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台媒体报道 虽然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曾在90年代,靠着低成本、高效率、高弹性与即时服务品质,不断在全球芯片市场蚕食鲸吞,并配合全球IC设计产业每年2位数的高增长率,让不少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创造出一夕致富、一代拳王及市值倍增、获利加倍等神话。
不过,在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全球IT产业另一次泡沫化的形成,加上低成本、高
效率、高弹性,与即时服务品质等竞争力,不仅国外IC设计厂商与IDM大厂开始学得有7、8分像,甚至大陆IC设计公司还依照惯例,全部照抄,再附送更低报价、更大内需市场等优势。
在国内、外IC设计公司频频在大陆市场取得更便宜晶圆,不断复制90年代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的成功范例,持续在芯片市场上杀价取量后,2000年以后,几乎成为台湾地区设计产业的黑暗期,除了不断有设计公司清算、重整的消息外,各家IC设计公司本益比更是从25~30倍,摔落到10倍以下,市值缩水逾一半以上。
然而,虽然大环境看来对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很不利,但是,穷则变、变则通,这向来是台湾地区公司最强的竞争力,在不少股本比小的IC设计厂商,刻意选择利基性技术、产品,或市场重新出发下,配合对员工及股东更健康的管理制度,2005年浴火重生的IC设计公司家数其实不少。
诚如台湾地区IC设计教主-蔡明介所说:‘其实IC设计产业仍有不少新产品可以去做,而且如果能做得好的话,机会还是非常多。’不过,如何找寻到对的人、开发对的技术、做对的产品及做对的决策,则一直在考验每家IC设计公司经营阶层的智慧,也淬炼每一位CEO的决心。
IC设计走入困境破斧沉舟最后一役
2002年底,台湾地区挂牌的IC设计公司,有多达三分之二的家数宣布调降全年财测;2003年底,在35号公报法案利空打击下,有多达三分之一的IC设计公司股价,跌落至10元以下,甚至二分之一在20元以下,以往被称为获利及增长模范生的IC设计公司,瞬间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市场资金开始唾弃IC设计公司的过程中,虽然不少股本比大的公司,已经孤臣无力可回天,甚至一些股本比小的IC设计厂商,也在人才不断流失与技术无法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持续坐困在新、旧产品线无法有效世代交替的增长困境中。
不过,还是有一些小型设计厂商选择破斧沉舟,趁机励精图治,转变研发人员好大喜功的心态,开发产品务求将本求利,顺利搭配内部员工分红制度的转型,让基层员工可以更直接、及更大笔的享受到辛苦年余的成本,同时也让股东拥有更佳的投资报酬率,而在2005年顺利站在景气回春的浪头上。
骅讯、迅杰高层放弃员工分红对股东好还要更好
以骅讯(6237)为例,公司在成功与瑞昱(2379)达成策略联盟的协议后,内部研发团队总算可以把重心放在自己更拿手的产品创意及技术创新的模型上;不过,虽然骅讯每年光靠拿瑞昱的权利金收入,可以就有新台币1亿多元的获利入帐,EPS也可以轻轻松松站上2元水准。但是,骅讯并不以此为自满,公司高层甚至订定更严格的员工分红制度,希望能有效吸引长期投资人。
骅讯主管表示,目前身为公司主管及大股东2职的几个高级主管,未来将没有员工分红,但员工也不是可以照单全收,因此,在新的制度下,员工若想拿到高一点的员工分红,则需要协助公司EPS超过5元以上。
而未来公司稳定的业外收益,将可提供骅讯每年固定2元的现金股息财源,这对中、长期稳健的投资人来说相当公平,对于身为公司主管的大股东来说,也已足够,所以,若骅讯EPS可以冲到5元以上,当年才有员工分红可期,而相信股东也不会再有所抱怨。
在新的管理制度与员工分红作法的创新下,骅讯2005年获利能力节节高升,甚至第二季平均毛利率逾70%水准,已居台湾地区挂牌IC设计公司之冠,全年EPS更有冲高至7元以上的实力,员工不愿轻易抛售手中持股,加上中、长期投资人不断买进骅讯股票的动作,让骅讯股价2005年以来已上涨1倍多。
至于迅杰(6243),也在2004年底正式宣布公司5位主管未来都不再领取员工分红,所有股东会通过的员工分红张数,都将全数发给员工,希望借此激发员工士气,果不其然,迅杰在第一季即提前转亏为盈,4、5月本业获利更是迭创新高,在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相关芯片销售量不断超出预期下,公司2005年EPS应有挑战3.5元的机会。
同样在员工及市场人士开始看好迅杰前景,甚至认为2005、2006年本业获利能力有机会比2004年亏损情形大幅增长下,迅杰股价至2004年第四季的8元起涨至今,最高已上看35元以上,波段累计涨幅高达4倍多,成为2005年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最受瞩目的黑马股。
管理制度代理设计能力碱鱼翻身还有机会
在IC设计能力已成为台湾地区每一家设计厂商的基本技巧,加上最即时、更完整的服务内容口号,也高挂在每一家IC设计公司办公室最容易见到的位置上之后,如何替员工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及深具创新的工作理念,甚至最佳的自我挑战、自我实践场所,反而已成为目前IC设计公司的最新竞争力评价模型。
毕竟,有好的人,才能创造出好的IC,不过,当每家设计公司的人才都已经几乎一样好的时侯,公司的管理制度,如何让好的人还可以更好,甚至吸引到其他地方好的人也前来投靠公司,似乎才是让IC设计公司竞争力真正差异化的最佳方法。
也因此,虽然过去台湾地区IC设计产业不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穷者恒穷的生态,但是在2005年,我们至少已看到2家IC设计公司碱鱼翻身,而扬智(3041)若下半年MP3及STB芯片出货顺利,则除了有可能是2005年的第3只碱鱼外,公司治理完全采取专业经理人制度的规划,又将是台湾地区IC设计产业的一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