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导演山田洋次一向擅拍时装剧,却于七十三岁的高龄转型,连续拍了两部古装武侠片《黄昏清兵卫》及《隐剑鬼爪》,演绎心目中的武士道精神。两部电影都是以幕末时代的下级武士的生活为题材。
武士道向来是大男人的天下,然而山田片中的武士,不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而是贯彻了他电影中的小人物特色,同样要照顾家庭,同样希望追求自己所爱。
武士不等同英雄
幕末时代,枪炮开始盛行,武士均被投闲置散,因此不少武士都过著落泊的生活。《黄》及《隐》中的主角武士,都是剑术高手,可是在时代巨轮的压迫之下都感到无能为力,《黄》中的井口清兵卫,每日黄昏都要回家照顾女儿;《隐》中的片桐宗藏,则因武士的阶级问题而无法向心上人示爱。
与一般的“大侠”相比,山田作品的武士可谓相当平凡,有如一个小男人。
武士道最备受推崇的就是武士对主人的忠诚,武士可以忍受贫困,却绝对不能接受背叛。西片《最后武士》中的渡边谦,便是传统武士的代表,他甘于为主公献上性命。然而山田却对这种由“老外”描述的武士道嗤之以鼻,他要在自己的作品中,重新演绎自己的武士道。
颠覆武士道精神
山田认为,武士道是日本传统的价值观,有其优点及缺点,武士的优点是不以贫贱为耻,最重要是活得清白,但过分忠诚,便很容易舍弃判断是非之心。
《隐》中的片桐,奉主人之命杀掉自己的好友,贯彻了对主人的忠,然而当他知道主人侮辱好友的妻子之后,他便以绝技“鬼爪”斩杀主人,贯彻自己心中的义。片桐斩杀主人,是作为武士最不可原谅的事,就传统来说,片桐必须切腹谢罪,但故事的结局,却是片桐从武士道中解脱出来,与自己的爱人隐居过著幸福的生活。
片中离经叛道的武士,其生存之道正是与一般小市民一样:不求死得轰烈,但求无愧于心。山田以一个小男人所走的武士道,对日本的传统作出反思:为什么武士的收场总是不得好死?这是否反映了武士道本身就是有问题?
藉电影借古讽今
幕末时代,日本因对外开放而陷入一片混乱,日本人害怕国家会失去方向,对未来感到不安。山田曾表示,日本现时也是一样,国民对未来都是忧心忡忡,因此以电影借古讽今,暗批现时日本的社会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
今年是二次大战终战六十年,日本方面动作多多,希望美化其侵略历史,强化自己受害人的形象;不少电影公司均开拍纪念终战电影,部分更赞扬敢死队效忠天皇的牺牲精神。敢死队的出现,何尝不是一种扭曲了的武士道精神。
每个男人,多多少少都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当上英雄,无奈生活逼人,绝大部分人都只能当个没没无闻的小卒。不过山田的作品告诉我们,只要把持自己心中的正义,毋须救国救民,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