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渠道、生产商预测2006年行业走势:
深圳商报记者黄浩顾瑾
1月8日,由网络运营商中国联通、渠道商国美电器和Sohu.com网站三方共同承办的手机峰会在上海召开,这是2006年手机行业的第一次高层聚会,共有包括网络运营商以及摩托罗
拉、Samsung 、康佳等30多位手机厂商负责人出席。业内人士预测,经过连续两年的震荡之后,手机的技术和设计创新在2006年将更加明显。受此影响,产品的附加值得以进一步提升,手机单品价值预计较2005年将提升10%以上。
手机成渠道市场增速最快产品品类
针对2006年手机销售走势,业内人士预计,手机单品价值将较2005年呈现乐观上升趋势,预计在10%以上。同时,功能单一的低端产品销售将逐步萎缩,多媒体智能化将成为本年度手机发展趋势。GFK分析指出,目前,手机产品已成为渠道中增长最快的品类,2006年占比提升还将有很大空间。具体表现在渠道商国美身上,则是其此次抛出的总值高达100亿元的手机订单。
国美电器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王俊洲表示,2005年国美电器手机销售额总体同比增长超过100%,达50多亿元;而在2006年手机市场的具体运作中,将加强运营商合作。中国联通公司副总裁杨小伟则透露,去年底,中国联通已和国美签订了全国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联通已经有数万部手机在国美的20多个营业网点中展开销售。
家电连锁力挺中国生产的手机
据了解,2005年中国生产的手机下滑趋势明显。据相关销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手机的整体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34%。“中国生产的手机突破市场困境的最大可能性就是低价格”,某厂商负责人如此说到,“多元化的凌乱渠道不仅解救不了中国手机出路问题,还可能会对中国手机市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此次峰会上的另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家电渠道商2006年除了将继续按市场销售比例采购手机,还将对中国生产的手机给予大力支持,主要通过大订单包销定制来降低销售成本的方式进行。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中国生产的手机的市场表现来看,2005年已经到了一个低谷,2006年一定可以触底反弹;但也有声音认为,家电卖场将借中国生产的手机行业集体不景气,以销量压低进货价格,最终加大对中国生产的手机厂家的控制力度。在促成中国生产的手机行业整体复兴的同时,借中国生产的品牌的上升势力威胁合资品牌,从而最终在手机行业内取得绝对的话语权。
数字融合型机型更具竞争力
GFK中国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庞军称,今后的市场将是一个区域整合的市场,运营商要把握好市场和消费者,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而对于厂商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竞争力较强的机型。
对此,Samsung 电子无线事业部中国区中国区总经理周晓阳也表示同意,“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来看,2006年手机产品在数字融合上会有更大的进步,手机将会有更强大的功能。”Sony负责人称在2006年将专注于音乐手机的研发;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总裁杨兴平则将强调,手机产品应突出其多媒体功能、应用功能和其他附加功能,通过3G体现出其产品的价值。
此外,某中国生产的手机厂家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市场起落是一个必然规律,关键看企业能力能否与市场发展相匹配,中国生产的手机必须拥有在市场上保持长期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他还坚信在行业技术、产品成熟度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趋向于合理的今天,中国市场一定能够培育出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生产的手机品牌。
相关链接
2006年手机行业发展八大猜想
1.手机消费需求将向普及型和智能型两极化发展。
2.外观时尚、大屏幕、音乐铃声功能的手机将成为入门产品。
3.具有存储可扩展性MP3高分辨率、高像素功能将成为手机的主流配置。
4.多媒体手机引申为DV、3D游戏、电视等更专业的娱乐性手机。
5.连锁家电卖场对“SP”(即通过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需求将引发中国生产的手机新一轮的销售高潮。
6.二级市场手机销售增长迅速,将远超过一级市场手机销售增长率。
7.网络运营商、生产厂家、家电连锁卖场的业务纵深合作,将推动3G的发展,引发渠道的变革。
8.家电连锁将在手机销售中扮演领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