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
“十五”期间,在国家“优先发展信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央和地方各部门的推动下,依靠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整体规模稳居世界三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部分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软件、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迅速发展,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和第一大出口行业。
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素质提高
产品结构进一步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主要产品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出口产品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整机和元器件产品的比重增大。移动通信手机产量从2000年的5396万部增长到2005年的3.03亿部,年均增速高达40%,发展势头尤为强劲,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元器件类产品产量稳步攀升,新型元器件快速发展,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其中液晶和等离子模组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2005年产量增幅均超过200%;2005年笔记本电脑产量在微型计算机中所占比重接近60%,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区域聚集效应日益显现。东部沿海地区仍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规模排名前八位的省市都在东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区域,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均达80%以上,龙头地位不断巩固。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部共认定了9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34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2001~2005年,9个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采用规模以上统计口径数据)年均增速高达54%,比同期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平均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截至2005年底,共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7753亿元,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79.5%,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占全行业的比重均超过3/4,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做大的中坚力量。9大产业基地的创新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汇集了绝大部分国家和部省级研发中心以及众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和部分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上在国内处于“先行者”的地位。
“十五”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大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产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到2005年末,国内已涌现出销售额超千亿元的企业2家,超百亿元企业22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通过积极推进大公司战略和企业国际化经营试点,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民族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海尔、联想、TCL、海信、Huawei、ZTE等一大批IT知名企业和自主品牌,形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骨干力量。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005年营业收入达到9643亿元,是“九五”末的2.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6.8%。
百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第20届百强企业2005年研发经费投入356.3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平均增长19.2%,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2%,比2000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提前完成
2000年~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由6070亿元增长到3.8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由1330亿元增长到9011亿元,占GDP比重由1.6%增加到4.94%;出口额由550亿美元增长到268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5%;合同利用外资约1000亿美元;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的产品门类不断增多,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
2005年,中国生产手机3.03亿部、个人电脑8083万台、彩色电视机8283万台、彩色显像管8617万只、集成电路266亿块。彩电、彩管、程控交换机、手机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计算机、打印机、光磁盘驱动器等产品产量也名列世界前茅。中国境内生产的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7%、43%、80%和40%。
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1.6%增加到4.9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8%,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3.6%,增速超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0.8%。整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
2005年,全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4887.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4.4%。其中,出口2681.7亿美元,占全国的35.2%,增速达到29.2%;进口22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国的33.4%。进出口额均居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首,对全国外贸出口的支柱地位不断巩固。
到2005年末,国内全行业从业人员达760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465万人,为国家扩大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核心产业发展加快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发展的若干政策。在这些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2005年中国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达到3900亿元,是2001年的4.9倍。软件出口额达35.9亿美元,是2001年的5倍,软件业对信息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一批创新型软件企业迅速成长,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如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通用办公软件系列、中间件以及税收、证券、保险、电信等行业大型应用软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到“十五”末期,收入规模排名前100家的企业销售收入全部超亿元,最低为2.3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26家,超30亿元企业有7家,超60亿元企业有3家,并首次出现了超100亿元企业,涌现出一批如中软、东软、用友、金蝶、联想软件等发展特色明显、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的企业。软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由“九五”末期的4亿美元增加到“十五”末期的35.9亿美元。
200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702.3亿元,同比增长55.2%,是2001年的3.8倍。集成电路设计业实现销售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53%,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进入市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产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1.2%上升到2005年的4.5%。5年来,中国内地新建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9条,建成12英寸生产线1条,芯片制造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产品设计能力达到0.13微米,部分企业可以自主设计开发上千万门水平的集成电路,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缩小。集成电路前工序生产线工艺水平达到12英寸0.11微米,90纳米工艺技术研发也取得一定进展。在封装领域,开发并掌握了先进封装技术,如MCM多芯片模块封装工艺技术,FBP平面式凸点封装工艺技术等。在关键设备领域,12英寸光刻机、大角度离子注入机、离子刻蚀机等重大技术装备取得重要突破,其中大角度离子注入机、离子刻蚀机已在IC生产线上试运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从芯片设计逐步扩展到系统解决方案、硅知识产权(1P)的交换交易、IC设计服务等方面。
中国关键元器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2005年,中国元器件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1109亿元(包含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和机电组件),同比增长17%,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进一步向小型化、片式化、高频化方向发展。电子元件的片式化率超过80%,电容器、电阻、微特电机等元器件产品居世界前列。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条第五代TFT-LCD前工序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在TFT-LCD领域专利拥有量大幅提高。绿色环保电子元件和材料产品发展很快,锂离子电池产量已居世界第二,硅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已从2000年的几兆瓦迅速发展到2005年的超过100兆瓦,产品大量出口。无铅焊料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型元器件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片式元件产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33%,产量由“九五”末的1410亿只增加到“十五”末的4700万只,元件片式化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片式有机薄膜电容器、片式电阻、片式石英晶体、片式电感器等产品以年均增速300%以上的速度迅速发展。
