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Intel官方一直拒绝正面确认,但现任Intel中国区总经理杨旭即将升任亚太区总裁的消息却日渐明朗。
1月16日上班以来,Intel内部就盛传杨旭即将升职。在2005年农历春节之前,杨旭就远赴美国,并在大洋彼岸度过了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佳节。
Intel内部人士透露,杨旭此次去美国的目的,一方面是向美国总部汇报Intel中国区2004年销售情况,另一方面是跟原Intel南亚区总经理赖一龙交接中国区工作。“因为春节之后,杨旭将升任Intel亚太区总裁,中国区总裁一职将由赖一龙接任。”
从国内联想、方正以及同方等PC厂商处传出的消息是,各PC厂商已经得到通知,1月21日之后(各PC厂商生产等部门节后上班第一天),杨旭将带着赖一龙一起拜访各PC厂商,而杨旭的身份就是亚太区总裁。
此外,杨旭还将拜会明基、华硕等台湾PC厂商及主板厂商。而此前,拜访这些台湾厂商的则是Intel亚太区总裁蒋安邦的职责。
2月17日晚,杨旭最终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然而每每谈及其升任亚太区总裁一事,杨皆不置可否,“目前还没有正式文件下来,没法谈”。
Intel“微妙”调整
Intel内部人士分析,杨旭升任亚太区总裁不过是Intel最近一系列调整的延续。
1月18日,Intel宣布了一项涉及广泛的重组计划,公司创建了两个新部门,分别负责数字医疗业务以及全球渠道分销业务。伴随着此次调整,公司原负责销售、市场业务的副总裁陈俊圣由于家庭和健康原因离职。
中国区的调整也差不多同时进行,原来负责Intel南亚区的马来西亚人赖一龙调任中国区并出任中国区总经理职务。坊间当时传言,Intel总部对Intel中国去年的业绩不甚满意,故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管理力量。甚至有极端的分析认为,不排除杨旭最终会从Intel中国区总经理任上被换掉的可能。
1月19日,Intel在北京高调发布主要针对商业用户的迅驰芯片升级——Sonoma。发布会上,时任Intel亚太区总裁的蒋安邦到会捧场。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蒋安邦表示Intel对中国区业务的发展非常满意,否认了杨旭可能出局的传言。并宣称同一个职务同时任命2名经理人是Intel一贯的管理风格,即“二位一体”?Two in one Box? ,其中一名主要是给他实习、锻炼的机会,培育其快速成长为合格的Intel经理人。“杨旭还将担任Intel中国区总经理。”蒋安邦当时说。
蒋安邦当时还强调:“双执政架构主要是体现Intel对中国区市场前景的看好。”而一位曾在Intel工作多年员工当时对记者分析,“这不是一具稳定的结构,杨旭将另有他任”。
果然,美国当地时间1月14日,Intel全球一年一度的市场峰会结束。随即,Intel公司首次内部传达了关于亚太区总裁将调整的消息——蒋安邦将离职休假,杨旭将“暂时代理”蒋安邦的职务。但业内人士指出,“暂时代理”不过是Intel在高管调整上的惯用说法,杨旭将成为Intel亚太区总裁已经是不争事实。
Intel官方拒绝对Intel一系列调整之间的关联作出解释。Intel公关经理刘婕仅表示,因为蒋安邦休假,亚太区总裁暂由杨旭代理。至于蒋休假期满后是否会恢复原状,刘婕表示现在还没有把握说以后的事。
“金童”执掌亚太区
在对亚太区以及中国区人事作出调整之后,Intel迅速知会各PC厂商及主板厂商。在杨旭的工作日程中,带领赖一龙拜访国内PC厂商及其他台湾PC及配件厂商被摆上最重要的位置。
Intel内部人士分析,之所以将杨旭放在亚太区总裁位置上,主要是Intel越来越重视中国这一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Intel高层做出这一决策的逻辑是,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PC消费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PC制造基地,Intel中国区的战略至关重要。要在中国本土与中国的厂商打好交道,完成Intel在亚太区的战略,需要十分了解中国情况的人才能执行。
放眼Intel内部,杨旭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中国内陆重庆出生的杨旭在Intel内部有Intel金童之称。早在其上学期间,杨旭就在Intel实习,直到学业完成留在Intel,一直为Intel工作到现在。而在Intel工作的历程中,杨旭有大部分时间在Intel中国区工作。其就任中国区总裁期间,与中国本土PC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上述内部人士称,中国区越来越重要是Intel从上到下一致的认识,但对于是否在中国区实行双执政的管理架构Intel高层存在分歧。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要真正加强Intel在中国区的执行力度,就必须从亚太区总裁的位置安排与中国PC产业关系良好的人选,因为只有亚太区总部,才能方便地向美国总部汇报。
至于蒋安邦,有消息称,休假期满之后,蒋可能回到Intel美国总部工作。
而上述Intel内部人士分析,这将是Intel全球变阵的前奏,IntelCEO贝瑞特将于今年5月份离任,原IntelCOO欧得宁接任,对亚太区新班子进行重组,或将是欧得宁打造新管理团队的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