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为什么商业模型大家都没法确立?因为现在很多细节上的事情大家都不知道,用户行为、用户是谁,其实都在摸索的阶段。
我从来不一下子想很远很远。我一般就想两件事情,一个是三年之后,这个市场会是什么样子;第二个是接下来的一到三个月时间,我做什么。
大家都采取先做再说,直到了解用户行为。
土豆网创始人 王微做客老虎专访间
主持人:你好王微,新创业公司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或者是不清晰的,但媒体还是要提出商业模式这些问题,因为你拿了钱在做这件事。《老虎专访间》是长期在看这件事情,可能没有答案,大家探讨一下。
王微:整个大环境和我们都没有到形成规则的阶段,现在还都比较乱。我们是一个小个体,就像波尔运动似的,大家都很热闹,是否最后像波尔运动一样在无序中有个规律,还不知道。
我是04年10月想开始做这件事情,05年1月离开贝塔斯曼,我在贝塔斯曼是做战略的事情。05年4月这个网站拿过来开始做。那时候还比较早,也刚刚开始。
主持人那时候开始有博客。你怎么决定做的视频?
王微:互联网未来的方向,一个是往多媒体的方向走,这个是一定的。那时候觉得到了那个地步了。第二个是我在贝塔斯曼的企业发展部做的时候,一个不到10人的小团队,在全球各地看机会,收购。看来看去,在中国做媒体尤其是做电视媒体基本上没戏,这么多聪明人在这儿折腾来折腾去,收购一家电视台会很麻烦,这事情在中国没法玩。贝塔斯曼集团旗下有很多纸媒,也就是那样。
想来想去想到了互联网视频这一块,大家都看到内容比较匮乏,电视上的东西确实没什么可看的。
这是两个大的东西,加上我自己喜欢用网上视频,两年前flickr刚出来我就在用,还有podcaster,现在都没什么人在说这个,火一下就过去了。那时候的出发点是想做podcaster,播客,真正意义上的播客,。那时候flickr用户产生内容的模式,做出来的东西很好玩; podcasting加上多媒体可以做成视频的东西,所以后来就做出这么个东西来。05年4月份推出来就是这个flickr和podcasting合在一块的东西。
要在那时候想清楚什么商业模式那是扯淡,就是大趋势,加上一般人喜欢的东西。
电视上的东西确实没什么可看的
主持人:大家做视频的路径可能不一样,但终究想聚集人气,是否同时要进入商业社会,建立结合?
王微:是,商业上的东西要通过Business model商业模型来建立,平时大家叫商业模式,其实应该是有精确参数、变量的模型,是很细致的;模式是空泛的、框架的,框架对我们来说没什么意义。框架无非就是广告,将来内嵌广告、sponsor广告,就是这些。但能否运行起来成为模型就是另外一回事,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参数是哪些,在哪个点上放什么东西,在过程中效率有多高,比如和Yahoo!、Google比起来。
为什么商业模型大家都没法确立?因为现在很多细节上的事情大家都不知道,用户行为、用户是谁,其实都在摸索的阶段。在美国也一样, Youtube多了解它的用户也是不一定的,也是需要时间。我和他们比较熟,包括投资他们的人,大家都采取先做再说,直到了解用户行为,他会点哪个去,他不点哪个区,他对哪些东西有兴趣,对哪些东西没兴趣,这些东西是很重要的。
所以,说到模型就是这些。说到模式那种可以连说两钟头不带打住的,没什么意义。
主持人:对将来有一个布局吗?
王微:我自己是学技术出身的,在休斯工作过,这方面比较严谨一点,大家比较放心一些。现在做的是花时间才能起来,而且很难掉头的。
布局这东西就像下棋一样,下棋就两个人,可这个世界很多人在对局,有很多未知的因素,我从来不一下子想很远很远。我一般就想两件事情,一个是三年之后,这个市场会是什么样子;第二个是接下来的一到三个月时间,我做什么。所以,我从来就是有一个长期目标、一个短期目标,过程当中再慢慢调整。
布局没什么好布的,关键几块掐住就行。
主持人:现在对你来说关键的事情是哪些?
