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通信产业报3G相关报道
网友【老编】 2006-12-02 20:30:33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2333    1    1
国际化成本正在上升

通信产业报记者 王涛

3G有三大国际标准,各自分属不同的利益团体,其标准的属性也决定了其市场拓展的国际化路线选择。

3G事业需要国际化思维,这体现在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布局,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的“结网”,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跨地域并购重组,也体现在国内通信设备厂商在国外市场的攻城略地。而这一切,3G在其中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国际化步伐迈得最坚实,也是“走出去”战略的最先突围者。Huawei总裁任正非曾经说过:“当初的国际化冲动只是为了过冬。”现在看来,虽然国内厂商此时有着上佳的表现,但是他们还没有度过国际化的“冬天”。

随着国内通信设备厂商在国际市场上的“抬头”,其所受到的“重点关照”也越发明显。Huawei、ZTE在一些国外电信设备招标中的遭遇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以安全的名义,或者是以价格杠杆的力量,再者还有竞争对手的集团“围剿”。

在今年上演的跨国公司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也对国内厂商的国际化构成了威胁。电信市场研究机构Heavy Reading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全球主要电信设备厂商在今年的合并或合作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Huawei的异军突起,因为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Huawei在海外市场的迅速扩张。”

面向融合通信时代,国内部分设备厂商横跨IT与电信的产品线应该有其先天的优势,但是在近乎多米诺骨牌式演化的并购风潮中,国内厂商在价格、产品线等方面的优势正在不断地受到冲消。

核心技术即是核心竞争力。在通信技术的快速演进中,国内厂商凭借3G等新技术发展的契机,正逐渐衍生出自身的技术话语权。但是在如今的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国内厂商的力量尚显势单力薄。3G的后续演进,WiMAX技术标准的制定,我们尚要面对“人家已经私下里商量好了”的局面。

在3G技术里面,TD-SCDMA是一个国际标准,但我们需要防范它被其他标准孤立,最终变成一个国家标准。WCDMA由15个国家联合开发、共同推广,目前已经在全球市场布局和运营等方面有所起色。而TD-SCDMA也需要让更多的国家使用,才成为真正的国际标准。

中国政府在2002年发布3G频率规划时,为TD-SCDMA预留了155MHz的频谱,同时,还将TDD核心频段的分布与国际保持一致,无疑是希望这种规划能够影响到其他国家,使中国TD-SCDMA走向全球。

TDD频段曾经给予了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而在一些国家也对拥有TDD频段的运营商有着强制性的规定,即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必须部署相应的TDD技术网络。但这并不意味着TD-SCDMA可以顺利得到这块国际市场。

美国运营商Sprint-Nextel选择了TDD制式的WiMAX,来构建它所谓的4G网络,欧洲方面也有声音欲改变TDD频段的使用限制。并且在一些国家,划分TDD频段也并非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些对于TD-SCDMA今后的国际化拓展都是不利的因素。

目前,TD-SCDMA领域有韩国等国的厂商跟进,但从实际态势来看,这些厂商更多的还是在布局未来的中国市场。当然,也有TD-SCDMA产业联盟、TD-SCDMA技术论坛与国际电信组织的合作,但是毕竟还处于互相交流,在信息上互通有无的阶段。

TD-SCDMA提供了中国电信业登陆国际先进技术平台的机会,但是作为一种技术,TD-SCDMA转化为国际竞争力的道路还很漫长。

国内运营商方面也都在今年显露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萌芽,但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并不顺利。今年8月,ChinaMobile一举超过沃达丰公司,成为不仅在用户数全球第一、网络容量全球第一,而且在市值上也全球第一的电信运营商。但即便如此,其国际化进程却接连受阻。王建宙也坦承,从整体而言,无论管理层还是员工,我们都缺乏国际化的人才,缺乏国外的运营经验。

按照NTT DoCoMo的国际化战略,海外上市是成为全球性企业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但是面对正在全球弥散开来的萨班斯浪潮,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完成这个“基本条件”。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的合纵连横正在展开,这也就意味着国内运营商们所要面对的国际巨头将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对付。

________

年年秋冬忙招聘 今年强吹3G风

通信产业报记者 周晓娟

由以往按部就班式的六轮面试缩减为两轮,中国企业对3G人才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渴望。在冬季的寒风中,中国3G已显得炙手可热。

相比社会招聘来说,校园招聘一直是面独特的旗帜。由于校园招聘往往是前一年招,后一年才开始上岗,那么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厂家、运营商等3G战略和定位无疑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供应商招聘各显身手

大唐移动从今年11月初就已经开始,从其网上推出招聘信息开始,就受到了清华、北邮、南邮和西电等重点院校学子们的关注,经常成为高校就业论坛的热门话题。此次大唐移动招聘职位分布在北京、上海和西安,包含了3G售前技术培训岗位,3G系统设备安装、测试、验收、优化和现场培训岗位,维护保障及售后技术支持岗位。业内某分析师认为,“从这期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大唐移动已经开始为其系统的商用,努力地进行工程类人员的培养,大唐移动对于今后TD-SCDMA的正式商用有准备、有信心。”不过相对研发类岗位的详细分工来说,工程类相对笼统,分工不明确,只有培训讲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两项,这与中国3G的整体环境有关。由此看来,在大唐移动依然以系统研发为主,同时为商用进行后备人才培养。

ZTE的招聘信息明确表示了对3G行业人才的偏爱,尤其是对TD-SCDMA提出了单独的需求,这充分体现出ZTE支持TD-SCDMA的实际行动。从ZTE最近一个月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对3G系统研发、系统测试、技术文档编写、培训均有一定的需求,ZTE在整个产业链都有自身的力量投入。不过,校园招聘信息并不十分明晰,只是将需求分为几大类,没有具体的需求。记者走访了一些参加ZTE招聘的高校学生,得知ZTE招聘主要以能力为主,入职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具体从事职业要视情况而定。

