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迪思) 智能机器人当“导游”、会自动控制温度的展厅、还有用绿色植物原料做成的全降解餐具……记者昨天从上海市世博科技促进中心获悉,已有99个世博科技专项陆续启动,在建设、能源、环境、运营、展示和安全等六方面重点开展科技攻关。
2010年世博会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园区内高峰滞留人数将超过40万,每天需要运输的食品饮料将超过1000吨、垃圾180吨,还有在交通导引、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都会碰到前所未有的需求和问题。解决途径之一,就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此外,根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新世纪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社会,也为科技预留了一方广阔舞台。2005年2月,国家科技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教育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相关部门,制订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两年来陆续确立了99个专项。
“最近我们研究人员经常去中山公园、徐家汇等地铁沿线的‘时尚地标’实地勘测呢!”同济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束昱教授概括他们的专业工作———“世博地下空间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与技术集成研究”。为了让世博会的地下风景和地面风景一样“阳光灿烂”,在掌握了上海各大地铁枢纽站数据的前提上,专家正在考虑将自然光接入地下的多种方案,光导管、光导纤维……这些技术的可行性有多高?国内公司有能力开发的又是哪些?这些都是束昱和课题组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再将论证结果交给世博规划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为世博“未雨绸缪”的人有很多:有的研究用废热和太阳能驱动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有的重点关注“反恐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在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光明看来,集中上海科研优势,结合世博会实际需求,提前“准备功课”,是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策略的具体体现。
世博科技专项取得的效果,还将在2010年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产生持续效应,这也是专项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市科委副总工程师钮晓鸣分析,上海科技在信息、能源、交通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突破,经过世博会这一大规模的示范应用,必将在集成度和产业化方面更上一层楼。拿“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说,要把研制芯片、天线、读写设备和管理平台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开发出一整套适合世博会这样高人流量国际会议使用的整体解决方案,有不小难度。上海宽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等到世博会召开,买票、检票将不用排长龙,要知道某位游客在园区内的位置,通过软件平台一查便知;2010年以后,相信RFID还将走进更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随着世博会场馆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有关部门还将启动更多的专项,为企业馆等场馆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我们希望更多企业、科研院所,包括创意界人士加入‘世博科技’中来”,钮晓鸣也请记者代发“英雄帖”,让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世博会的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