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午,针对台湾地震引起了跨太平洋海底光缆断裂,导致中国网民无法访问国际网站一事,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北京邮电大学宋俊德教授做客新浪聊天时表示,由于卫星通信成本昂贵,卫星通信根本无法替代海底光缆的作用。
宋俊德称,现在的海缆,其实它承担的通信和信息的交换量相当重。现在的通信传输业务有有三部分,第一是语音部分;第二是数据部分;第三是互联网,包括多媒体这部分,这三者在通信上叫做带宽。
但是,这三者占有的带宽是不同的。比如打一个电话,拿固网打电话340赫兹,但是拿GMS是8000赫兹。但是,互联网上因为有下载或者发视频信息,或者视频电话,这些占的带宽相当宽,基本上都得靠光缆走。而卫星通信一般用来给我们播一些电视节目,以及一些要求比较高的通话、数据传输使用卫星。
另外,宋俊德指出,互联网的收费极其低廉,从卫星通信走太贵,一般都舍不得。卫星通信的收费很贵,打个卫星电话,比如过去在伊拉克打回国内,一分钟是4个美金,现在再便宜也要一两个美金。但是在互联网上发E-mail传照片很占带宽,但免费。
此外,互联网占的带宽很宽,比如播电视、奥运会,可以使用卫星通信。或者到一些边缘地区,现在的电话线,移动电话都到不了的地方,青海等地方,才舍得用卫星通信。大部分都要走光缆。所以海底光缆一断,就把连接海缆的两个国家或者多个国家之间的很大部分通信,包括数据、语音,包括互联网的信息都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