Huawei招聘信息发布方式富有一定的特色,除了公司正常形式发布的招聘信息,各个部门还能根据各自的要求发布信息。不仅公司主页有3G相关的需求,而且在各个高校BBS系统中不乏Huawei招聘3G研发人员的信息。主页中发布3G方面的人员需求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标准、算法、系统、维护等。相对来说,标准是其他公司所没有提到的,可见,Huawei的实力正在延伸。例如,Huawei上地北研所的3G部门就以部门名义招聘3G无线软件开发、通信算法研究、硬件开发人员。不过无论哪个渠道获取的信息,其中没有确切要求从事TD-SCDMA相关工作的。

中国普天在3G上的投入较早,在各次试验中也较为积极的参与,从其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普天在3G,尤其是TD-SCDMA上倾注了较多的心血与希望。目前,在链路算法、基站研发、网络规划、现场测试、测试工具研发等方面都希望能引入合适的人才。业内相关人士分析,如果能够将技术支持人员、现场施工等与研发人员分开,预先培育一部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那么普天在TD-SCDMA的商用过程就能抢占先机。

某业内专家向记者分析,从这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各个企业形式不一,但是都在3G研发上倾注了较多的投入,而商用过程中的网络优化、建设和维护,以及技术支持人员的需求相对较弱,这一点也符合当前中国3G的发展情况。

运营商招聘据实出发

省市运营商一般自行组织招聘,因此分析各运营商的重点地市运营商或者研究院能够间接反映运营商对3G人才培养以及商用准备的情况。

北京移动在测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3G的热情。尽管3G牌照未发,但是各种试验网络规划,试验网络建设忙得不亦乐乎。据悉,今年一改以往六轮甚至更多的面试环节,根据职位的不同,两轮至四轮就可完成面试流程。北京移动今年提供的应届生职位包括支撑系统分析、网络综合系统维护、移动交换核心网系统维护、无线工程项目管理、室内覆盖工程项目管理、网络规划管理等。某业内专家向记者分析,这一系列细化的职位提供,充分体现出北京移动对于3G储备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在下一步的网络测试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这些新鲜力量,同时在3G正式商用时能够保证网络规划、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网络质量。而且这一部分职位所占比例较大,难怪一位北邮应届毕业生满怀希望地向记者表示,“今年北京移动有不少网络规划与优化的职位。”

而中国电信广东公司2007年提供了设备维护、工程建设、研发等相对实用岗位,这些岗位并不特指3G方面,不过是扩大这一领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日后的3G建设、维护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现在还没有推出招聘计划,不过从以往的经验分析,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将依然瞄准基层技术和营销人才。

校园招聘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在3G牌照未发,3G运营经验尚未成熟的前提下,仅仅进行社会人员招聘、按照当前情况被动招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人才需要从有潜力的人才中挑选,而且还需要实践的培养。3G网络建设储备和3G运营经验储备方面,其通过校园招聘注入新鲜血液为一个途径,但还应该通过培训、技术跟踪和应用研发工作的积累,培养出更加全面的3G人才。

增值业务潜力大,雨点小

增值业务提供商目前厂商众多,有实力的公司相对较少。而小公司在处理人才引进方面的问题基本都是随需随招,而且招聘数量较少,较难得到有用的数据。据专家估计,届时中国的3G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未来将保持5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在3G技术的强大支撑下,增值业务会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并成为未来3G市场最大的金矿。

处在增值业务提供商中第一纵队的Tencent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对3G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主要关注3G服务提供系统的研发、维护、内容制作、服务销售等领域。由于3G增值业务人员并不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因此Tencent此次发布的职位都是面向社会招聘。据悉,目前Tencent十分看好3G带来的各种新型业务,并且在3G增值业务上敢于投入人力物力,为冲刺未来3G增值业务市场养精蓄锐。

随着中国3G商用测试接近尾声,3G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和壮大,3G商用呼之欲出。此时,3G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对于各类企业来说均是其长远发展的必要过程。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从招聘职位反映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不同企业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良莠不齐的发展局面。在如今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先走一步可能处处领先。因此,企业还需多思考3G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纵观国内势态,3G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研发和工程方面,随着3G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3G人才需求将会向建设、运营方面偏移。

__________________-

承建中东北非最大HSDPA网络 Huawei再显“成色”

通信产业报记者 李传涛

Etisalat名列全球500强企业第140位,其选择Huawei建设覆盖全国的WCDMA/HSDPA网络,再次验证了Huawei的实力。

在每一个区域通信市场,都会存在几个“强者”。能否为这些领先的运营商建设最先进的网络,就成为衡量一个通信设备制造商实力的试金石。

10月,Huawei正式宣布,Etisalat(阿联酋电信)选择Huawei作为独家供应商,承建阿联酋全国WCDMA/HSPA网络,再次验证了Huawei3G网络设备在中东北非市场的“成色”。

在金碧辉煌的阿联酋皇家酒店,Huawei迅速、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了HSPDA覆盖。

Etisalat:中东北非的试金石

超过100%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让阿联酋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电信领域,Etisalat也一直走在中东地区的前列:1982年,最早引入移动电话;1994年,最早引入GSM技术;2003年,率先建设3G网络。

Etisalat早在2003年就入选了全球500强企业,目前排名已经上升至140位,并被《中东》杂志评为中东地区第6大公司。Etisalat的移动网络则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繁忙的网络之一,客户也以高端为主,ARPU值高达55美元,是一家当之无愧的“领先运营商”。2005年,该集团净利润高达11.75亿美元。

