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侯小强:博客是私人史的电子博物馆
网友【老编】 2007-03-22 09:32:32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如果你想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想获得快乐,写博客就是最直接的方法。

——新浪网副总编辑 侯小强

-记者手记

真没想到,采访侯小强会让我觉得很累。一是采访的环境相当恶劣,在五星级酒店那样一个熙熙攘攘、充满亢奋和躁动的公共休息室内,人来人往,手机的彩铃此伏彼起,让人根本就无法安心说话。二是采访的时间相当紧张,只有在正式活动开始之前的短暂间隙。再说,人家是来参加《假日100天》一个盛大颁奖活动的,冷不丁被我截住硬要人家接受采访,便多少有一种不得已应付的无奈。好在他的职业精神相当可嘉,一按博客这个“按钮”就立刻文思如涌,不一会儿,我们就进入一种对所处环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职业轨道,沿着博客这个话题一路小跑,总算在大会正式开始之前完成了我们的话题。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精干、直爽,并且相当自信。

侯小强是新浪网的副总编辑,人虽年轻,工作上却相当老到。最早吸引我的是他在南方一次会上放出的“狂言”,他说:“1亿个博客发生买卖和交易会创造多少价值?两个人之间10元,1亿个人一天可能就会创造10亿元人民币,一年则可能3000多亿元人民币。等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博客就会创造出真正的商业价值。”

这可能吗?互联网真的能创造出此等奇迹吗?

我相信目前无论是开博还是读博的人,大多都只是把博客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满足各自的倾诉欲、交流欲、作秀欲乃至偷窥欲、发泄欲等等,大多数博主并没有商业的目的,侯小强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多方的强烈关注。

面对我的疑问,侯小强说:“这只是一个比喻,是画了一幅画。我觉得博客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前景和图景,那么它就是我描绘出来的一个图景。至于它会不会成为现实并不重要,因为互联网永远在创造奇迹,永远会超出你的想象……”

这样一幅图画当然不是随便就能画出来的。自从方兴东博士把blog(博客)这个概念引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随着新浪博客的高调进入,今天博客在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庞大的数量。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去年8月底,博客作者已达175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侯小强画的这幅图画就会变成现实,甚至还会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新浪网的博客是靠名人来吸引人眼球的。有人调侃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说他在搞名人博客这件事上有点像房地产商,先把房子钥匙塞进名人手里,再转身对外面排队的群众高喊:“快进来吧!和偶像们在一起!” 按陈<!>彤的安排,从2005年10月开始,副总编辑侯小强便开始了他的“南征北战”,努力说服名作家、艺人、名导演、媒体大腕入住新浪博客,如果谁不会用博客,他还派人去教。

也不管是兴高采烈的、还是半推半就的、或者迷迷糊糊的,反正一时间是明星荟萃,大腕云集,新浪网的名人博客着实火得不轻!点击数翻着跟头地往上升。虽然侯小强一再强调这是总编辑陈<!>彤的功劳,是他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知道,这其中,侯小强功不可没。

有了名人的带动,一个个草根博客也相继火爆。博客像是网络江河中的一股强大的漩涡,一群又一群人被疯狂卷入,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私人写作交流空间……

侯小强说:“博客是两个层面的东西,首先,每个人都通过写博客体验到了写作和交流的快乐,我们今天写博客的每个人是在记录我们的私人生活,也是在记录我们的历史,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幅图景:若干年后,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当我们离开这个人世,我们的子孙后代去看我们,回味我们的时候,就会从这个博客上看到他们的祖先生存的种种状态,实际上也是各色的私人史。这是一个中国所有的人都在写史的年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客就是一个浩大的、全民的电子博物馆,或者叫私人史的电子博物馆。”

我们的访谈就从这里开始——

记者:现在有一种说法叫私人记录。

侯小强:对,私人记录。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在博客上披露他的生活与生存状态,他的瞬间,他的当下。但到了很多年之后,很多人共同组成了这个中国私人史。实际上也是这个社会最细微、最直接、最全面的一个生活图景。所以我觉得,它确实是一个浩大的东西。

记者:你在说服那些名人加入新浪博客的时候,让他们从不知到知、再到积极参与,你觉得你在这个过程中最得意的是什么?

侯小强:最得意的第一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执著。因为有的人不是你第一次说服他就答应的,有的是第一次答应了但他不写。

记者:有些人是不是会认为让他开博客是在给他找麻烦?

