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SMS是广大手机持有者们很在乎的一个问题,骂完了那帮恬不知耻的“骚扰者”或者“骗子”,广大消费者期待电信运营商们能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不过上了电视镜头的电信运营商头头们坚持认为这是一小撮“SMS群发”公司的行为,他们有时候还认为那是“非法小广告”,工商部门亦有职责查处取缔。然而,SMS的危害远非他们所说的简单,而是五花八门:诈骗式,从福建某个小山村发来SMS,恭喜中奖,让
其汇钱兑取奖品;强制式,SP利用SMS号(或手机号)群发手机号,强迫或诱订SMS业务;色情式,色情、制假贩假、盗窃销脏等犯罪团体群发SMS“垃业务”;骚扰式,半夜群拨手机号码,不明真相的用户回拨后遭遇语音收费电话。于是,一些牙尖嘴利的人把电信运营商说成是“犯罪滋生的温床”。
电信运营商有权群发SMS广告吗?消费者是愿意接受这广告吗?收到“垃圾SMS”的人通常会很生气,而1860的客服人员通常却会语调平和地说,“这是免费信息,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也是SP自己的行为,需要用户打电话沟通。”
按照运营商们的意思,免费的就必须要接受。那么话又说回来,ChinaMobile、中国联通的领导们大概也是要用手机,倘使笔者找到他们的手机号码,手工群发一遍,每天都说上几句“你好”、“吃了没”、“祝你健康长寿”,想必他们也不会取缔我的手机号吧。
在中国,SMS实在是个好买卖。至于“垃圾”不“垃圾”的,看上去商人们并不太在意。
实际上,只需要很简单的技术手段,电信运营商们就可以识别并制止“垃圾SMS”。跟他们在媒体面前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好像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做这件事情。事实毫无情面地指出了他们的“不作为”。
中国SMS市场规模大致数量级200多亿元,“垃圾SMS”却达到几十个亿元的收入份额,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数据表明,之于电信运营商,相对一条一条收钱而言,一次就发几十万条甚至上百万条的“垃圾SMS”简直是一单极好的“批发业务”。
与动辄群发、以万为计的SMS数目来看,SP们冒险所得远多于罚款。但是更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并没有人真正罚他们,所以,他们继续冒险。
另一方面,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41%的人反感“垃圾SMS”,其回复率在3%以下。消费者行为取决自身需要和欲望,而垃圾SMS这种不在需求内的业务,被许多人认为,是电信运营商与SP之间的一种暧昧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