Huawei承建的网络则是中东北非地区第一个基于IubIP传输的HSDPA网络,也是这一地区截至目前最大的HSPA网络。而“独家供应商”的角色足以表明Etisalat对Huawei的认可。

在Huawei当地员工眼中,Etisalat是一家敢说敢做的运营商,只要设备技术好,即使公司再没名气,Etisalat也敢用;即使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如果设备做得不好,Etisalat也会毫不留情地剔除。

2003年,Huawei在Etisalat做试验局时,Etisalat工程师对Huawei在极短时间内就调通了3G通话设备非常感兴趣。但看HuaweiOMC界面时,他们对全中文的操作台、BAM(后管理模块)、操作系统十分不满,连招呼都不打就拂袖而去,并称12月份解决不了中英文的问题,就把设备搬回去。

Etisalat拥有世界级的先进网络,并与西方跨国公司拥有多年的合作基础,Huawei凭借数个第一才打动了Etisalat。在2003年为Etisalat建设的第一期3G网络,Huawei建设了全球第一个R4架构的商用软交换核心网,成为最早实现2G/3G商用漫游切换的厂商之一,并实现了5家设备商2G网络顺利互通。

与Etisalat的合作成功,为Huawei打开了阿联酋的电信市场。此后,交换机、光网络以及NGN等产品顺畅地进入阿联酋电信网。

1999年进入中东北非市场的Huawei,此后连续几年实现了收入翻番。目前Huawei已成为中东北非地区的主流设备供应商之一,2005年,Huawei占据了该地区20%的市场份额。

以速度创奇迹

Etisalat对Huawei的认识是从Huawei的“速度”开始的。2003年的迪拜GITEX展于10月19日至23日举行。9月28日,客户提出希望增加手机电视的演示,此时距正式开展只剩20天时间了。当其他厂商将之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Huawei的团队已经开始了研发,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快速响应客户的能力,仅仅利用10多天时间,就将此功能开发出来。

在2003年12月24日与Etisalat签订Huawei3G合同后,Huawei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网络规划和站点勘探,再一个月后启动商用3G业务,三个月就完成了首期网络的全部建设。2004年的5月31日,Huawei为Etisalat建设的3G网络首期工程全部竣工,全套UMTS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网、电路与分组域核心网、多媒体彩信等正式割接入网。

在Huawei人看来,快速不仅是被动响应,也是主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由于Etisalat原有2G网络不是由Huawei提供,原来的2G/3G切换相关的参数同步工作就由客户自己来定时对比和同步,对于客户来说因为涉及两个部门,费时又费力。然而Huawei并不回避,而是主动开发出来3G/2G数据同步工具,解决了繁琐的人工对比,减少了部门间流程的复杂度。

再比如2005年11月初,需要Huawei马上在阿布扎比的九星级皇家酒店提供R99及HSDPA的室内覆盖,为中东六国的首脑会议准备。当时Huawei的设备已基本全部撤出阿布扎比,但因为友商的设备性能和功能欠缺,Huawei依然做了最后的支持。12月初会议就要举行,而在此之前当地的假期又很多,会议前一周左右因为安全准入原因也不能施工了,如此复杂庞大的豪华酒店内施工,所剩时间非常有限。在此情况下Huawei靠高效的客户化服务机制,迅速的规划设计,安装调测,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HSDPA:后3G竞技场

随着HSDPA在全球日益获得大规模应用,HSDPA正在成为后3G事实上的标准。据GSA最新统计,目前全球有54个国家正在部署117个HSDPA网络。截止2006年8月底,已经有35个国家的52个HSDPA网络商用。HSDPA,已经成为后3G时代的竞技场。

Huawei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其WCDMA无线基站系统,只需在原有WCDMA无线基站架构上升级基带处理单元,就可以实现向HSDPA的升级。

Huawei的HSDPA网络也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比如,网络日常运营费用的主要部分就是传输费用,传输费用的有效节省,就为HSDPA业务的普及创造了条件。Huawei将IP组网方案引入HSDPA解决方案,大大节省了运营商的运维成本。

Etisalat就算了这么一笔“成本账”:HSDPA网络支持最高14.4Mbps的数据业务,运营HSDPA业务对每个基站的传输带宽要求很高。如果按照最大可用的带宽来配置TDM传输资源,一个小区就需要7个E1。以通用的E1价格来算,一个E1一个月的租金为3200美元,7个E1的月租金为22400美元,而租用一个10M的IP传输的价格为2500美元/每月。采用IP传输,可节约传输费用80%。Etisalat目前的IP承载网已经覆盖了全国的主要区域,无线业务通过IP承载,可以极大地节省传输资源,灵活扩容。

此外,Huawei新一代基站支持14.4Mbps的HSDPA,采用了高效数字功放技术、多载波宽带收发信机,并且基于CPRI标准的开放架构,这些都使运营商建网变得更加经济,性能更优,部署快,演进平滑;Huawei提供的创新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以其体积小,安装容易给运营商带来超过30%的TCO节省。

从马来西亚到阿联酋,从荷兰到西班牙,这些也许就是HuaweiHSDPA设备成功的秘诀。

__________-

CDMA终端种类激增 EV-DO终端已达351种

近日,CDMA发展组织(CDG)宣布,过去三年中,市场上3Gcdma2000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都显著增长。由于cdma2000在经济成熟性、技术性能和功能多样性方面的卓越表现,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地满足了多种不同的市场细分领域的需求。

