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垄断的市场下只有一家吃肉,其他都只能喝汤了
作者:方兴东
1999年3月,我发表《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然后出版《起来——挑战Microsoft霸权》一书,引发巨大争论,很多人说我是炒作和民族主义。但是,几个月后,美国法院正式宣判Microsoft垄断,并考虑肢解Microsoft(最终这个方案没有实施)。
2004年,我参与写作《挑战Intel》一书,也很难被人理解,被不少人指责为炒作。但是,一年之后的今天,AMD终于奋起起诉Intel,这一次AMD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出击,发起全面反垄断起诉,指控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使用非法诱导和高压手段阻止各家公司购买AMD的电脑芯片。
我认为,这场官司早就已经开打了。AMD的产品已经不逊于Intel,但是在市场宣传和攻势上,相对于Intel的强势来说,AMD实在是过于温柔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争夺中,AMD的保守和忍让使其一再失去大好时期。对于垄断者的温柔,无疑是自己的毒药。AMD终于觉醒了:除了借助反垄断法之外,AMD没有任何优势超越Intel。在64位上,AMD难得地获得了长达两年的机会窗口,但是,AMD依然没有用好这个天赐良机。
我个人不否认Intel的成功和成绩,但是在CPU市场上,我强烈支持AMD能够打破垄断,还原计算机业一个正常的产业生态。我觉得,只要AMD自己不打败自己,AMD没有理由输掉这场官司。
AMD的诉状列举了Intel行贿、威胁或胁迫的12家电脑制造商、9家经销商和17家零售商。列出的客户中包括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惠普公司(HP)、DELL(Dell)、Sony公司(Sony)、东芝公司(Toshiba)和Gateway等。具体包括:
1,迫使戴尔、Sony、东芝、Gateway和日立等主要客户签订只与Intel交易的协议,许诺向这些客户直接支付现金、定价时给予优惠或支付营销补贴,条件是这些客户必须将超威排斥在外;
2,迫使NEC、Acer和富士通等其他主要客户签订几乎只与Intel交易的协议,根据客户是否同意严格限制或完全放弃向超威进货来给予回扣、折让和市场开发基金(MDF);
3,建立了一套歧视性的、追溯既往“从第一块钱算起”的回扣制度,根据这套制度,必须大量购货才能得到回扣,建立这套制度欲达到的目的是剥夺客户向超威购买较多 数量的处理器的自由;
4,对引进超威计算机平台的客户扬言要进行报复,特别是在像商用台式机这样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上尤其如此;
5,在像Best Buy 和Circuit City这样的主要零售商中建立并实施了配额制度,实际上就是要求这些零售商主要或全部采购Intel的计算机,从而人为地限制了客户的选择;
6,迫使个人电脑的制造商和技术合作者抵制超威产品的推出和促销;以及
7,利用其市场地位强行通过行业技术标准和产品,其主要目的是使超威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AMD董事长、CEO兼总裁Hector Ruiz高调发表公开信。
48页诉状第一次全面详细述说Intel滥用垄断的事实,各种数据、图表和证据。
当一个人的观点和判断最终得到时间的验证,这是一个作者最大的快乐。让我们为AMD喝采,为每一个打破垄断的努力喝采。虽然企业是自私的,但是,每一份为激活市场竞争的努力,都是值得尊敬的。希望AMD能够最终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