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作为一种传统的通讯工具,已不局限于打电话、发SMS。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加,听歌、玩游戏等多种娱乐功能开始为用户所接受。近年来手机漫画、手机报纸等等一系列新功能的不断涌现,也使手机作为“第五媒体”走进人们的视线,其蕴藏的市场十分广阔,但有关专家也指出,缺乏内容创新已成为手机媒体推广的最大障碍。
手机漫画逐渐流行在日本,现在最新的手机文化潮流是将传统漫画与手机结合的手机漫画,同样通过下载完成,但是又加上了以往无法实现的声音等要素。日本运营商也非常看好这个市场,在今年面世的几款最新手机中都安装了专用的漫画阅读器,一些热门的漫画也准备推出手机专用版。据悉,日本目前可下载到手机上观看的漫画数量,已超过可下载至个人电脑或商务通上观看的漫画数量。
经过了在日本、新加坡的流行,手机漫画在国内也悄然兴起。前不久,上海缘悦科技有限公司开拓了“手机漫画”业务。该公司执行董事周伟表示,手机作为“第五类媒体”,商机很多,除了游戏之外,在工作或学习间歇看看漫画是不少人的放松方式。而手机漫画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阅读漫画故事的途径。
专家指出,手机漫画将逐步在传统的漫画用户群体中普及并培养起一批新型用户,从而不断拓展移动增值业务的用户群体,该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广阔市场引发淘金热潮根据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人数达到了4.26亿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俨然已经构成大众传播所必需的大量的分散受众。于是,与手机相关联的行业都来抢夺这块肥肉。
在对ChinaMobile用户开通MSNSMS服务之后,Microsoft又与中国联通联合启动了MSN移动增值业务。而在此之前,Tencent早已经把聊天工具QQ落户手机。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如SMS小说《城外》被无线增值业务运营商华友世纪以18万元的天价买断,还有在手机电影方面,2006年10月,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陈廖宇向媒体宣布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手机电影诞生,并现场发布了利用Sony Ericsson手机拍摄的电影短片《苹果》及其他6部作品。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和所有纸质媒体和多媒体相比,手机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在手机上可运行图文、声音、影像多种媒体形式。此外,手机甚至还具有一定的强迫性,报纸读者可以不买,电视可以不开,但是用户却不可能不看新收到的SMS、彩信。
内容创新成推广瓶颈在蓬勃发展的势头下,手机媒体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旧不能忽略。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手机还定位于通讯行业,缺乏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应该有的原创内容、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等,它目前有关媒体业务的所有运作,包括新闻来源都是依附于传统媒体或者互联网,比如说现有的“手机报纸”大多是把报纸内容直接翻版到用户的手机上,因而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媒介产业。
从技术上讲,信息存储量有限、终端屏幕小、传输速度不够都是手机媒体面临的瓶颈。再有,国内对于这一新兴的“第五媒体”的监管一直没有细则。未来SP的内容究竟是由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还是由广电部抑或由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门来管理,尚无定论。而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各路神仙对内容的生产制作却都是跃跃欲试。(吴辰光/文张建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