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辉) 昨天记者获悉,AMD已于近日向美国特拉华州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Intel采用“非法手段”阻止计算机厂商购买AMD处理器。AMD在一份长达48页的诉讼书中称,共有38家厂商成为了Intel高压政策的“牺牲品”,包括12家主要PC厂商、9家经销商和17家零售商,其中包括IBM、惠普、戴尔、Sony、东芝和Gateway等行业巨头。
按照销量计算,Intel在全球处理器市场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而如果按照销售额计
算,Intel在全球处理器市场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AMD。今年3月,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裁定Intel违反了《日本反垄断法》,原因是Intel非法利用市场垄断优势打压AMD公司。随后,欧盟也表示将对Intel进行类似的反垄断调查。
而据最新消息,中国的首部反垄断法已起草完毕,目前处于审查修改阶段。尽管目前尚无法可依,但业内要求调查Intel垄断行为的呼声一直很高。据记者了解,中国的电脑厂商同样对Intel畏惧三分,排名靠前的品牌除联想外,几乎没有人敢采用AMD处理器。以前曾采用AMD芯片的夏新最近已完全转向Intel,联想在采用AMD产品后也曾遭到Intel有意无意的冷落。
新闻链接
AMD列举的Intel6宗“罪”
在诉讼书中,AMD列举了Intel的6大“罪状”以及“证据”。
一是Intel采用直接现金支付、差别定价和市场补贴等手段,强迫主要PC客户签署排它性协议,阻止这些厂商购买AMD产品。根据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证实,Intel向戴尔和东芝提供了大量资金,作为戴尔和东芝不同AMD开展业务的“补偿”;同时,Intel向Sony支付了数百万美元,要求Sony停止同AMD合作。2002年,AMD在Sony业务中所占份额为23%,2003年降至8%,目前已基本没有。
二是Intel采用打折、补贴和提供市场开发基金等手段,强迫其它主要客户,包括NEC、宏和富士通签署部分排它性协议,限制这些厂商购买AMD产品。据悉,Intel向NEC支付了数百万美元,限制NEC购买AMD产品。Intel还要求在NEC的日本业务中占据90%以上的份额,同时在其全球业务中所占份额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Intel通过区别对待或威胁利诱等手段阻止客户大量购买AMD处理器。据悉,当惠普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中与AMD合作后,Intel于2004年第四季度停止向惠普支付返款支票。Intel当时表示,惠普可以在随后的季度里补足差额,但必须承诺至少90%的主流零售业务都采用Intel产品。Gateway公司高管也表示,尽管限制了同AMD合作,仍然遭到Intel“报复”,主要表现在购买Intel产品需要支付比其它客户更高的价格。
四是Intel对BestBuy等电子零售巨头等实行限额制度,要求零售商大量存储或只能存储采用Intel处理器的计算机。证据之一是,欧洲最大的计算机零售商MediaHMarkt已停止销售采用AMD处理器的计算机。
五是Intel强迫PC厂商和技术合作伙伴联合抵制AMD产品发布及推广。前任IntelCEO贝瑞特曾威胁宏董事会主席,如果宏支持AMD的AthlonH64处理器发布,后果将会很严重。当时,Intel向宏提供的1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的市场开发基金因未知原因延期,证明贝瑞特的威胁并非虚言。为此,宏被迫退出了2003年9月的AthlonH64处理器发布。
六是Intel非法利用自己的市场垄断优势,向行业技术标准和相关产品施压,给AMD的发展制造障碍。证据包括,Intel拒绝AMD成为AdvancedHDRAM技术联盟的高级会员,以限制AMD参与重要行业标准的制定;Intel还在编译器中加入特别设计,如果发现用户使用基于AMD处理器的计算机,就降低程序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