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井井
7月14日,北京市科委主持召开“长风PC”项目启动大会,Intel、清华同方与长风联盟的几家龙头机构共同发布长风农业版PC。
据悉,此次推出的电脑,在取名“长风PC”之前还尝试用过“农村PC”、“小康PC
”的名字,但都被逐一否定,最后启用“长风PC”的称号。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电脑嵌套基于Linux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更重要的在于,此款PC肩负着Linux普及与长风联盟壮大的重任。
此次新推的“长风PC”,全套软件都是“长风联盟”专为满足农村需要,将原有成熟系统移植到Linux上的。共创开源有限公司总裁刘明保向记者透露:“应用自主软件平台,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国内软件企业就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前景。”
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北京市科委实施“基于Linux的网络自动化软件”项目,推动Linux发展。尤其是其中部分课题构成的“扬帆”、“起航”工程取得重要的成果,为后来的“长风联盟”奠定基础。
“长风PC”正是将Linux从象牙塔上解放出来,通过在农村领域的推广,打造Linux的应用软件生态圈。因此,本项目可以看做是北京持续发展Linux的战略延续,只是这一次把重点转移到农村。
正如北京市科委主任马林谈到,农村是Linux蓬勃发展的重要土壤,可以有力推进本国软件的应用和成熟。“长风PC”通过在农村地区普及基于Linux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对Linux推广应用帮助较大。
众所周知,由于国内软件的起步较晚,现有的电脑操作系统中,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国外的软件产品,虽然政府在不断支持国内办公套件的应用,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更换难度较大,并且见效缓慢。那么,开拓还是一片处女地的农村应用,成为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有助农村信息化,加速解决三农问题;另一方面,以农村为根据地,扩展Linux的普及,一步步向城市靠拢。
马林最后表示:“希望‘长风PC’根据今年的试点情况,迅速形成需求方案,进一步完善Linux系统解决方案,早日开始全面推广。” 在他看来,毕竟在长风农业版PC之后,还有另外两个型号——社区版和小企业版,而这两个版本的PC主要针对的正是被农村包围的城市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