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商业长期以来存在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社会化程度低、基础服务设施薄弱等问题,商业的品牌规模不足、服务质量差、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中国连锁行业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昨日在京向媒体表达了对本土商业现代化的担忧,指出本土商业如果不能尽快实现现代化,外资商业的大举进入会使中国许多制造业最终被边缘化成一个个“车间孤岛”。
张近东在他的提案中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强调了中国商业现代化的紧迫性。“必须承认,中国本土商业长期以来存在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社会化程度低、基础服务设施薄弱等问题,商业的品牌规模不足、服务质量差、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大瓶颈。与此同时,大批的外资商业资本进入中国,在资本、现代化管理的优势以及政策的优惠下,使本就落后的中国商业企业雪上加霜。”
张近东认为,外资进入中国流通业的真正目的是运用网状采购——销售渠道的垄断优势,以极低的采购价格,倒逼中国的制造业屈从于其构建的全球供应链,纳入其苛刻的产业控制体系,最终牟取高额垄断利润,也使中国许多制造企业沦为被边缘化的一个个“车间孤岛”。他说:“对此,我曾与国内的竞争对手达成共识,做强自己的民族连锁,绝不将我的企业拱手出让给外资企业。”
因此,张近东在提案中指出,国家应加快培育中国本土现代商业。他还提出很多方案,如积极发展现代商业业态,提高大流通能力,节约社会资源;利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科技型服务业和智力型服务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