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飞
一切为了人民的娱乐,一切为了娱乐人民。
电视的本质就是娱乐,华星传媒CEO张小争说。回顾2006年的电视荧屏,我们不难发现,电视在努力娱乐人民的同时,娱乐的老瓶子里装进了不少创意的新酒。从推陈出新的娱乐节目,到改头换面的电视剧,电视通过各种创意展现着自己娱乐的功能。2006年,电视正一步步回归其休闲娱乐的本质。
选秀 从草根到明星
超级女声的成功,就像一个炸弹引爆了全国范围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一时间,遍地开花的电视选秀充斥着电视荧屏。从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到安徽卫视《超级新秀》、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央视的《赢在中国》众多的真人秀节目无不以发掘草根为己任。
白菜多了还掉价,别提这么多同类型的选秀节目,观众的视觉疲劳是必然的。于是,看惯了从平民到明星,明星的真人秀成为今年电视娱乐节目最大的一个亮点,《久游网舞林大会》、《谁是冠军》等一批节目引发了不小的收视热潮。
《久游网 舞林大会》是一个极具创意的以舞蹈为主题的明星选秀节目。节目最早的版本,是在上海本地播出的《舞林大会》,由上海台众多节目主持人参与的舞蹈选秀的一挡节目,没想到一经推出异常火爆,导致上海各大舞蹈房几乎爆满,形成倾城舞蹈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上海文广联手网游运营商久游网,在卫星频道中向全国推出升级版的《久游网 舞林大会》。《久游网 舞林大会》将舞蹈和选秀结合,吸引了两岸三地60多位明星登场飙舞,明星阵容庞大,明星们在经过短暂训练后,现场进行舞技大PK。虽然还是选秀节目的外壳,但已经脱离选秀节目的“草根精神”,明星是节目最大的亮点。
而湖南卫视的《青岛啤酒 我是冠军》则是一挡体育竞技类真人秀节目。总决赛阶段,《青岛啤酒 我是冠军》创造性地将一个明星和一个平民搭档,共12组选手,按照节目组事先安排好的提示卡完成周游全国的任务。每一个赛段,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提示卡要求赶到目的地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后到达的一组选手将被淘汰。
就这样,12组明星和搭档带着观众开始了周游全国的历程。在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同时,选手间的残酷竞争,平民和明星的争吵、合作成为节目最大的看点。在一站比赛中,参赛选手之一主持人李好想放弃比赛,而让他的平民搭档黄露背着20公斤的哈密瓜爬上几千级的台阶,引发了观众广泛的争议。而谢雨欣背水一战完成高空走钢丝,王子鸣和搭档的争吵等等让观众发掘到明星们最真实的一面。
明星从来都是电视的宠儿,在草根选秀当道的今天,把镜头拉回到明星身上,最大限度地发掘明星的价值可以说是今年电视娱乐一大创意。
电视剧 搞笑加武林
今年的中国生产的电视剧市场依然产量丰富,但是,除了一些传统题材的电视剧外,最让人兴奋的则是一部室内情景戏剧《武林外传》,开创了地道的中国式情景戏剧的先河。
《武林外传》绝对是2006年上半年最风光无限的作品。央视索福瑞收视报告称,该剧开播第一天收视率只有1.95%,第二天迅速攀升到4.26%,轻松赶超了去年的大戏《京华烟云》,第一周末到达9.49%,与去年收视冠军《亮剑》的10.3%差一丁点儿。一整年里不同频道多次重播,收视率依然稳固。“死忠”FANS的数量不断膨胀。
这是一部颠覆了武侠剧,颠覆了情景剧,颠覆了喜剧的电视剧。故事的背景在明代,故事发生的地方叫七侠镇同福客栈,一个叫郭芙蓉的黄毛丫头初入江湖,欠下钱财,被困在能人辈出的同福客栈,故事就此展开,引出了佟湘玉、白展堂、吕秀才、李大嘴、莫小贝一干人等的喜怒哀乐。6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每集一个独立的故事,加上各式各样的现代流行元素,这就是《武林外传》。
剧中随处可见的Rap、流行音乐、翻版的综艺晚会、网络语言以及时下流行的社会话题和文化现象。如剧中人莫小贝捏了三个泥人,分别是张飞、岳飞和歌星王菲;佟湘玉抠门受到伙计们嘲笑:“你羞不羞?”佟湘玉答:“羞并快乐着。”令观众忍俊不禁。
这股武林江湖旋风裹着歪风邪气,集天下之无厘头搞笑段子于一身,大杂烩式样的新型电视剧,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古装室内情景喜剧,堪称近年来中国情景喜剧的成功突破。
新闻 娱乐化
某新闻说的是一个村偷牛贼猖獗,老乡们只好挽着牛缰绳睡觉。如果新闻主播在播完这条新闻后点评道:“逮住这几个贼,我给他们拴上环,让他们犁地去。”会有什么效果?
这个主播就是山东齐鲁电视台,白白胖胖的主持人“小么哥”。每天五点半,他就笑眯眯地出现在背景是一面屏风的小演播室里。“小么哥”不是专业科班出身的“精英”主持人,而是一个已经说了十几年相声的戏曲演员,但当了主播的“小么哥”不是长衫马褂的老行头,却变着花样地穿上花里胡哨的T恤衫。在他那似乎被剃刀剃成三角形的眉毛一抖之后,便操着山东口音对观众说:“现在我们开拉。”
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在整个山东省,这档名叫《拉呱》的节目平均收视率是55%。这意味着每100个正在看电视的人中,有55人在看这个节目;在济南,这一指标高达75%。
的确,与传统的新闻节目相比,这种新闻节目的架势也太离谱。主持人一张嘴就用济南话开始说新闻,带着“逗贫”的点评,时不时还把新闻编进顺口溜。《拉呱》的主创人员说,小么哥已经不是在“播新闻”,也超越了“说新闻”,他是在“表演”新闻。
《拉呱》充满了老百姓关注的民生新闻:溜门撬锁、鸡毛蒜皮、路见不平、拌嘴饶舌、第三者插足、儿子打老子;当然也不乏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家庭和睦、邻里相帮……这种明了、浅显的新闻事实加上主持人幽默尖锐的点评,形成了独特的曲艺式新闻风格,将严肃的新闻与搞笑的曲艺实现了两极结合。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连最严肃的电视“新闻”也和娱乐实现了对接,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电视荧屏,娱乐的因子将无处不在,电视终将回归其娱乐大众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