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家是主人和设计师用心的杰作,处处可见仔细。它犹为难得的是几乎每个房间都有风景可看,或是专为观赏栽着竹子的小院,或是旁边成片青色肃穆的瓦顶,二楼一侧包间的露台更可看见皇史晟很气势的建筑。
在北京,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使得一个出现即使只建了几百天的房子也像是历史遗迹。
故宫的东边有一条南北小街,叫南池子,它在北京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明、清时期是皇城的一部分,曾作为内务府的宫库区,一直是块不能随便出入的禁地。民国时期,厚厚的隔墙被人打开了一个门洞,后来发展成为以居住为主的街区。老房子几乎拆光了,照着老样子起了很多青灰色的高大的四合院,全部建筑限高6米,别管它骨子里还是不是老房子了,外表的样子是做到了十足。
从南池子的牌楼往里50米,就看见一个气派的青砖大宅子的门上挂着一个匾,上书“天地一家”,除此以外没有其它的说明,要是没人指点,谁会知道这是一家饭馆?说起来四合院是明清的建筑,所以进大门迎面的墙上有一个古旧的石雕——火麒麟,据说是明朝时的古物,是主人家从陕西民间淘换来的。
餐厅分两层,全体是线条简单优雅的中式桌椅,墙上挂着帐幔,用的是特殊材质的绫子,泛着冷艳的光芒。一层的大厅中央是用水渠围出的一个小舞台,水底铺着黑色的鹅卵石,艳丽的几十尾鲤鱼在活活泼泼地游来游去。中央是中国古代代表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柱,各种盆栽的大棵植物穿插在台子之间,软化了木制家具的硬朗,很有些古人的雅致。
墙上的字画有张绪、怀素等人的草书字帖和牧马图等等,虽然它们不是真迹,却都是名家临摹,在房间的角落和大厅的四周摆放着各式的陶俑,几个古朴的石雕镶在墙上,随处可见的古董橱柜和瓷器,——这哪里像个餐厅,倒像是个小型博物馆了。
整个餐厅的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但是餐桌和座位并不多,通常10人大桌,却只放6把椅子,最多也只坐8个人。一个可以有100多个座位的大厅,只有60人的位子,在空间上简直奢侈到了浪费。不过倒也十分符合现代人的习惯,距离够远,谈话的声音既不会打扰到其他人,也不用担心私房话被别人听了去。
天地一家是主人和设计师用心的杰作,处处可见仔细。它犹为难得的是几乎每个房间都有风景可看,或是专为观赏栽着竹子的小院,或是旁边成片青色肃穆的瓦顶,二楼一侧包间的露台更可看见皇史晟很气势的建筑。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成片相连的颇有规模的古式屋顶,由不得人不会有时空倒错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在深闺大院中。
拍摄的那天,虽然不是北京最寒冷的日子,但是天黑后的温度也在零度以下。打开包间连接露台的花格木门,一涌而入的冷气让人发抖。当晚却有一桌就摆在露台上的酒席,所以工作人员正在布置6个暖灯围着这张台子,打算让这个面积不到十个平方米的空间是夜可以温度宜人。我不由得想到武则天用暖炉催开牡丹花的故事,两者之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环境是古时的,菜式却是汇聚古今的,从御府到潮粤,主理的大师傅也各有来历,原料毫不马虎。天九翅、日本的禾麻鲍都是稀罕的东西,在天地一家却不难找到。走下楼梯时看见一个长裙曳地的侍者正托着两个水晶酒杯上楼,她走得极为缓慢,一步一顿,仿佛是刚从仕女图上走下来的。我忍不住想到了暮春明丽娇俏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