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非正版就是“先尝后买”
——软件正版化浪潮中国内软件业的突围
从联想、方正等国内几大PC厂商与Microsoft签下17亿美元正版操作系统天价订单的那一刻起,Microsoft正版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在低调了多年后,终于进入了收获的季节,这不禁让人想起若干年前比尔·盖茨一句曾惹怒了国人的话:“中国人喜欢偷,要偷就让他们偷我们的好了。”Microsoft到底是未卜先知还是早有预谋?如今国内大多数舆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Microsoft通过对非正版雷声大雨点小的“纵容”而布下的网正在收紧。
我们无法忽视这一动向在当前的一个大背景:中国政府最近接连发文对政府部门、PC厂商和企业安装正版软件分别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国内软件正版化的浪潮方兴未艾。相信17亿美元的正版订单只是开始,下一张正版软件的订购大单会鹿死谁手?Microsoft会是最大获利者吗?国内软件业在正版化进程中是否有机会?如何突围?不是谁都能够回答这些问题,而中国第一个写出Windows中文平台、见证了中国软件业多年发展历程、从软件到网络又回归软件业、国内软件业的领军人物——点击科技的总裁王志东,无疑是很有发言权的。
软件正版化的最大获利者是Microsoft已成现实
中国政府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是在政府部门的集成软件、系统软件和专业软件基本正版化以及通用软件部分正版化的前提下进行的。4月10日,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中国版权局、商务部、财政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政府部门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采购已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的通知》。这表明,今后没有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的PC产品将无法上市销售。人们普遍预测Microsoft将是软件正版化的最大获利者,“这已经是现实,Microsoft在全世界都是最成功、获利最大的软件企业。”王志东对此表示,Microsoft的垄断不是只在中国,在美国、欧洲,Microsoft都接受过垄断调查,“本性如此”。
点击科技总裁王志东:非正版就是“先尝后买”王志东在形容自己对于Microsoft的态度时,用了“敬畏”和“欣赏”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恨Microsoft太成功、太霸道,但是不管多恨它,如果从今天起Microsoft的系统都不能使用了的话,这将是一场灾难”。
非正版也是一种先尝后买的营销模式
Microsoft的操作系统今天占据了中国电脑桌面系统的95%,相对于其正版四位数的天价,没有非正版Microsoft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现在的“事实垄断”地位的。在市面上被非正版最厉害的就是以Microsoft为代表的国外通用软件,非正版事实上成了一种“倾销”,一种占领市场的非正常方式,“Microsoft对非正版未必见得是故意放纵,但是连Microsoft都得承认非正版的好处。”王志东说。
“非正版也是一种先尝后买的营销模式,有的软件厂家在被大量非正版后其实是偷着乐的”,王志东主张对于非正版要客观看待,首先抵制非正版肯定是大势所趋,但是不得不承认,廉价的非正版推动了软件的快速普及,现在很多个人电脑上装的软件大多数都不是必需的,如果没有非正版,用户也不会购买这些软件。因此,用户通过使用非正版习惯了某个软件之后,对他以后不得不购买正版时的选择有正面的引导作用,这种“先尝后买”的方式对于软件生产厂家来说是有好处的。
软件正版化对国内软件业的影响“好坏参半”
软件正版化让Microsoft得到了在中国最大的一张订单,国内软件业是否也有拿大单的机会?王志东认为,软件正版化运动对中国软件业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好坏参半”。
软件正版化会让已经通过非正版普及开来的国外软件先入为主,占领市场,挤掉国内同类软件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互联网是在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而中国的软件业一直在温室中成长。”既是写出Windows中文平台第一人、同时又是新浪网创始人的王志东,在软件与互联网纵横闯荡多年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中国加入WTO已经五年,许多对本国行业的保护政策开始失效,以前通过非市场手段获得订单的软件企业在日趋国际化的市场中将面临挑战,“很多厂家可能会再也没有活路,但是某些扶不起的阿斗,死了就死了吧”,王志东表示正版化或许会促使国内软件企业重新洗牌,“为了保护中国生产的软件而让用户使用糟糕的产品,得不偿失,应该由市场做决定”。
而另一方面,中国生产的软件在正版化中也不会无所作为,“国内软件业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王志东说,从24日举行的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上公布的数字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点,中国软件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900亿元,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也增至3.55%,高于印度和韩国。
软件正版化将使“非正版对厂商的伤害会减少”,王志东认为,国内厂家运营成本较低,在非通用领域软件中能够提供较低的价格,而这种低价优势“在非正版中是体现不出来的”。而在通用软件领域,国外厂商价格统一的全球定价体系“束缚了他们在国内的手脚”,而国内软件在价格、服务上更为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