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据IDC推出的报告《中国掌机及专用游戏设备和应用市场2007-2011分析与预测》表明, 2006年中国掌机和电视游戏硬件的市场规模为2.19亿美元,出货量达148.3万台。预计到2011年,中国掌机和电视游戏硬件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3.5亿美元,出货量362.9万台,2006年到2011年销售额和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8%、19.6%。
然而,和蓬勃发展的网游产业相比,中国游戏机市场则显得过于安静,整体状况并不容乐观。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游戏软件定价过高和中文游戏缺乏是阻碍中国游戏机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由此引发的水货泛滥和非正版猖獗问题则使得全球三大电视游戏主机厂商Sony、任天堂和Microsoft对于中国市场始终犹豫不决。
潜力巨大,风险也不小,这就是中国游戏机市场的现状。SonyPS2在中国的遭遇表明,通过游戏软件盈利的传统模式在中国显然水土不服。另一个例子就是Sony的PSP掌机,虽然它在游戏玩家群体中有很多拥护者,但Sony却一直未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式发布这款产品。当然,任天堂通过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神游科技,在掌机市场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希望。
中国现有及潜在电视游戏玩家非常多,有着国外无法比拟的受众人群。中国庞大的游戏人群是未来游戏机市场成长的最佳保证。在网游的推波助澜之下,全中国的游戏玩家数量正在高速增长。在体验完网游的新鲜感之后,有很多玩家开始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游戏本身的乐趣,进而选择游戏性更好、游戏内容更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的电视游戏产品。
IDC中国跨产品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袁勃认为,要打破目前的低迷状态,国际游戏机厂商还需加大本地化投资力度,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合作与本土化,这是国际游戏机厂商开拓中国市场的必经之路。
加大本地化投资力度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做好自身产品的本地化工作,开发满足中国游戏机玩家需求的游戏软件;二是在游戏机硬件和软件的研发层面,积极推动中国本土游戏机产业的兴起。
另外,也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特点的盈利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网游功能已经是左右玩家选择电视游戏主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网游的终端平台由PC向电视的拓展必然会促进电视游戏主机的销售。游戏机网络化是一个大趋势,现在三大厂商公布的游戏主机新产品中,都包含有网络功能。IDC调查表明,59.6%的用户认为电视网游的兴起会成为自己购买游戏主机的主因。当然,厂商要开拓该市场,就必须考虑用户对相关服务的需求,有41.6%的用户表明,只有服务跟上了,才会考虑购买电视网游主机。
可以预见的是,在2007年,三大厂商为了取得先入优势,必将更加关注中国市场,Microsoft的Xbox 360和任天堂的Wii都有望正式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