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TOM集团将收购Tom.com,从而实现Tom.com私有化,成为TOM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对此,笔者有两点看法:
一、Tom.com私有化为了资产保值
停牌前,Tom.com上周五收报1.14港元,过去一个月股价累计下挫25%,一年跌幅为46%。由于TOM集团握有Tom.com约66%股权,因此Tom.com的股价不佳也直接影响到了集团的营收,TOM集团上周五则收报0.93港元,过去一个月走低近10%。
笔者认为Tom.com退出股票市场有利于为资产保值,同时也避免被其他企业以较低的价格收购。资本市场上类似的回购股票、管理层收购比比皆是,Sohu.com、新浪以及最近国美陈晓购国美股票都是为了提高股价,给股民信心,为企业保值。
二、Tom.com私有化后将面临业务重组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了以后,Tom.com在王的领导下,主要做的是平面媒体、户外媒体、广告代理、媒体发行。王雷雷入主TOM后,曾经将其变成为第四门户,但是由于门户市场门槛极高,于是转向放在移动通讯SP增值服务上。公司处在与互联网越来越远的方向,搜索跟他们没有关系、网游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的门户战略已经裁掉。现在又收购了EBay易趣,Tom.com的业务范围又一次扩大了,这也类似于实体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但是我个人认为Tom.com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如何解决呢?
进行业务重组成为当前Tom.com当前急需要的工作。在股价又一次低谷到来的时候(3月15日发布第四季度财报,股价将大跌),由TOM集团低价购买然后再考虑资产的重组和业务的整合,避免整合的过程带来股价的动荡,所以应该说私有化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笔者预计,Tom.com将会发生一个巨大的业务重组,从而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可能在重组之后以新的面孔获得资本市场信赖,毕竟上市公司有利于获得融资和监督,避免企业的不规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