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井井
6月30日,历时近3个月的“2005Microsoft开放日”行遍全国十个主要城市,抵达最后一站——北京,Microsoft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的现场演讲,把整个开放日活动推向了高潮,“2005Microsoft开放日”也圆满收关。
业内人士分析,Microsoft开放日的一系列活动可谓“名利双收”,特别是鲍尔默的中国行,为Microsoft拓宽诸多细分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牵手国内厂商
开放日当天,Microsoft与浪潮软件、山东集成和大连华信三家软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据悉,与浪潮软件的初步合作金额将超过2000万美元,与大连华信的合作项目总金额在500万美元左右,与山东集成的合作金额约200万美元。
不过鲍尔默此次为本土软件企业带来的合作项目总额将在7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除了上述三家软件企业之外,中软也有望获得总额超过上千万美元的合作项目,另有两家软件公司也在鲍尔默的合作名单列表中。
Microsoft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告诉记者:“Microsoft的确与多家国内企业进行了合作,但具体合作金额不便公开。”
此外,Microsoft并没有单纯的“吃软不吃硬”。鲍尔默曾多次公开表示,与硬件厂商的合作十分重要,中国是世界上的硬件制造中心,Microsoft会加强与中国本土硬件厂商的合作。
Microsoft内部人士透露,Microsoft2005年除了继续保持与中国软件厂商的合作外,重点将是与中国本土的硬件厂商展开合作,已经选定的合作厂商包括长虹、夏新、联想 清华同方等,合作内容包括电视机顶盒、手机嵌入式PC、电脑操作系统方方面面。
意在政府采购
在出席“2005Microsoft开放日”北京站后,鲍尔默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国家发改委与中印企业签署了一项新的意向性协议,根据该意向,Microsoft将与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其他四家企业共同组建一家合资软件企业。
这家合资公司是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由北京市发改委具体推动,合作五方包括Microsoft公司、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用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华苑软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目前,五方具体投资金额尚未确定,但北京市发改委一位王姓官员透露,“接下来数月,五方将进行新一轮磋商。”不过,合资公司将落户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无庸质疑,这位官员表示,该公司预计将于2006年初正式运营。
据悉,此次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Microsoft在今年的政府采购中屡屡碰壁,《政府采购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该优先采购本国货物”,这一度使Microsoft在软件正版化政府采购中十分被动。
但是,今年四月由财政部、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联合发出的《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软件采购中优先非本国软件产品的采购进行了一些量化的规定,其中包括在中国境内累计投资的数额、两年内用于中国境内的资金占到营业额的百分比、研发投入和纳税等。
虽然这一“纳洋”办法迟迟没有出台,但Microsoft已经感受到了政策的压力,此合作公司的成立,很有可能是Microsoft叩开政府采购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