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看似重要的决定,往往瞬间释然,不再有任何反复。尽管离开的想法N次在心里徘徊,但还是每每被零碎地念想,又轻轻地放下。
这一天早上,我把埋在电脑前的头,抬起来,心情复杂地看着周围的同事们,一大片几十人——几年来,对他们我竟然一次也没有真生过气呢。这些孩子令人无限喜爱。懂事,不惜力,心地纯良,不知道计较。多个美好的瞬间轻轻地定了格。能够共同奋斗,成长,相知,谁能不说是有缘有幸呢。
接着,将两个频道2002年10月以后的流量图仔细看一遍。面对趋势图上翻了18倍左右的流量,我在图下面用漂亮的彩色铅笔,将所有编缉的名字列出来,还有原科技主编祝志军,原财经主编曾祥雪,原科技副主编顾晓斌,程新潮。晚上,写了一封短短的辞呈——无论如何,我仍要深深致谢我的上级。
当天下午,开始“休假中”。去了河北的木兰围场。
同行的人,如此令人轻易产生相处的愉悦。去时路上,经历了长时间无望的堵车。大家却说笑着让危机轻松滑过。
木兰围场风轻云淡。亭亭白桦树。我们看着满地的蘑菇,傻子似地分不清哪一株有毒,哪一株是美味。接待我们的林场工作人员生活单调,闭塞。他们每日喝酒打发寂寞光阴。脸晒得红红的热情淳朴。我却吃不下他们用筷子来回搅动过的菜。生活中冒似讲究,实则不懂事的习惯,看来我已经有了不少。
晚上停电,没有手机信号,与世隔绝。我们毫无主题地神聊。谈论管理中人性的异化,三农,教育问题,未来20年的房地产,听同来的吕老师讲解宏观形势,大国之间的政治……竟似乎回到了清谈的校园,单纯而美好。
也许晚上过于安静,走入了梦境。梦中一句话凶狠地咬入心里,醒来发现竟是《论语》中的一句:“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而任何伤害的方式,从不是我的选择。所以,习惯地成就了一种记忆功能:值得记忆的美好永存于心,其他在不留内存空间。
我是这么恋旧的一个人!我以为我会像当初离开北京晨报时一样,多日吞咽离别他们的苦痛。而事实上竟没有啊。抬头看着无杂质的天空,温暖的一切在心中燃烧。
人们往往为了寻找幸福倒在沙尘之中,而伊甸园就在左近。
所以,世间大多事情,惟有亲身经历,方知其中滋味。所谓感同身受,只是一种理解而已。
短暂而珍贵的一页,一翻而过。这可称为经历。

图为刘书与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新浪嘉宾聊天室

刘书在比尔-盖茨访华期间向盖茨提问

刘书就任新浪财经中心时新浪科技频道全体合影:左起分别为王坚、祝志军、刘书、顾晓斌、赵秀芹、曹增辉、张瑜平、王振明(摄于2002年09月23日)
刘书简历:
刘书拥有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硕士学位。她具有10年专业新闻记者从业经历。她也是北京市新闻从业者的最高荣誉——“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者。刘书在深度事件、观点及人物方面的报道,一直广受关注。同时,她在从事商业、IT及财经领域的报道中,建立了深厚的业界关系。就任新浪网财经中心总监前,刘书为《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2005年9月,刘书自新浪网财经中心总监去职。作为TechWeb.com.cn的顾问,刘书为TechWeb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衷心的祝愿她能在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