自2000年10月以来,CDMA行业已经推出了1461种cdma20003G终端设备(1110种cdma20001X和351种cdma20001XEV-DO宽带终端设备),其中包括13种采用cdma20001XEV-DO版本A的先进的移动宽带终端设备、针对新兴市场的64种CDMA450终端设备和20种WorldModeTM全球漫游手机。

CDMA行业开创并率先向市场推出了广泛的创新型3G终端设备。至少有85家供应商正在销售多种CDMA终端设备,包括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固定无线电话、固定无线终端、拍照手机、摄像手机、广播手机、个人导航仪、PC卡、USB拇指驱动器、笔记本内置模块、台式调制解调器、平板电脑、无线网络应用、遥感勘测套件、Wi-Fi路由器、投币式公用电话、儿童电话、游戏控制台、汽车电话、超强手机、超薄卡片式手机、可抛弃式手机、POS机和安全无线电话。

中国电信采购3G业务核心设备

日前,中国电信开始采购移动通信核心设备,即为面向3G业务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关(SAG)。据悉,该综合业务接入网关的主要用途是支持中国电信做增值业务。

SAG可以向SP/CP提供统一、开放的标准接口,能够支持中国电信自营增值业务、第三方SP/CP增值业务以及各种企业应用。SAG可以使运营商在未来的3G网络上引入第三方SP/CP共同开展各项增值业务,因此也被认为是3G时代创造中国电信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设备之一。在SAG产品上线之后,随着SP/CP开发业务的增加,中国电信用户可率先享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

沃达丰在澳开通HSDPA

近日,沃达丰在Nokia的帮助下完成了澳大利亚3G宽带网络的升级工作。HSDPA解决方案可支持沃达丰以比当前3G网络快4倍的速度,为其客户提供数据服务。

在推出此次商用服务之前,沃达丰和Nokia已在澳大利亚对该解决方案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试验,同时它也是双方紧密合作的结晶。

沃达丰澳大利亚业务市场部总经理EdwardGoff表示:“我们当前的战略非常简单,即在重要市场提供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服务。升级后的3G宽带服务对于希望在办公室以外也能高效开展运营的企业客户将极具吸引力。该项服务能够支持他们简单快捷地访问电子邮件和附件、网络、虚拟专用网(VPN)及公司服务器等。”

“超级3G”速率达100Mbps

近日,NEC公司宣布,将应NTT DoCoMo公司的要求开发用于“超级3G”的手机终端,并计划于2010年向NTT DoCoMo公司提供可以商用的“超级3G”手机终端。

“超级3G”标准预计将提供不低于100Mbps的超高速下行链路数据速率和50Mbps以上的上行链路数据速率。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小,并且提高了频谱效率。

NEC公司携手松下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富士通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开发进程,目标在2009年年内完成用于实现“超级3G”移动手机的通信平台的开发工作。作为联合开发项目的主要倡导者,NEC公司将负责管理同松下移动通信公司和富士通公司之间所有关于“超级3G”通信平台的联合开发工作。

——————————————-

迎接3G“双赢”

通信产业报记者 王涛

在3G问题上,电信业界有过过度的期待,也有过波及甚广的争执。一方面它被认为拥有最为可观的赢利前景,另一方面又被看成是电信史上极具风险的技术。而在3G的初期运营中,后者的观点往往更能得到事实上的支持。

自诞生伊始,3G就一直面临着技术可行性及市场吸引力方面的质疑,在兼有其他同类技术不断“搅局”的情形之下,3G一度被认为是潜在的“票房毒药”。但是,从近期的发展态势来看,3G正在一步步地赢得运营商们的“信任”,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展就是一个佐证。虽然距离它实现全面赢利的目标还有一段路程,但所谓的“3G时代”正日益成为一个现实名词。

网络建设快速推进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披露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3G的发展正处于稳步推进当中。

今年1月至10月,3G新增10个许可证,藉此,全球3G许可证达到了164张,涵盖57个国家,其中多数为发达国家市场。同时,发展中国家3G许可证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约占新增总数的1/5左右。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所长庾志成介绍,自2004年至今,每年3G商用网络的增长已经超过70个。而在网络技术的选择方面,他认为,全球WCDMA网络建设高峰正在逐渐消退,而HSDPA网络的建设期正在到来。

2006年,HSDPA网络建设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WCDMA。自美国运营商Cingular于2005年底推出首家HSDPA网络服务以来,截至2006年6月,全球已有99家移动运营商计划部署HSDPA网络,而32个HSDPA网络在25个国家已经得到商用。而对应的49个EV-DO网络则分布于33个国家。

网络设备市场的交易可以直接表现出3G的增长势头。至2006年9月,按合同数量计算,全球的重大公开的设备合同共有130份,3G设备合同数量占62%。其中,WCDMA/HSDPA合同占移动网络设备合同总数的44%,首次超过GSM/GPRS设备合同。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标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的2G网络投资正在缩减,转而支持3G网络建设。

而在同一时段的终端市场上,已经出现了407款WCDMA终端,EV-DO则有315款终端。在款式数量的增长幅度上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庾志成认为,随着未来中国等高增长型市场的加入,在2009年后3G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收益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1月至10月,WCDMA新增4000多万用户,总用户数量突破8000万,EV-DO用户超过4000多万,而2006年9月底,全球3G用户已经达到3.21亿人,可资对照的是同期的全球移动用户总数为26亿。3G用户数量已经占到全球移动用户的12.27%。而根据有关机构的预测,在2011年全球3G用户将会突破10亿。

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也会直接带动3G业务应用的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地域的不同,各地有着不同特色的3G业务模式。但是,“3G时代话音业务仍然将会是运营商主要的收入来源”,庾志成的这个观点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目前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