王微:做网站本身是一块;以前的技术体系是一块,做进去谁都看不见,但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内容怎么分发出去,这是个商业行为,就是数据怎么送到用户手上,这是个很大的事情。
还有一块就是用户行为的搜集,我们团队现在都在搜集,看他们到底是谁,他们喜欢什么,他们上传什么东西。有时候你想当然地往外推,其实最好是顺势而为。基本上就是这几块。
专业化与普罗大众用户你给他一个好的服务,一个空间,他就很爽。
如果大公司掐住了我们要害的地方,我们就得去解决、合作。
每天土豆有几千部片子,怎么把好的找出来放到用户面前,这是必然的痛苦。
我们的好处是不用和传统的公司谈,花个一年、两年,还不知道怎么样,因为问题是假如你做出来的不是普通人想看的怎么办?
主持人: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去采集信息卖给别人,就像卖水果一样,这是一个专业或者说职业行为。普通网友制作的内容成为商业产品,这个商业过程究竟怎样实现呢?
王微:往往是大家都看得清楚的东西就没什么做头了。看不大明白的东西,到最后就是个信心问题。进去后把时间花进去了,也许它的利益巨大,也许什么都没有,做好准备就是了。包括跟风险投资我们都说得很清楚。如果按我们预想做下去的话,这里面利益巨大,更大的可能是什么都不是。
主持人:你也这么跟风险投资说吗?那他们得从其他要素来考察你了。
王微:风险投资的最后的收益不是说平均下来几十倍、几百倍,他们能做到70%~80%就不错了。你们是找规律的,我们是一个个体,风险投资也是看行业规律是什么样,大致往哪儿走。我们作为个体,就像股票投资,没有必要把自己的风险给分散掉,就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情,可能风险很大,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承担风险是公司的事情。从传统经济学角度来说,公司风险的分散不是公司去做的,是通过股票购买者去做的。风险投资也是一样,也是这个投一点,那个投一点,把风险分散。
国内创业者有一个误区,把风险投资想得太高,把自己也想得太高。
主持人:出来做土豆对你是个大选择?
王微:一年前朋友都觉得我疯了。按正常的轨道找一个工作能找一个中国区的头儿,但没什么意义,就这样玩玩试试看,钱对我来说不是很在乎,现在每个月花不了多少钱,几千块钱。
用户在土豆网可通过11种途径找到想看的节目
主持人:资源整合上,对视频网站是否很重要?一些视频网站更加重视整合专业资源,比如电视台资源。网民提供的内容可控性会差一点。
王微:对。很多事情就是一个矛盾,从专业机构去拿,从媒体公司这些,当然可以,但关键是看你做什么内容。像 mysee做视频直播的,去跟电视台合作是至关重要的,是电视访问的模式,它又没有能力去做内容,没有能力去获得资源,这不是一个风险投资几百万美元能做的事情,要谈到1亿美元才可以对内容做一个有意义的整合,所以他们跟电视台谈是合理的。
对我们来说不一样,我们跟各种专业的媒体制作公司都有来往,很多同学朋友以前都是这个行业里面出来的,跟他们谈花时间、花精力,反正现在慢慢谈呗。
主持人:你主动去寻找吗?
王微:他们毕竟是大的公司,我们是小的,如果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合作当然是对大家有好处。如果为了合作而失去很多自己控制的方向、事情就……就看谈出来具体的东西了。没有什么反对不反对的。每天都有人来找我们,我们也会找一些相关的;有的积极一点,有的不着急;有的公司对新媒体想自己做,有的想委托别人做。
用户你不用谈这些事情,给他一个好的服务,一个空间,他就很爽;大公司谈就有很多杂的事情,很难作为一个定的东西,“我要跟传统媒体合作”这句话就跟没说一样是个废话。
主持人:你谈的有哪些?
王微:我们最近谈一个也谈了一个月了,如果顺利就还有六到九个月的时间,至少吧。我以前就坐在谈判桌上另外一边,我跟他们谈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
主持人:你对和体制内企业的合作好像不太愿意?
