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津
向着数字家庭,前进!
无庸置疑,家电厂商在笔记本上的恋战和INTEL力推数字家庭有着莫大的关联。面对诱人的前景再度复出,不难解读出家电厂商们今次对笔记本市场志在必得的心态。
而从今年6月底在青岛举行的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可以看到海尔力挺数字家庭的口号已经转化为了行动:不但大多数家电产品都已预制了网络端口,更展出可以像电脑一样使用的电视等流媒体。据悉,INTEL方面已派出三个技术专家组驻扎在海尔,共同进行数字家庭的研发。而来自海尔的内部消息称,接下来,海尔还会推出包括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象机的一系列数字家庭相关产品。
此轮在笔记本市场的出击中,海尔高举高打,夏新低调谨慎。而无论如何,前途依然未卜,因此家电厂商的卷土重来更带了些“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意味。“我们没有退路,要是还不成功,那只能说……太遗憾,太遗憾了……”原海尔北京分公司经理,现广告部部长张鹏表示,对IT业务的战略规划和资源投入目前已经上升到海尔集团层面。
海尔:高举高打
负责IT业务的海尔商流本部部长高以澄曾经问过董事长张瑞敏:“现在大家都在看着海尔做IT,您适当的时候是不是也出来讲两句,好让业界了解集团对IT的重视?”张瑞敏的回答是:“我让你来负责IT,不就已经说明集团对IT的重视了吗?”
原任冰箱经理的高以澄是海尔最优秀的经理之一,自1993年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就一直在海尔工作。给人的印象是“自信”和“努力”,曾经不声不响地把海尔笔记本和台式机在海外做到了10个亿,占去年国内IT企业总出口额的95%。
不是IT出身,不是空降兵,不是集团副总,高以澄的长项在于渠道和物流。而高也始终笃信:尽管在某些行业规律上存在差异,但家电和IT的渠道法则是相通的。让做渠道的人来带领笔记本团队,不难看出,海尔已经有点懂了笔记本:研发不是国内厂商的优势,国内厂商唯一能抓住的就是渠道。而海尔在渠道上也的确有自己的一套,集团的“日清”系统可以帮助海尔笔记本监控到末端渠道每日的销售情况乃至经销商销售人员打单的进度。这在很多传统IT厂商都是没有的。
让人微微有些担心的是海尔在产品端的打法,用的是一线厂商的“高举高打”型。不但ID设计上颇成系列,而且在目前海尔的产品线中,还有两款分获德国和日本工业设计大奖的机型,这在“公模”盛行的二线国内厂商中基本是没有先例的。而与海尔提供ID等设计的是华硕。
为笔记本产品打造专有的系列设计成本是昂贵的。一流的笔记本比如IBM,SONY,苹果等在ID设计上都会向代工厂提出特殊要求,或要求享有模具的独享权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差异化。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由代工厂提供模具,厂商自己往里组装包括硬盘、主板、CPU在内的三大件,成本要节约3%。而如果连主板等制造都由自己动手,则会便宜5%。事实上,如联想在内的一些国内厂商,在一些笔记本产品上都是买来模具后自己组装。而一些倡导“自主研发”的企业,则连更基础的一些制造都由自己做。也就是说,海尔作为新品牌,走的却几乎是和一线厂商一样的路子。
海尔笔记本在市场和渠道上也已经拉开了很大的排场。到市场上转一转,会发现海尔仿佛一夜之间变出了铺天盖地的粉红色的专卖店和广告牌,
“我们的专卖店要开在IBM体验中心和SONY专卖店中间。我们的广告牌一定要在最显眼的位置。”海尔商流本部部长高以澄接下来的话有几分玩笑性质:“除了INTEL的广告牌不敢换,别的哪个品牌我们都敢换。”
有人质疑海尔这么大的宣传投入,会不会造成过大的亏空?海尔广告部经理张鹏表示,所谓海尔的资源整合,其实相当大的部分就来自广告经费的节约。一方面,由于大量投放冰箱、空调等家电广告,因此媒体往往会对海尔笔记本的广告给予赠送或折扣。如海尔冰箱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购买广告,在对笔记本做投放时,中央二套就会赠送笔记本广告。在此合作方式下,网站的海尔笔记本广告也很多免费。对于家电卖场来说,由于与海尔家电产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往往向海尔笔记本提供减免进场费和展台占地免费等优惠。
此外,海尔实际还拥有自己的广告公司和印刷公司,而遍布城市的一些广告展位实际都已被海尔买断。在此前提下,海尔的广告宣传成本可以说被降到了底线。
海尔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国内企业中也堪称独特,其采用“SUB”体系,体现在财务系统中,每个部门的每一次投入支出都按“借款预支”一类的项目走账,直到项目完成。这就很容易控制监督部门盲目支出给企业造成的缺口,也可督促借款部门尽一切可能尽快回收投资。而对于“借款”的部门负责人,处于还款阶段中工资也会相应下降。有位海尔经理就曾连拿了半年的月工资600元。
记者在参观青岛海尔工业园时还发现一些重量级分销商正在与海尔密切接触,其分别为上海朋扬科技和美承数码的总经理。这两家均是华东地区重量级分销商,如其与海尔展开规模合作,市场力量将不可小视。
夏新:低成本进入
和海尔比起来,夏新的打法则显得谨慎得多。
和海尔进入IT几年间的巨大变化相比,夏新还是坚持最初所倡导的“自主研发”。“我们所做的事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短期内也没有想法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开发,关键是把应用开发做好。”夏新总裁李晓忠表示:通过自主研发不但能降低总体成本,而且通过一些应用功能的自主设计,也能取得一些新功能的性价比优势。比如指纹识别、手写输入、立体声蓝牙耳机等。
“比如调频、蓝牙我们在其他产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蓝牙用的芯片和手机用的芯片是一样的。”李晓忠表示,如果今后三类产品进行互联互通,在3C技术融合上夏新笔记本就具有了整合的优势。
夏新的笔记本研发人员现在是100名工程师,和手机部门700人的研发队伍比起来,笔记本研发的投入并不是很大。与此同时,夏新笔记本的设计也全部外包。李晓忠表示,如果能把今年设计的这些产品运作好,明年回收成本并不难。不难看出,夏新选的是一条“节约型”路线。据悉,在可靠性、兼容性的实验设备上,以及注塑机等设备,夏新笔记本都是和其他夏新电子产品共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