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天
我们不满足、我们还想再做大、再扩张。
-庞湖 林木:《"趋势科技"两岸一并做》 财经时报 2002年3月8日
台湾的企业喜欢当成吉思汗,到世界各地开疆拓土,还是习惯带着台湾的部属。我当初没有这种条件,到各地只能"以夷制夷"。
我们的企业精神是"敢于失败",不是嘴巴说说而已。
-官振萱:《趋势科技张明正:跨文化领导以世界为总部》 ChinaByte 2002年11月4日
产生冲突没有关系,关键是大家最终得朝着一个方向走,我的原则是让冲突产生,然后通过大家的讨论达成一致,重新调整资源。
IBM是美国公司,SONY是日本公司,他们"血统"清楚,作风也跟着母国走,而趋势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企业。
趋势的目标是成长为营业收入达到10亿美元的公司,在IT界,营业收入达到3亿美元的企业是很多的,10亿美元则是一个关卡,中国到底能不能成长出来世界级的软件企业,归根到底是如何让企业持续发展。
趋势科技如果能在病毒爆发的那一刻充分发挥平日积累的实力,保障网络的安全,永远做得比别人快、准、好,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许多人说我变得太快难以捉摸,可是我每一次改变都是为了生存。病毒的不断变化,逼得我们不断创新改变策略;Microsoft的涉足,让我们心生警惕;外界接连不断的种种冲击,让我们更加需要发奋图强。我们这只红色的鱼只有游得很敏捷、很快速,才不必担心大螃蟹的威胁。
我不会扩张业务,防毒是我要专注的事情。
我一定要力求成为第一个解决"冲击波"病毒的公司。所以,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我不相信还有比解决"冲击波"更有挑战性的事情。在未来的一两年内,我会投入1亿美元的费用解决"冲击波"病毒,我们就要成功了。
我不怕改变,也不怕别人说我善变,我心中自有定见,变与不变之间并没有脉络可寻,没有道理存在,我要追求的是与时势并存。我在策略形成阶段的确经常在调整改变,因此让人觉得变幻莫测,但是一旦策略形成,我其实只有微调,很少再改变,一定会勇往直前地执行到底了。
-何源、李云杰:《张明正:"改变"先生之顿悟》 计世网 2004年4月12日
国内企业如果做单机杀毒软件,那么我们不会去和它们竞争,如果做的是网络杀毒软件,涉及到网关产品,那一定是我们具有优势。
-施春华:《趋势科技破局》 经济观察报 2004年5月31日
我不相信看得见的资产,在世界各地没有买一栋楼或一辆车,趋势最重要的资产(人才)下了班都不在公司。
客户行为决定了我们创新的方向。
-王志仁:《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创新就是拯救财富》 瞭望东方周刊 2004年6月23日
同其他公司的国际化模式不同,趋势走的是一条超国界管理模式。
我们没有一个总部,以全世界当作我们的资源,我们的目标是持续成长,满足世界各地的客户需求。
我们越来越体悟企业文化的重要,如果不是从一开始趋势科技就建立了鲜明强势的文化,吸引各国菁英加入并认同,我想这样的超国界组织是很难维系的。
从最早夫妻店的5000美元到现在的60亿美元的市值,这些都是需要增长。增长难,持续增长更难,唯一的办法是国际化。
我们属于超国界的那种。国际化有几大难点,一是文化问题难,二是成长问题难。国际化是需要持续增长的,持续成长最重要的源动力是,能否利用各地的精英、人力为你效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天下之豪杰为我所用"。同时,要能够找到能在全世界制胜的点,如果文化太强硬的话,没办法吸取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在国际化中,地方和中央的权力关系要做好,我们现在的策略是,中央占七成,地方占三成。中央集权是有效率的,尤其对于制造业。但是,中央集权得太厉害也没法成功,因为这样很难抓住地方的机会。这种平衡像是走钢丝,需要平衡技巧。
-金错刀:《张明正:惟谦卑者生存》 财经时报 2004年11月29日
作为趋势科技第一任CEO,我对自己到目前为止对业界和世界所发挥的重大影响深感自豪,我坚信趋势科技在未来几年里将再一次改变安全领域。
-《趋势科技张明正削减职权 陈怡桦擢升为CEO》 新浪科技 2004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