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猫烧香”病毒案告破到“灰鸽子”日益泛滥,从木马程序制造者与反病毒软件厂商不断对决到舆论急呼加强网络立法、提高病毒防范意识,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月十五日,Kingsoft发表郑重声明,严厉指责目前日益猖獗的网络制作、贩卖木马病毒的行为,并将灰鸽子列为首要打击目标。据《中国互联网二00六年度信息安全报告》显示,二00六年新增病毒中,木马病毒新增数占总病毒新增数的百分之七十三,高达十七万五千多种,木马病毒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互联网安全。
灰鸽子木马任意操控用户的电脑,帐号密码被盗、隐私被泄、机密文件丢失等等,而“入侵者”可自行删除灰鸽子文件,这一过程用户根本无法察觉。随着网络越来越向真实社会靠近,流窜在互联网里的黑客或不法分子的攻击行为也更有组织性,攻击目标已经从单纯的追求“荣耀感”向获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方向转移。
仅二00七年二月,中国约有25万台计算机感染“灰鸽子”。灰鸽子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的产业链条,浏览各大网络论坛,购买、出售灰鸽子木马的人比比皆是,而购买灰鸽子教程、批量出售被灰鸽子控制的“肉鸡”、企图利用灰鸽子进行不法勾当的人更是数不胜数。灰鸽子目前已经形成了具备销售、市场、分流等体系的系统化商业体。有近百万的注册用户在培训下使用,用户除恶意攻击为乐外最重要用途就是盗取网游帐号谋取暴利。大量通过网络传播的木马病毒,它们不择手段的从用户系统中盗取网银帐号、网游帐号及密码。这些病毒给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虚拟资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在享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也常常为网上大量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所困。例如,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网络欺诈行为;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传播垃圾邮件等,这些“网络不文明行为”所反映出的“网德缺失”,影响了网络的正常秩序,放大了网络的负面作用,已成为时下网络上最为人诟病的痼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形成一种用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通过这种社会道德调整网络人之间的关系,维持正常的网络秩序,否则,大家都互相欺骗、肆意破坏、不讲秩序,陷入无休止的争夺,结果谁也可能得不到好处,谁都可能蒙受损失。
提高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加强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规范网络道德的行为表现,健全网络道德的维护机制,成为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当网民通过实践、学习与思考,了解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了自己真实的道德需要在实践中改造自身道德规范,锻铸自己的高尚人格时,一个道德自律阶段就到来了。网络道德建设既有赖于网络社会每个人的参与,又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网络主体自觉依照规范和制度来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互联网的明天才会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