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电信极力抢救 部分线路恢复
记者 张韬
12月26日晚,南海台湾海域发生7.2、6.7级地震,造成史无前例的多条海缆同时中断,亚太区域内可用国际传输带宽锐减,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互联网访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记者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了解到,部分线路已经恢复。
部分线路业务恢复
北美方向拥堵仍重
记者从中国电信集团获悉,截至到12月28日上午10时,中国电信至各方向的话音业务和专线业务已基本恢复,大客户海外专线基本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互联网中断的国际电路已恢复了近百分之十五,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已达到正常水平的百分之六十,但北美方向拥塞仍然严重。
中国电信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多方组织其他国际海、陆缆资源,全力疏通因地震受阻的国际港澳台通信业务。
中国电信称,争取在未来几天内新开互联网国际带宽10至15G,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访问质量。在疏通受阻的国际港澳台通信业务的同时,中国电信还积极地为日本、韩国、Hong Kong、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提供了电路恢复和话务经转服务。
目前中国电信正积极协调负责海缆具体维护工作的各国际海缆组织启动海缆维修工作,争取尽早修复受损海缆,尽早恢复通信能力。由于海缆修复工作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加之海缆受损情况不同,受损海缆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全部完成所有海缆修复工作仍需一定时间。
中国网通方面则表示,截至12月28日上午10点,经过近40小时的连续工作,中国网通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启动了一系列紧急预案,疏通了部分通信业务。经过与境外多个运营商沟通合作,部分通信业务已经恢复。今天凌晨通达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语音通信已经基本恢复;经海缆到Hong Kong方向的专线方面电路也已经全部恢复;受影响最大的美国方向互联网电路已经恢复了约6个Gbit。
据悉,目前五艘海缆抢修船只已经陆续向事发海域靠近,其中2条已经开始抢修作业。网通表示,在未来几天内,国际通信业务将逐步恢复,但所有海缆完全修复的时间仍将取决于海洋气候情况以及各类故障损害程度。
亚洲电缆脆弱
中美电缆建设中
针对地震导致通讯出现中断,业内专家认为,这次事故充分表明,仍依赖海底光缆传输数据的全球通讯系统还非常脆弱。
北京电信咨询公司BDA China Ltd.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这次事故重新提出了是否需要再来一次大规模光缆投资的问题。他说,目前,全世界已铺设的光缆主要分布在美国至欧洲和美国至亚洲之间。如果在欧洲和亚洲之间铺设更多光缆,那么在遇到类似事故时,国际通讯就有了更多的替代途径。
另外业内人士还表示,此次地震导致互联网访问受阻,再一次突出了建立中美间跨洋直达光缆的重要性:如果除了途经Hong Kong、日本的海缆之外,还有直达美国的跨洋光缆作为备份网络,此次因地震导致的混乱状况就可以避免。
记者了解到,美中之间首条海底高速直达光纤电缆将从2007年第一季度开始铺设,2008年第三季度完成后,这条光缆可支持美中之间同时拨打六千二百万次电话,势将成为美中之间重要的沟通要道。
但记者向中国电信询问此次地震事件是否会推动“跨太平洋高速光缆系统”建设进程低速,得到的回答是目前尚无此计划。目前,国内相关运营商正在紧急与国际组织进行协调,组织抢修光缆,未及考虑讨论提前实施中美直达光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