移动视频等业务曾经被看成是3G的最为典型的应用,但庾志成认为,从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基于蜂窝移动网络推广视频业务,目前还不是特别成功。同时他也指出,现阶段包括美国等地区在内的3G业务发展仍比较缓慢,目前全球所有的移动运营商中,数据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最多的也只达到39%。

另外,从此前业界所描述的各种3G特色业务发展情况来看,3G特色业务在所有3G运营商的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少。因此有专家认为,在3G发展初期,运营商的发展策略应注重3G和2G业务的平稳过渡,只强调特色业务很难帮助运营商真正在业务上有所获益。

易观国际高级副总裁张鹰表示,电信投资属于长线作业,3G现阶段还处于为前期网络建设买单的阶段,一些3G运营商的财务报表不理想可以理解。

以和黄公司为例,在其发布了2006年上半年业绩之后,其中旗下3G业务———3集团除税及利息前亏损虽然达119.9亿元,但是其高层方面仍然乐观地表示,3G业务将来将成为和黄旗下最大,甚至是“最赚钱”的子公司。

“双赢”的障碍

张鹰认为,3G应用开发中标准的不统一,以及3G终端应用上的复杂性,无助于3G产业链的建设及其服务的开通。

在软件方面,应用开发商正在面对着很高的壁垒,那就是要在多种用户界面标准和开发平台下进行3G业务的应用开发,而这些标准分属于多个利益体,更为致命地是这样的利益体又极其之多。

另外,客户自助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Netonomy公司一项针对英国2000名消费者的最新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认为,移动电话服务正变得越来越难于理解和配置。消费者对移动服务复杂性的困惑已影响到对3G服务的采纳。

该调查还显示,认为3G手机及服务易于使用的受访者不足半数,而仅有4%的受访者有将其现有服务升级为3G服务的打算。如果这是大众市场对3G手机及服务的客观评价的话,那么电信行业也许真的要思考一番,因为互联网在这方面已经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软件和硬件标准的统一,也使得业务开发者无需为经常切换经营思维而苦恼。

技术升级过于频繁也是3G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也会关系到3G能否快速进入赢利期。不断地升级,往往会导致运营商在前期的网络技术投入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在今年3月的3GPPRAN1会议上,HSDPA的商用先行者Cingular突然提出HSPA+的概念,即在网络升级简单升级的基础上,对HSPA进行改进,提供向3.9G的平滑演进。这也是其保护自身在HSDPA上的投资的表现。而在此前,“HSPA之后应该是LTE,这个概念业界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种技术演进路径的分歧,势必对现在快速展开的HSDPA商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

3G给运营商带来了什么

通信产业报特约撰稿人 吴渊

3G减缓了ARPU的下滑趋势,并渗透到其他行业,同时也蕴藏着巨额的运营成本、替代技术的出现以及终端的巨额补贴等运营风险。

经过近六年的商用发展,3G在业界的认可度得到空前的提高,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都在迅速扩大,这一切又给中国相关产业带来了什么?

在3G问题上,电信业界有过过度的期待,也有过波及甚广的争执。时至今日,在赢得“信任”、赢得收益方面,3G正在一步步地接近业界的预期。

当前,3G网络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已经商用的3G服务在某些地区给运营商带来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也成为尚未开展3G的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之一。也就是说到底3G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作用,这些已商用的3G服务给运营上带来切切实实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风向标。

3G带来的益处

3G减缓了ARPU的下滑趋势

除韩国的移动运营商之外,目前全球移动通信运营商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在最近几年,ARPU值始终在缓慢下滑。以日本最大的运营商NTT DoCoMo为例,2001年的ARPU为72美元左右,到2005年年底,ARPU已经下降到63美元左右,降幅达到12%。其中主要是语音方面的ARPU贡献率在显著下降。而基于3G数据业务的增长部分抵消了来自语音方面的ARPU损失。日本和韩国的运营商已经从3G中得到很大的益处。NTT DoCoMo的数据业务ARPU贡献率已经从2001年的10.2%上升到2005年年底的26%。KDDI的数据ARPU贡献率也同样从2001年的5.4%增加到2005年年底的24.3%。同样在韩国,SKT和KTF的数据ARPU贡献率已分别从2002年的12.3%和10.3%增加到目前的28.2%和18.0%。

渗透到其他行业

3G促进了运营商的角色变换,即从单一的移动通信领域要逐渐渗透到其他传统行业中,从而达到深挖3G网络潜能的目的。就已经在3G运营中取得成功的日韩运营商来说,诸如音乐下载、视频下载、基于位置服务以及手机钱包等需要较高数据交换速度的增值业务收入已经占据了整体数据业务的80%以上。而这些新型的业务完全有别于传统的移动通信产业。例如,无线支付业务不仅需要运营商的网络资源,而且运营商需要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诸如银行和商业零售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同样,运营商对于运营的内容提供方也需要有非常密切的合作。考虑到音乐和视频内容的版权问题,NTTDoCoMo已经于最近两年入股了超过五家音乐和视频版权的所有公司,以便为最终用户提供较好的视频和音频内容。当然,出于今后内容方面的考虑,ChinaMobile也已经意识到了内容的重要,也于今年入股凤凰卫视,以保证今后在3G时代提供更好的内容源。

品牌塑造

由于业务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语音,经营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很多其他领域,所以3G运营商要打造一种有别于2G时代的品牌宣传策略。在品牌塑造方面,日韩运营商同样为其他运营商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在日韩,运营商尽量淡化3G在品牌中的出现,而是采用其他品牌的方式。最终消费者不关心技术本身是否为3G,最关心的是具体能提供何种功能性的服务。KDDI将该3G网络定名为WIN;NTT DoCoMo的WCDMA网络定名为FOMA;SKT将自己的EV-DO网络定名为JUNE。在所有新出售的手机中,3G手机中都打上了相应运营商的品牌名称。

