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飞洋
作者:吴晓燕
主持人的话
几乎所有美国互联网巨头面对中国市场时都不自觉的有些失落,从美国照搬的模式打不过本地土著已是不争事实,国外顺风顺水的业务到了中国就很难复制,无论是最早的美国在线、Yahoo!,还是后进入者“谷歌”,前者彻底退出、难逃悲剧命运,后者费劲心思不断寻找解决“水土不服”的良方。
eBay也不例外。不但不例外,还受到“B2B”代表AlibabaCEO马云最直接的挑衅和其“B2C”网站——淘宝最激烈的价格战,干瘦小子马云强势推出“三年不收费”的策略,这让习惯按牌理出牌的“全球跳蚤女王”麦格·惠特曼实感无奈。不过,惠特曼大举进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初衷却未曾改变。
除了追加投资外,给eBay易趣找个好的CEO成为惠特曼最迫切的需求,橄榄枝抛给马云,马云拒绝。而我们本次对话的主角吴世雄就是在这个新闻发布的一个月前,坐到了eBay易趣中国区总裁的位置。为找到这个合适人选,CEO的职务已虚位十个月有余。
此前,吴世雄在中国IT圈也是个名人,有IT业“黄埔军校校长”之称,无论是当年Intel进入中国市场,还是后来Microsoft在华推广,他都以擅营销、会作秀而被业界称道。
“我们总是在强调沟通,实际上沟通的方式也很重要。”吴世雄说,“这是我在Microsoft学到的,所有的商业归根结底都是在秀商业,用秀的方式,常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Bay易趣是个人用户为主,如何沟通就很重要。eBay易趣比较年轻,只有十年历史,销售上的要求没有Intel和Microsoft那么严谨,这样可以给本地的公司更大的空间,是个好玩儿的工作,也非常有挑战性。”采访时吴世雄认真相告。
吴坦言,上学时,自己会将科特勒的《行销管理》当做管理圣经来读,但真的到了市场上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营销的本质是考虑消费者的需求,eBay易趣最强势的部分是国际贸易平台,这是无人能超越的蓝海,我的任务之一就是让这些国内外好的商品更多地被消费者所认识和了解。”吴世雄说,他今后每个月都要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采访结束时,吴世雄秀起了自己所学的瑜珈,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为了多观察白领的生活状态,开始看《时尚》、《瑞丽》,还要回答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员工每月沟通例会上提出的所有问题。“为什么其他公司的CEO常常上电视,我们的CEO很少上电视?”这个问题让他记忆最为深刻。
eBay和Yahoo!的联盟告诉我要大胆思考
主持人:eBay和Yahoo!合作的消息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吴世雄:前天晚上(5月25日)。
主持人:之前你是否知道有这样一个合作?得知这一消息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吴世雄:以前听到过,但是比较确定的消息是5月25日,这个项目的确已谈了很久。我觉得这样的战略合作是个双赢的局面,因为eBay在美国是Yahoo!100%的合作伙伴,通过这种合作,eBay把Yahoo!的支付平台给换掉了。
主持人:曾经是对手,现在握手站到一起,有分析者认为你们这样做为的是集体对抗Google,甚至是剑指Microsoft,你怎么看?
吴世雄:我们此次与Yahoo!的合作是多方面的,包括社区,eBay的PayPal(支付平台),eBay的Skype(即时通讯工具)都会和Yahoo!结合在一起。所以,我只能说这对两方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eBay和Yahoo!的股票当天都上涨,说明这个战略比较被看好。但是不是针对Google,我不敢讲,因为eBay是Google最大的广告商,我们的关系一直很紧密。
主持人:你是否看好这种巨头间的整合?整合起来会不会有很多麻烦?
吴世雄:在技术方面的整合会难一些。但是对客户来说,eBay会因此成为真正的“网上沃尔玛”。我们的业务会从广告到社区、到购物、到Skype和PayPal,什么都有。
主持人:这个合作会不会扩展到中国?是只限于美国市场吗?
吴世雄:我近期内还看不到这种动向,目前只限于美国。至于是否扩展到全球,我想公司会有考虑。这件事让我有很大启发,合作方式可以如此多元化,我希望在中国市场,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多方扩展。
主持人:如果这种合作延伸到中国,你们最直接的对手淘宝会和eBay易趣一起整合吗?(淘宝属于Alibaba,Alibaba去年并购了Yahoo!中国——编者注。)
吴世雄:应该不会,因为这需要时间,而且双方情况很不同,Yahoo!在中国之前做得很失败,而且与Alibaba合并后,Yahoo!中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主持人:前一阵有传闻,说eBay可能会并购新浪,如果eBay易趣和新浪合作,不就正好是eBay和Yahoo!在美国的合作模式吗?
吴世雄:从这一点上说,我觉得未来什么样的合作都有可能,对互联网产业而言,以后的合作模式会更加宽泛,会有很多机会。最近这几周找我谈的合作伙伴很新潮,合作方式都很新,主要是网站。与Yahoo!的战略合作给大家一个新的启发,我们的思考方式要更大胆。
我们收费,所以我们有收入
主持人:现在回过头来看,Yahoo!和Alibaba的合作,你觉得这是很好的整合模式吗?外国的网站本土化经营,你怎么看?
吴世雄:从纯粹的企业管理角度来看,Yahoo!等于把自己在中国的品牌卖掉了,现在搞不清楚Yahoo!代表着社区还是搜索,而且这种处理方式让Yahoo!品牌很难再回到中国来。
主持人:你从Microsoft出来选择了一份很难做的工作,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外部的竞争者如淘宝及后来的Tencent,他们的免费政策一直让你们很难受?
吴世雄:的确,这个环境很特殊,电子商务在中国仍是很不成熟的行业,但是发展趋势又很好,他们现在都不收钱,只有我们一家在收钱,毕竟我们可以有收入。其实我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在谈商业模式,而如何赚钱却说得很少。我最大的压力不是周围的对手,而是怎样迅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个产业的机遇很大,只要市场感觉好,后面的发展空间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