”… 英伟达在加紧扩大芯片出口量
  28. 川普政府打算“发钱啦”
  29. 宗庆后家族的多处海外房产曝光,价值数亿元!
  30. 核聚变技术或将成为黄金价格的颠覆者
  31. 川普总统批评支持者,马斯克激烈回应!
  32. 川普家族竟然靠它狂揽45亿美金!操盘手是赵长鹏?
  33. 工作日没空?周末集中运动同样有益健康!
  34. 健身网红在飞机上的着装引争议
  35. 蔡文胜的2025大动作之五,香港投资版图在持续扩张!
  36. 麻省理工学院发布AI学习平台“MIT Learn”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18, 2025-08-23 12:23:20

Processed in 0.31799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