灵活计费

由于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客观上要求运营商可以提供比2G更为积极的计费政策。针对3G服务的计费系统,要在保证运营商利润率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通过价格策略,争取更多的新用户以及最低的退网率。运营商非常注意用户细分,针对不同的用户群采取不同的计费方式。例如对于签约用户实施折扣,从一年的36.5%的折扣率到十年的50%的折扣。一方面该政策促进了新增用户数量,另外也极大地增加了对用户的黏性。KDDI在2004年针对于高端用户提供了“DoubleTeigaku”的计费套餐,虽然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高端用户的ARPU,但这一策略增加了对高端客户的黏性。随后,KDDI把该套餐政策应用到全网用户,又带来了整体数据ARPU值的增加。

3G同样带来了风险

3G不仅为运营商带了益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运营风险。总体来说,主要风险集中在巨额的运营成本、替代技术的出现以及终端的巨额补贴。

3G巨额运营成本

在3G发展的初期,一方面3G用户还没有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运营商要承担巨额的牌照和网络投资,巨额的投入使得部分3G运营商陷入了经营困境。在欧洲,从2000年到2005年,沃达丰累计投入到3G牌照购买和网络部署的费用已经达到340亿美元。在整个3G投入中,有关执照的费用就占到了将近30%。在2006年第一季度,沃达丰在3G数据上的收入为6000万美元左右。如果收入保持目前现状,按照当期税后净利率为15.2%计算,沃达丰需要高达107年才能将投资收回。另外,根据和记黄埔透露的财务信息,从2002年以来,该公司在3G运营上投入了252亿美元,从2003年至2005年已经亏损了将近110亿美元,仅2005财年的亏损就达35亿美元之巨。

在2001年欧洲、亚洲、澳洲有将近20个3G网络的拍卖,各运营商为牌照所花费的费用为1290亿美元。那些准备采用新技术的运营商,应该积极游说政府能够在3G牌照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比如牌照费用可采取每年上缴的方式,以减少巨额运营牌照费用为企业带来的巨大财务负担。

替代技术的出现

继3G技术之后,很多替代性技术,比如WiMAX和802.20等高速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以及DVB-H和MediaFLO等多播技术在未来有可能会对目前的3G网络产生较大冲击。当然,3G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升级,如HSPA和EVDO版本A也都进入正式商业部署时期。截至目前,美国的运营商Cingular已经在北美的部分城市部署了HSDPA网络;韩国的SKT,日本的NTT DoCoMo也将会在明年年中达到全国范围内的HSDPA覆盖。更快的3G网络下载速率将会给3G运营商带来竞争优势,以抵抗由于替代技术带来的运营风险。同时,更为先进的3G网络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3G用户的渗透率。

作为准备进入3G领域的运营商,在部署网络的初期就应该采取高起点的策略去部署目前已经达到商业部署能力的HSDPA和EVDO版本A网络,以避免竞争替代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当然,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3G网络,可以在一些热点区域尝试替代技术,提供更为专业性的服务,比如移动电视可以在部分区域使用多播技术,作为3G网络的有效补充。

终端的巨额补贴

众所周知,3G终端的渗透率是决定3G业务是否能取得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3G网络最初部署的一段时间,由于最终用户对3G应用的功能和效果还不熟知,运营商通常采取补贴做法降低最终用户的换机成本,使得3G手机的渗透率得到提升。为了提高3G手机的渗透率,运营商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MorganStanley估计,北美运营商平均在一部3G手机上的补贴要在50美元左右,按照2005年美国新增2200万3G手机用户来计算,手机补贴给运营商带来的运营负担已经达到11亿美元。

目前,运营商也正在与手机生产厂商积极配合,努力降低3G手机的生产成本。Verizon在今年年初已经成功地在美国推出价格在50美元左右的EVDO手机,相信低端3G终端不仅能加速3G手机的渗透率,同时也能降低运营商对手机的补贴成本。

虚拟运营商的双刃剑

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对于3G运营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促进了3G数据增值业务的种类,从而加速了3G应用的普及,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也在逐渐蚕食原本属于3G运营商的市场份额。

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目前网络的冗余带宽和资源,3G运营商把部分资源批发给一些内容提供商,这些运营商就可以有效地把自己的内容和应用与无线资源结合在一起,向最终用户提供无线增值业务服务。目前在美国,诸如AMP‘O,ESPNMobile和Helio等虚拟运营商是最为流行的3G数据应用服务的始作俑者。依靠自身的内容优势,这些虚拟运营商专门为某些用户群体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和视频内容。随着其在3G内容上用户资源的不断积累,将会逐渐削弱3G运营商在行业中的权利,并从某种程度上减弱3G运营商未来3G数据内容业务的收入贡献。由于海外行业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倾向,3G运营商通过增加分成比例或者提高带宽价格的方式获得一部分虚拟运营商收入的可能从目前看还是一个问号。

弹指一挥间,从第一个网络部署到现在,3G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一些3G运营商已经逐渐摸索出3G业务发展的成功模式。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运营商至今仍在苦苦寻觅快速提升3G用户渗透率的策略。现阶段某些国家3G商业的成功或是3G业务的缓慢发展,还是目前伴随在3G网络运营中凸显的风险,都将为未来的3G运营商提供宝贵的运营经验。

——————————————

中国力量崛起3G成为国际化“门票”