王微:这看怎么说。如果他们掐住了我们要害的地方,我们就得去解决、合作。现在我们主要精力还是把这个网站建好,离我们想要的东西还差一些。
主持人:政府部门对网络视频的监管最近风声加紧,你怎么看?
王微:出了个提议,应该是个谣言吧。04年的39号令是这么说的,互联网上的视频要向广电总局申请一个证,但给文广、CCTV都发了,但其他都没怎么发,这证等于是没什么意义。中国有中国的问题,世界上没什么完美天堂。
主持人:网民资源的整合,难易程度究竟有多大?门户网站至今也轻易未涉足。
王微:这是两种不同的痛苦,做商业上有B2B、B2C,卖给公司和个人是两个世界、两种卖法。互联网上管理用户内容,每天土豆有几千部片子,怎么把好的找出来放到用户面前,这是必然的痛苦。我们的好处是不用和传统的公司谈,花个一年、两年,还不知道怎么样,因为问题是假如你做出来的不是普通人想看的怎么办?
从我个人的喜好,我个人不喜欢出去和人打交道。不太喜欢。
主持人:具体来说,你们在网上怎么引导用户?
王微:制定一些规则,确定一些好玩的点,刺激他去做我们想要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规则来引导,做这些规则做起来比较有意思?
有很多,你给他一句话,怎么说产生的后果是几百倍的不同,想让他往这边走,他看了这句话又不想往这边走。用一个不同的词,反应不一样,跟门户网站不同,门户网站更换标题进行引导;我们像设一个门似的,很多人就不进去。
像用户产生内容、用户驱动的东西,怎么铺一些路,怎么设一些标志,让后让他们走到我们想他们走到的地方。
主持人:想要用户走到什么地方呢?
王微:当然想要多一些原创、好玩的东西,兴趣相投的人能走到一块去。跟这些相关的功能,比如SMS,我们都有,希望他们能凑到一块去。到后面,他们之间有很多交互,有很多热闹、不断回头的人,这就可以了。
就像走进一个大楼里,有很多分会场,他们自己能搞掂,现在还是很多靠我们去推。
主持人:网站都讲究入口,视频通过多少入口来呈现内容、吸引用户?
王微:一个用户找到他想看的节目,在土豆有11种不同的途径。用多了你就发现有多种方式可以到达。这些东西是我们从后面推的,有的是一对多,我们推荐的。我们也希望他能通过自己发现,这样就越来越简单。
主持人:技术对视频网站是多大的障碍?
王微:技术不是不可逾越的,但很多做视频的人低估了做视频的难度,不是我吓唬后面来的人。这个事情是要花钱的,而且要有不少技术的储备。你可以随便找两个程序员花几天就可以把我们网站的架子搭出来,但里面的关系你不清楚。这么多的存储,不多,一天也就三、四千个,几百个G,一年下来要有几十个T。你想想,几十个T的东西要让别人找得到他要的东西,然后这几十个T的设备呢?在几百个G的时候是很轻松的事情,到几十个T的时候就完完全全超出现有设备的设计。
还有很多后门的东西,几十万用户访问网站本来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假如几十万人都是流媒体文件,对设备、带宽的要求就非常高。其实中国互联网这些年,设备提供商、服务商都没有把自己的底层结构对大文件的存储和投放做优化,之前的优化很多都是针对几K、几十K,没有对大文件传输做优化。这对整个底层结构,从电信硬件底层到自己网站的底层都要优化,我们花钱去做了很多优化。
关于播客:
Baidu.com一下(baidu.com)“播客”,找到相关网页约20,800,000篇。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中文译名尚未统一,但最多的是将其翻译为“播客”。它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初期借助一个叫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播客录制的是网络广播或类似的网络声讯节目,网友可将网上的广播节目下载到自己的iPod、MP3播放器中随身收听,不必端坐电脑前,也不必实时收听,享受随时随地的自由。更有意义的是,你还可以自己制作声音节目,并将其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在播客天下,我们将播客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