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6月29日电(冯晓芳) 在初具规模优势的基础上,为了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国首次确定31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涉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13个省市。
在29日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授牌仪式上,记者了解到,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集中了中国通信、视听、计算机、显示器、元器件和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的主要优势企业,
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园中,通信领域的4个产业园手机产量占全国手机总产量的40%。
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强调,企业是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电子强国的重要载体。当前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要通过研究制定政策、优化投融资环境、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等,扶优扶强,加大对本土大公司大企业的支持力度,真正成为大公司大企业的“成长摇篮”。同时,要以骨干企业为核心,支持发展小而专、小而精的专业化配套企业,形成企业分工合作的良性生态体系。
据介绍,信息产业部为不同产业园设定了基本准入“门槛”,即电子整机产业园年销售额在150亿元以上;电子元件产业园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电子器件产业园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集成电路产业园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电子出口产业园年出口额在40亿美元以上。而且,主要产品技术、规模在国内领先,并建有国家级研发机构、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