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5日,Hong Kong联交所宣布TOM集团今日停牌,其原因为TOM集团拟对旗下Tom.com进行私有化。这一消息让业内很多人士感到突然。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张巍柏向硅谷动力指出,TOM此举应当出于业务整合和调整的需求,而由于中国目前网络股通常股权分散,私有化成本高昂,因此很难再出现类似案例。
据张巍柏介绍,通常上市公司退市原因不少,如大股东认为子公司的资本定价太低、政策原因、业务整合等目的,都有可能导致私有化。对于企业而言,私有化意味着从公众公司变成私人企业,典型的区别就是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可大幅下降,提高资本、战略和业务方面的决策效率。
“TOM应该是出于整合和互联网业务的调整而作出的决策。早前,TOM收购了eBay易趣,还整合了SKYPE,这些措施显示Tom.com未来在业务方向上可能相比原先有重大调整。现在的投资者如果不认同TOM管理层的这些收购行动的话,那么,TOM管理层自然也有权利选择其它的投资者来支持TOM未来的发展。”张巍柏如是分析TOM退市的原因。他还补充称,中国内地当前对SP业务的数次整顿,也确实对TOM的业绩造成了相当影响,这可能也是触发TOM下定决定调整业务战略方向的原因之一。
张巍柏表示,上市公司要求退市,主要的障碍在于定价。如果私有化的成本太高,引发别人对股价的炒作,就可能导致私有化的失败。早前,李泽楷希望私有化盈科,就因为小股东不同意而持续很长时间,都没有谈成。因此,此次TOM退市的具体时间,仍需要视大小股东的谈判情况而定。
此外他也指出,目前中国其它的网络股,股权都相对分散,因此,很难再出现一个类似TOM这样做出私有化决定的企业。毕竟,“股权分散,就意味者私有化成本可能相当高昂,没有一个大股东可能承受得起私有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