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MD大幅下调处理器价格,此次价格调整涉及17款台式处理器,最高降幅达到45%。
这是自2005年以来,AMD首次主动向Intel挥舞价格大刀。这一举动为AMD总裁克鲁兹“2007年,处理器市场价格战将更为激烈”的说法做出了注释。
主动出击固然为AMD赢得了先机,但AMD产能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主动降价应对冲击
AMD此次价格下调的范围,包括从Athlon64X25600+到Athlon643200+系列的17种台式机处理器价格。
其中,高端双核5600+由原来505美元降为326美元,5400+由原485美元降为267美元,降幅达35%~45%;速龙64位3800+与3500+的降幅则不大。
对此,渠道商表示,“我们并没有想到会降价,目前AMD处理器价格已非常有竞争力。”
此外,去年第四季AMD相继将65纳米双核5000+、4800+等处理器推向市场,短期内再次价格骤降,也颇令业内惊讶。
Intel展开猛烈降价
此前有消息称,Intel将于今年第二季展开猛烈价格攻势,将其4核Q6600的价格从每千颗单价851美元调到530美元,降幅约为37%,4核Q6400有望调至400美元—530美元的区间。届时,Intel酷睿2双核处理器也将推出低价系列,这将对AMD产品造成全面的价格冲击。
2006年第四季度,AMD台式机市场占有率提升到罕见的29.1%,并将其PC整体占有率拉至25.3%,而Intel则滑落至74.4%。Intel官方越来越不回避价格手段的“好处”,以利润换市场,希望能将AMD之前抢去的市场份额夺回。
AMD热卖触发产能危机
与竞争对手Intel的5座工厂相比,目前,AMD只有两座12英寸工厂,这导致AMD曾几次面临前端销售大增而生产环节无法跟上的尴尬。
来自台湾主板厂商的消息,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AMD处理器供应紧张问题一直难以缓解。一批小型系统厂商抱怨,越来越难以获得AMD的处理器,AMD给他们的都是一些即将淘汰的“老产品”。这些厂商认为,处理器缺货的最大“罪魁祸首”是戴尔开始在电脑中使用AMD处理器,“戴尔、惠普这些大公司把AMD公司的货都抢走了。”
对于在台式机、笔记本中越来越多地采用AMD处理器,一位PC大厂的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采用AMD处理器能在出货量中达到一定比重,以形成制衡的关系。”
除了价格吸引力,PC大厂对于AMD处理器的战略性倾斜政策,造成了AMD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本报记者林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