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在他的博客中贴了两张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合影,“黑白的那张1947年摄于南京,彩色的那张摄于1988年,在分别了近四十年后外公从台湾回内地探望外婆,两张照片被叠放在了一起,外公在照片背后题了四个字‘恍如隔世’。这次来美国在外公的书架上发现了这张照片,凝视良久,屈指一算,已是‘恍如隔世六十年’了。”在这篇名为《恍如隔世六十年》的日志中,李亚鹏用细腻的文笔记述了赴美为女儿做手术期间,与外公相处的生活趣事。不少网友在读过之后纷纷留言表示,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让人感动至深。
李亚鹏不及老外公
李亚鹏在日志中提到,李亚鹏的外公是国民党员,在1949年跟随国民党到台湾后,便弃政从文,做了几十年报纸,后移居美国生活。前不久他和妻子带女儿李嫣到美国做手术期间,正赶上女儿满月,当时李亚鹏一家与外公、小姨一起吃饭,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当他们一家人聊到国内媒体对于李嫣“兔唇”事件的报道时,“外公沉吟了一下:‘捧场嘛,大家捧场,好事啊。这些事情不用太去介意的。’”这让李亚鹏原本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了许多。
令李亚鹏极为钦佩的是,外公虽然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但记性好得不得了,回忆十几年前的事情,甚至比李亚鹏记得还要牢靠。当他们谈起1995年,李亚鹏的外公去北京探亲,一起在北京吃涮羊肉喝二锅头的事,爷俩儿较量起谁的记性好来了。李亚鹏写道,“我插嘴:‘您那天喝了不少呢。’外公略一迟疑:‘不,那次你不在,你去拍戏,是你的曹同学(曹卫宇)和王同学(王学兵)陪我的。’我恍然,赶紧打插说:‘对了,曹卫宇还让我代问您好呢,他还老提你俩逛故宫那件事。’外公说:‘你记错了,我跟曹同学那次去的是地坛。’我‘啊,啊’两声,无言以对。妻在旁实在忍不住了,看看外公,看看我,‘什么情况你,到底谁九十多岁了?’大家笑。”
外婆独自生活数十年
李亚鹏在外公的身上,阅读出许多人生的感慨,尤其是为人夫为人父后,更加感同身受。在美期间,李亚鹏“经常倒杯红酒给他,俩人对酌闲聊一番:聊到他去北京求学在中国大学读书时的趣事;聊到他参加国民党;聊到1949年刚到台湾时的苦闷。我问:‘为什么妻女留在南京没有一起去台湾呢?’外公叹道:‘我先行一步到广州,想安顿好了再回来接她们,没想到解放军那么快就过江了,之后局势混乱,我们也就失去了联系……’”
李亚鹏的外公去台湾之后,与家人断了联系,外婆带着两个女儿留在了内地,生活艰辛。特别是文革前母亲去了新疆后,外婆这个昔日的官太太便靠给人织毛衣、帮佣为活。两岸关系改善后,外公外婆通过友人终于辗转取得了联系。“外公转道Hong Kong回来,便有了那张黑白合影。那时我还念中学,不懂事,只是看着大人们相拥而泣,我也跟着哭。外婆是个坚强的女性,母亲说那是她第一次看见外婆流泪。后来外婆移民去了台湾和外公相聚。几年后,外婆回来了,我问为什么,只记得外婆淡淡地说了一句:‘不习惯’。1999年外婆去世了。外公也从台湾去美国和小姨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