通信产业报特约撰稿人 彭祯艺

借助3G这个平台,以“恰当的方式”,加之狂热的技术情结,Huawei、ZTE等中国公司的国际化正在步入收获期。

连续不断的大型并购绝对算得上今年全球电信业界的大事。这一切绝非偶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全球3G逐步普及的大环境中,电信运营商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整合,影响到了设备商的系统订单,不得不思合并之举。另外,网络融合的趋势使得运营商对跨领域产品线的需求增加也成为因素之一。

当然,愈发残酷激烈的竞争更是各大电信老牌厂商各寻盟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3G在全球渐成气候,Huawei、ZTE等中国新兴电信设备商的崛起成为了促成这一系列合并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最近两年,Huawei和ZTE为在全球的3G部署中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在很多竞标中对传统设备商造成了强大的压力。

3G成为国际化“门票”

毋庸讳言,上述事实正是印证了Huawei和ZTE的国际化已颇具成效,3G则算得上促成两家公司强大势能的催化剂。对于Huawei和ZTE来说,3G不仅仅是机遇,更是当初给予了两家公司成长的机会并走向全球的“门票”,因为他们都曾把3G技术当作了成功的赌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随着3G的全面启动,Huawei和ZTE在全球更是捷报频传。

HuaweiWCDMA/HSPA已经跻身全球三强,成为Vodafone、FT、T-Mobile、西班牙电信、Etisalat的3G合作伙伴。HuaweiGSM累计销售80万载频,2006年发货量就突破30万载频。在CDMA领域,Huawei在全球已获得31个EV-DO商用合同,服务6000万CDMA用户。Huawei近期在CDMA手机市场上也全面提速,海内外市场同时加大CDMA手机的营销力度,在海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已经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诸如TATA、Reliance等印度主要电信运营商均与Huawei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HuaweiCDMA手机已在超过60个国家实现商用,服务于全球120家运营商,沃达丰在今年年初与Huawei签订的为期五年的3G手机采购协议成为中国生产的手机出口的重要成功案例。

ZTE也已经在CDMA领域跨入了全球第一阵营。目前ZTECDMA系统设备商用已达4000万线,手机销售达1000万部。其中,印度已经成为全球CDMA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ZTE收获不菲。该公司与印度TATA签署了4000万美元的CDMA系统独家供货合同,以1.2亿美元的投标额中标印度最大运营商BSNL的CDMA供货合同。

诺盛咨询数据显示,Huawei2006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51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销售额32亿美元,占半年销售总额的62.7%。ZTE2006年上半年完成销售额2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9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45%。

当然,这些业绩的背后,意味着Huawei和ZTE的国际化战略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需要它们向全球更多的市场和更大范围的运营商客户扩展。但是,上述的一系列大型并购也自然让Huawei和ZTE在海外拓展时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些力量的分配整合势必反过来给中国的电信厂商带来新的挑战,他们的国际化道路如何继续下去?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征战让Huawei、ZTE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在新的市场格局之中,这些策略的延续将为国内企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保驾护航。

合纵连横之道

开发国际品质的产品是Huawei、ZTE在国际市场中打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当初起步时同样非常艰难,但10年来从交换机、光通信产品到如今的3G网络及终端设备,基本功能齐全、质量过硬的产品一直是Huawei、ZTE不断占领国际市场的武器。为了保证高效的研发和迅速推出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Huawei和ZTE都非常重视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合作,从上游的国际知名厂商采购高质量产品并获得技术授权,还能得到强大的技术支持。不久前,Huawei和ZTE又一次双双为他们在3G芯片及技术授权方面的合作伙伴Qualcomm 授予了“最佳合作伙伴”的嘉奖,可见二者对产业合作的珍视。

这种上下游厂商的强强联合对于制造型的厂商来说尤为重要。以中国生产的手机厂商为例,尽管目前中国生产的手机的出口量持续增长,波导、夏新、TCL、ZTE、Huawei等厂商都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上记载了海外市场销售的功劳,但要应对跨国巨头相继推出的低端手机、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所带来的压力,更需要加强上下游厂商的通力合作———一方面保证中国生产的手机的产品品质并发挥在低端、廉价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能在高端手机中取得一席之地。目前,高端手机出口中大有作为的宇龙酷派、Huawei、ZTE等手机品牌都在与上游厂商的强强联合中,不断激发了自主技术的创新,从而获得青睐。

选择“恰当的方式”

迈入新的国际市场,意味着一片空白,尤其当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善于“借势”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催化剂”作用。以欧洲电信设备市场为例,越是发达的地区其电信产业就越是“戒备森严”。而Huawei、ZTE的成功经验显示,他们寻找合适的代理商及合作伙伴方面所付出的努力非常值得,因为在欧洲,只有通过代理商才有可能见到他们的客户———运营商。

此外,Huawei在国际市场上善于借助Motorola 、Siemens等合作伙伴的国际渠道来销售一些产品。例如,Huawei在欧洲大陆以外主要通过3COM向企业级市场销售其产品,而在欧洲则直接将自己的产品整合到Siemens的解决方案中进行销售。在当年严峻的市场封闭局面中,Huawei突破了欧洲多个国家的CDMA市场,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其利用高通等公司在欧洲的业务活动,藉此实现“借力打力”的策略有着一定的关联。Huawei还曾经成功地尝试了与中国网通协力开发非洲一个国家的市场,Huawei卖设备,网通做咨询。

正本清源,争夺“话语权”

Huawei和ZTE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视也是其突破国际市场的要素之一。利用其一批核心专利与外国厂商互换,并将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定位在了扩大国际市场上,以此取得了业务拓展的主动权。

Huawei每年在研发上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除了中国,Huawei现已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建立了研究所,其40000名员工中有48%在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5年年底,Huawei累计申请的专利过万,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Huawei也长期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Huawei提出,“必须主动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包括重视开发,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转化和保护;我们也要尊重专利持有者的知识产权,愿意支付合理费用,从而迅速扩展市场空间。”

