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合理规划海缆布局,大力推广.cn域名
1月29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宣布,宣布经过20多天的紧张抢修,主要受损光缆已基本修复,因地震中断的国际通信业务全部恢复。
至此,历时一月有余的海缆受损事件得以妥善解决。那么,这次事件给中国的电信业带来了哪些启示?带着这个问题,《中国电信业》记者独家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苏金生局长表示,本次海缆中断事件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现有海缆路由过于集中,应急恢复困难很大;二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仍然对美国依赖性过强。为此,我们应科学、合理规划国际海底光缆布局,进一步推动中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不断提高.cn域名注册数量。
苏金生局长指出,通信海缆具有大容量、通信质量稳定、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特点。目前中国大部分国际通信业务由海缆承担,为中国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次事件发生后,信息产业部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通信运营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通信,另一方面尽快勘查海底光缆受损情况并积极修复,保障中央电视台、银行、证券、保险等重要部门的专线正常运行,同时做好对用户的解释安抚工作,并于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上报了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启动了《国际网络恢复预案》,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启动了《国际海缆应急恢复预案》,各通信运营企业通过调用未受损电路、租用境外运营商电路和采用卫星通信等临时措施积极恢复受损业务。
那么,本次事件的发生给中国的通信行业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苏金生局长表示,通过本次海缆中断事件,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现有海缆路由过于集中,导致因海底地震造成多条海缆中断,应急恢复困难很大;二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仍然对美国依赖性过强。此次事故中,海缆中断造成国内用户几乎无法访问北美网站,MSN无法正常登陆,国内.com域名注册、续费服务中断,凸显出互联网业务对美国的高度依赖性。目前全球有十几个互联网根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大部分在美国,这对全世界的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反思此次事件,更加坚定了信息产业部科学、合理规划国际海底光缆布局,积极协调、推进国际海光缆建设的工作思路;坚定了信息产业部继续推广.cn域名,进一步推动中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不断提高.cn域名注册数量的决心。今后,我们将加大动员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使用.cn域名的力度,同时引导拥有众多国内用户的国外网站在中国建立服务器,把对用户的影响降到最低。
本次事件也彰显了应急通信机制的重要作用。对此,苏局长介绍,近几年来,信息产业部按照中央应急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及“预案工作重在基层”的精神,在应急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机制建立、流程理顺、职责落实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近年不断的努力,基本建立了由政府管理机构、任务承担机构、任务执行机构组成的三级应急通信工作机制,并形成以信息产业部及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为主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和以六大基础运营企业及其各省(区、市)分支机构为主的保障任务执行系统,使全国应急通信工作体系日趋完善。2005年,信息产业部制定了《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并由国办发布执行。之后,信息产业部督促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和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制定了各自的预案。正是有了日常工作中应急机制的较充分的准备,才使得我们在遇到如此大规模海底光缆中断事故中能够较快恢复通信。
针对此类自然灾害引发的事件,首先应加强原有应急预案中预防、预警机制,要把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预警作为制(修)订预案的重点之一,以提高电信行业因外部突发事件引发重大通信事故的预控能力;其次,应急响应流程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使我们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用最短的时间恢复通信,并以最快的速度对损坏的通信设施进行修复;最后,要在预案中明确与其它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重要客户的配合协作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及配合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处置能力,保障对重要客户的服务水平。
苏金生局长认为,为应对今后此类事件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工作要做:
一是在此次事故处理完成后,我们将组织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对此次事故的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查发现现有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完善机制。
二是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大力支持运营企业兴建新的国际传输路由,丰富中国国际传输资源,提高国际通信光缆的互为备份能力。近几年来,中国的电信运营企业通过自建、联合建设和收购等手段为中国新增了二十多条国际海、陆缆传输通道,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国际传输资源,提高了中国国际通信的防灾、抗灾能力,为中国成为亚洲通信转接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12月18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6家运营企业签署协议,共同投资5亿美元修建中国至美国的兆兆级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预计于2008年完成。该通信海缆投入使用后将显著提高跨太平洋传输带宽,不但能够满足从亚洲到美国的互联网、数据、语音等通信业务增长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通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