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枚闪存盘自1999年诞生后,在过去的8年里闪存盘顺利地取代了软盘软驱,将移动存储带入了一个全新境界,并日益呈现出一种“超越存储”的多元化应用的特征。
多元化应用事实上早已有之,例如广告闪存盘、音乐闪存盘等等,但真正让消费市场震撼的始自光盘闪存盘。据悉,该产品不仅可模拟光盘光驱进行启动电脑,一举取代光盘光驱。而除了可以重装系统、可以观看电影之外,闪存盘还有更多多元化应用的迹象,例如中国工商银行近期推出的“U盾”,这个特殊的闪存盘在网上银行操作使用,可确保账户安全。为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一个工具它不仅可以看电影还能操作银行账户,你还依然把它当作传统的存储器,显然是不合理的,事实上,闪存盘已从存储时代步入了‘后存储时代’。”而在“后存储时代”,神奇的闪存盘还可以做什么呢?电子钥匙?打电话?一切尽在想象。
“有空间就有可能”,闪存盘正在向“平台”的概念转化,而巨大的存储空间是这个平台得以成立的首要原因。据悉,目前国内市场的闪存盘已进入G容量阶段,业内人士甚至表示未来有望达到数百G的容量。正是这种巨大的量变积累最终形成质变,使得闪存盘成了传统存储器之外的“新事物”,例如预置一个几十MB的程序,可以存入一部4G的高清电影———而这一切在此前的软盘时代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而闪存盘的“天赋”也同样是它得以超越传统存储器的重要支撑。例如小巧性、高速读写、可反复擦写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提升了闪存盘多领域应用的可能性。随着后存储时代中应用领域的扩大,闪存盘的市场空间也迅速增长。以取代光盘光驱为例,据预计,2010年中国电脑总销量将达到5000万台左右,届时,如果每台电脑都配置一片闪存盘,即便以最保守的眼光预计,也有不低于200亿元的市场蛋糕。如果再加上电影闪存盘等新领域的产值,闪存盘的市场蛋糕更见美味。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