侯小强:是。很多人都是这样。首先他们会问:什么是博客?不知道。第二,能不能坚持写下去?第二点让我比较得意的是,我们从来没有答应替什么人去写这个博客。因为有些读者怀疑名人博客是新浪的人在替他们写。而事实上我们绝对不会去帮他们写。为什么呢?第一,工作量太大,你想想,我们邀请了那么多人,每个人都弄。我们只有两三个编辑。再就是他如果不自己写的话,他就没有归属感。因为网络是他精神的家园。他没有归属感的话,这种写作和交流所带来的快乐他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们就坚持两点:不写的人就让他“游水”,写的人如果有一段时间没写的话,我们就会给他打电话,问他最近为什么没写?他就赶紧写一下。慢慢的,就是在这样的督促下,他们坚持下来了,我们也成功了。

记者:像点击率第一的徐静蕾,是一开始你们说服她开博她就愿意的吗?

侯小强:刚开始所有的名人都需要一点时间来说服。

记者:我觉得你们最聪明的一点是,开博不一定要找大作家,文笔好不好不重要,而是这个人的知名度、号召力和亲和力更重要。

侯小强:其实最开始我们的博客计划邀请的是IT业界和各个行业的专家,他们都是能写的。那么后来我们邀请了作家余华、吴晓莉、吕邱露薇,都是既有名又能写的人。后来我们就觉得,因为博客这个东西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属性和定义,它可能是可读性很强的一篇文章,也可能就是个人私生活一种记录的流水账。

记者:就是说,大众关心的取向在哪你就朝哪个方向去找?

侯小强:是。

记者:那么徐静蕾怎么会一下子就脱颖而出,点击率就第一了呢?

侯小强:我觉得第一她很努力,每天都在更新;第二她的语言很亲和,虽然不是文学化的言语,但是很亲和,能让大家感受到一个不同于电影、电视上的她。第三是她学会了利用传媒上的一些技巧,比如她搞有奖“抢沙发”,搞征文做邻居,谁写征文就可以和她做“邻居”,她通过博客有意无意地爆料等等,她对传媒应用得比较娴熟。

记者:有人说,现在博客最受关注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像徐静蕾这样的演艺界明星,另一种就是像韩寒、白烨这种敢放狂言、挑衅一些传统观念的人。

侯小强:这样说不是特别准确。因为韩寒虽然批评别人,但他最主要的还是在提出自己的想法。

记者:你们会不会有意地挑起一些博客之间的冲突作为卖点?

侯小强:这绝对不可以。我举个例子来讲,韩寒和我们是很好的朋友,白烨更是多年的好朋友,我们是不会去做这样的事的。

记者:那么你们对博客上的内容有没有一个掌控呢?还是完全的任其自然?

侯小强:当然有掌控。比如你在博客上的语言有过分的、有违法、违反道德的,那我们就会删掉,不和你商量就删掉。

记者:那是不是说,所有人上博客的东西你们都要先看一遍?这不可能吧?

侯小强:我们有两套监控的体系。一种是技术上的,如果你用了大量色情的词汇,你根本就发不上去,我们有拦截系统,再一个就是我们有人工,我们有几十名“网络警察”在日夜不停地审稿,就把绝大多数的不好的东西过滤掉了。

记者:那你觉得你们做这个博客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

侯小强:就是说,新浪博客的这种访问量和加入量永远在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要不断地去追加投入。

记者:现在来看,名人博客做得比较成功。那现在新加入的人还多吗?

侯小强:多啊!每天都在增加。像一些大明星、作家,还有海外的人,每天都有。

记者:我看在新浪网上开博的手续很简单,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免费开博。如果有一些名人开博了,你们都会知道吗?

侯小强:这分两种。像我们邀请的这些名人我们当然知道了。另外有很多名人开博并没有用他们的真名字,都是默默地开了,用最普通的名字开了。我们曾经邀请过一位非常著名的人,他说他已经开博了,但是没有用他的真名字,这样的人有很多。

记者:在邀请名人加入博客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侯小强:从刚开始邀请他们写,然后不断地督促他们写的这个过程,我觉得有点像地主逼租子的感觉。比如说,有的人一连四五天没写,我们就会很紧张,连忙打电话问他为什么没写?他就会说不好意思,最近人在国外等等,马上就会写。如果他还没写,第二天我们就会再上门“逼债”。

记者:也许有些名人对电脑网络不是很熟练呢?

侯小强:我们会派专人去教。

记者:你还有一个很“著名”的言论,就是将来博客一年能创3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价值,你怎么解释这个说法?

侯小强:那是我在《广州日报》一个培训班上说的,这只是一个比喻。我觉得博客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前景和图景,那么它就是我描绘出来的一个图景。因为互联网永远在创造奇迹,永远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也许还比这个更庞大,也许比这个还小,不好讲,而且它的营利模式、商业模式也会是多种多样的。

记者:但你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交易如果是10块钱来比喻,我不明白,这两个人用什么方式来交易?