部分关键技术领域
取得突破
集成电路、软件、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计算机等产品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跨国并购成为国内企业迅速提高关键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以企业及企业联盟为主制定的TD-SCDMA、GoTa、GT800、“闪联”、WAPI、家庭网络等标准成功推出。
在集成电路方面,已具备0.18微米~0.25微米的设计开发和规模生产能力,一批高性能芯片相继研发成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已形成批量供货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信息化建设所需软件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相关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通信领域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数字移动通信、DWDM等重点产品形成规模,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TD-SCDMA被国际电联和3GPP接纳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新型元器件、光电子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突破了光纤预制棒的大生产技术;数字电视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采用机卡分离技术体制的有线数字电视相关产品进入商用化阶段,专用芯片、数字调谐器等关键部件的配套能力大幅提升;“银河”、“曙光”的计算能力已进入全球先进行列,“深腾”等高性能服务器在高端领域有了一席之地,Huawei、ZTE的路由器交换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研发取得明显进展。
信息化推进工作成效显著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全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经济领域信息化取得明显进展,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日益成为破解“三农”问题、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灾害预警和救灾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电信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进程加快,“信息安全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加紧研究。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软件、通信、制造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取得成效。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多渠道培养各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初步形成,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
尽管“十五”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核心基础产业薄弱,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间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的机制有待健全,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三是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电子信息大企业实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四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深度尚待提高,信息化推进工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拓展。五是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亟待完善,对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市场准入规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有效市场竞争格局形成的推进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产业发展六大成功经验
大力营造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成就首先得益于国家对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在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5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鼓励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软件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适时调整了部分重点电子产品出口退税率,滚动修订了外商投资和国内鼓励投资的产业目录。信息产业部也先后出台了推动信息产业“走出去”、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指导意见等文件,还研究制定了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中央战略的行业贯彻意见;从2002年起,信息产业部每年定期举办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作情况通报会议,及时向全行业通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同时,不断完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积极开展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电子信息产业法制建设不断加强,2004年8月28日,中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第一部推进信息化的专项法律。针对电子信息产业法制建设存在的层级不高、缺乏产业促进立法等突出问题,信息产业部提出了《关于电子信息产业法律框架建设的意见》,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立法工作制定了前瞻性的立法计划。根据《关于电子信息产业法律框架建设的意见》确定的立法重点,信息产业部积极推进了《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
坚持走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
“十五”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紧紧抓住加入WTO的契机,主动调整政策措施,吸引外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大。目前,世界500强中的跨国电子信息企业已全部来华投资,90%的全球信息技术100强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外商投资占全国利用外资的比重由“九五”末的10%提高到15%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4021亿元、工业增加值5026亿元、利润822亿元、出口2341亿美元,分别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77%、77%、77%和87%,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年来,全行业积极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反倾销条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加强合作,构建相互支撑的产业链,联合“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重大项目安排等措施,积极支持行业内优势企业的发展,对骨干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应对贸易壁垒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努力提高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2005年,电子百强企业总收入达到9643亿元,联想、海尔等企业在规模上已接近全球500强门槛,京东方、TCL、Huawei也在向千亿元迈进。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初步具备了以自主品牌大规模出口的实力和跨国经营的能力。此外,国家还通过加强引导和指导,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积极支持有优势特色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组织实施专项工程
“十五”以来,国家通过组织实施数字移动通信产业化、数字电视研发与产业化、TD-SCDMA研发与产业化、软件产业、网络产品、新型元器件、光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产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专项、企业信息化等重大专项,大力培育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构建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光电子产品等产业链。中央财政5年累计投入过百亿元,各省、市、区政府也纷纷设立了用于促进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有力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行业发展后劲。
以信息化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为产业发展,特别是本土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几年来,中国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和信息终端普及率不断提升,有力地带动了通信、计算机、视听产品整机及相关元器件产业的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稳步推进,拉动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信息安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
探索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
电子信息产业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多元化培养取得成效。计算机与软件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进展顺利。吸引社会力量举办软件学院,加强面向应用的软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成效。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初步建立,人才吸引工作力度加大,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吸引软件和集成电路等技术人员进入高科技园区、软件园区工作。鼓励和吸引国内外IT人才来华创业,通过完善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入股、期权等激励机制,逐步形成行业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