侯小强:我们提供了一条物流系统,提供了一条交易渠道。打比方说,你有一个珠宝想卖,你就可以在博客上张贴出来。另外一个人就可以说,我要买这个珠宝。现在的博客还是一座一座的孤岛,那以后我们可以有两个博客之间的交流工具,有信息交易的平台。这个人卖出,那个人就可以买入。

记者:如果这仅仅是一个概念上的炒作当然可以,要进行实际操作的话,你怎么能相信他的珠宝是真的呢?现在的网络诈骗也好,人们的诚信度也好,这种网上交易是很难做到的。

侯小强:这就需要我们的信用制度,法律的监管度,支柱体系的成熟度等等,当然它需要一个过程。我为什么描绘这个图景,尤其在国外,最大的互联网就是交易,那么在国内的Alibaba,它就是做电子商务的,它号称一天的交易额是一千万,那么它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所以说这些都是有可能性的。

记者:据你所知,现在在新浪开博的人中最大年龄的是多大?最小的又是多大?

侯小强:我知道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头,而且是实实在在地每天都在写。八十多岁的就更多了,我的许多八十多岁的朋友,他们每天都在写。像原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韶华先生,他每天都在写,他就是八十多岁,就用他自己的名字。最小的多大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有一些家长在以孩子的名义开博,那可能就是刚生下来的。但我知道有不少小学生也在写。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现在新浪博客在新浪网所占的分量是最大的?

侯小强:是新浪网最大的频道之一。

记者:我觉得开博了以后,就好像养了一个宠物一样,就老得去关照它,要不它就饿了,老要去喂它,就有了一种牵挂。它既有一种吸引力,也是一种包袱吧。

侯小强:这在于你怎么看了,你要把它当成包袱它就是包袱。

记者:这也要看开博的这个人的心情。每个人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侯小强:还有交流的欲望。因为博客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写,还有一种很强的互动性。

记者:你在新浪网做这个博客之前还做过什么?

侯小强:管过我们的房地产、汽车、社区、读书等等,都管过。

记者:你自己有一个博客吗?用的什么名字?能公开吗?

侯小强:我有,但没用我的名字,至于用的什么名字,我不想公开。

记者:你是做这行的,那么你开博客是不是与一般的人开博客不一样?

侯小强:一开始是一样的,我想做个实验,结果我发现我会上瘾。因为会有很多陌生人跟你打招呼,加你。我记得模特瞿颖留言说,我特别喜欢你的文字,能不能加你?还有一些很好的朋友,他们不知道是我写的,还给我写留言。特别有意思!

记者:匿名开博是不是有一种隐身的快乐?除了你本名的这个人,还有叫另外一个名字的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着,是那么一种感觉吗?

侯小强:我觉得它还是在写我,只不过是匿名在写我。

记者:你们现在有多少工作人员在做这个博客?

侯小强:十几个人,都是年轻人。

记者:那你们这个博客的经济效益从哪来呢?

侯小强:现在还很少。主要是投入。

记者:你对那些还没有开博的人有什么话要说?你希望他们都参与进来吗?

侯小强:如果你想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想获得快乐,写博客就是最直接的方法。

记者:那有人会说,我不会写东西,怎么写博客呢?

侯小强:写博客不存在会不会的问题。因为它没有一个定义要怎样写,更不需要八股文式的规定,就是一个很随意的写作。

记者:每个人在博客上写的东西,仍然是属于他个人的呢,还是一旦上网就属于你们新浪网了?

侯小强:仍然是属于他个人的,不过新浪有权使用。

记者:看博客的人是不是年轻人多呢?

侯小强:不一定。我跑到全国各地,我发现大部分都是社会主流的人在看,并且在写。

记者:是不是说,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但有些人的心灵却依然是封闭的,他需要释放内心的一些东西,也需要交流,需要以他本身角色之外的一种角色去交流,换一种身份去交流?

侯小强:是的。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7-03-22 09:32:32  回复

回复/评论:侯小强:博客是私人史的电子博物馆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2.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3.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4.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5.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6.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7.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8.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9.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10.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11.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12.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13.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14.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15.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16.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17.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18.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19.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20.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21.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22.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23.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24.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25.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26. 美国新法案“大漂亮”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大调整
  27.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28.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29.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30.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31.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32. 美国对华为“HarmonyOS”采取行动,引发科技领域的新争议!
  33.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34.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35.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36.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187, 2025-07-10 23:14:30

Processed in 1.1815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