ZTE从20年前起步发展到今天,超越了绝大部分同期起跑的国内厂商,也应该归功于它的研发眼光。ZTE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公司研发人员超过万人,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总体销售收入的10%左右。现在,ZTE累计完成国内外专利申请超过4000项,其中近90%为高质量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专利申请超过350项。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知识产权与技术竞争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基本点,研发投入的速度必须与竞争的加剧“合拍”。

国际电信市场正处于变局中,特别是随着3G以及其他通信技术的快速演进,也给予了中国电信设备厂商一个机遇———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电信专家陈金桥最近表示,“中国的电信厂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加强产业链合作、善于借势、重视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可以说是从Huawei、ZTE的成功案例中总结出来的“恰当的方式”,这将让中国的电信厂商在未来的国际电信市场上能够有更大的收获。

_____________

真正的“端到端”Nokia 3G事业解析

Nokia(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Nokia是全面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Nokia网络业务主要包括三大领域:无线网、核心网及运营商服务,这也是Nokia网络的重要发展领域和未来增长的机遇所在。Nokia正在引领3GWCDMA的发展,推动创新的核心网解决方案,并加强运营商服务业务的增长。这三个领域的成功有力地支持着Nokia网络成为全球移动性领导者的战略。

IMS

通过基于IMS的网络,运营商能够以比以往快得多的速度生成和引入新业务,使之迅速进入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顾客需求。同时,这一网络使得运营商无须再为每个特色业务建立和运行一个单独的并行网络,从而使新业务的添加变得简单易行,降低了生成新业务所需的成本。

Nokia是面向固定与移动网络IMS的领导者,全球移动软交换和IMS市场第一。全球最早的

IMS商用服务就是通过Nokia

IMS核心系统由意大利运营商TIM、葡萄牙运营商TMN、Hong Kong运营商CSL实现的。

2006年4月,Nokia宣布继续加强在中国的研发力度并扩大成都研发中心,面向全球及中国市场开发基于3G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平台的新型移动应用,运用IMS创建更为丰富地针对个人及企业用户的移动应用业务。

利用网络中的IMS,运营商将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应用,这些应用既可以位于终端,也可以存于服务器或者两者均有。

这些应用之间能够彼此交互,从而为用户提供广泛丰富的通信能力。在一个通信会话中,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以任何方式混合搭配多种基于IP的业务,例如,综合语音,视频,文本,内容共享和呈现(presense)信息。

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了融合的网络与业务将赋予运营商以更多商机,而IMS则将成为把握良机,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

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利用网络中的IMS,运营商将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应用,这些应用既可以位于终端,也可以存于服务器或者两者均有。这些应用之间能够彼此交互,从而为用户提供广泛丰富的通信能力。

带来财富的同时剥减成本

对一家运营商而言,在核心网络中启用IMS将愈发重要,不仅仅是为了在竞争对手推进IP融合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是为了节约成本以及实现业务的平滑演进。

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将实现新的业务收入流,通过一种受控的、安全的、且可实现计费的方式,这些多媒体业务可被混合搭配使用。此外,从前那些无法实现或者由于太复杂或太昂贵而失去实际意义的业务,如在用户之间实现视频片断的共享,也将能够被投入使用。

通过基于IMS的网络,运营商能够以比以往快得多的速度生成和引入新业务,使之迅速进入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顾客需求。运用IP多媒体技术,由于全部业务都建立在一个基于IP的平台之上,业务整合变得轻松易行。例如,运营商能够便捷地集成基于语音的应用和内容共享应用,移动终端应用与PC应用,诸如此类。

只有将业务快速推向市场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赢利。在IP融合的网络中,运营商只需管理一个网络,而SIP作为引擎协议的地位没有改变。此外,由于每一业务都将建立于独立的服务器上,作为单独的业务存在,运行模式的细微差别不可避免,用户将无法获得真正的无缝体验。长远考虑,以这种方式引入越来越多的业务必将导致一个异常复杂的核心网络,不仅不便于管理而且势必造成运营成本(OPEX)的增加。

HSPA

对多数运营商而言,如何通过不断降低创建新业务所需的CAPEX以及控制OPEX从而优化成本支出已成为重中之重。

高速分组接入(HSPA)技术是帮助运营商解决这种两难境地和需求的重要手段。由于是建立在既有的WCDMA坚实投资基础之上,HSPA能够提供快速接入以及充足的容量,保证为大众市场提供高级业务。

对运营商而言最具吸引力的一点是,利用NokiaHSPA技术就意味着最小的投资、低廉的传输成本以及简便的实施方案。

采用NokiaHSPA,运营商将能够从那些依赖其他未来无线宽带技术的业务提供商手中抢得主动权。从2005年中开始,NokiaHSDPA便已经开展了密集的客户现场试用,这些试用都成功地证明了该系统的高性能。从现在开始商用的NokiaHSDPA将助运营商一臂之力,以速度和质量开拓并赢取新的商机。而计划于2007年正式投入商用的NokiaHSUPA将有能力帮助运营商在既有成功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优势,巩固领导者地位。

NokiaHSPA的一大优势是其建立在成熟稳定的商用WCDMA技术基础之上,从而获得了运营商的肯定和认可,他们认可HSPA是一项已经验证的成熟技术,其卓越的性能已经在从无线接入系统设备到核心网络整个环节得到认可。

完整的解决方案

NokiaHSPA是真正的端到端系统,完整涵盖了终端、无线接入、传输、核心网以及运营商的业务。Nokia的专业人员能够帮助运营商优化他们的HSPA以获得最低的运营成本和最优异的性能表现。

Nokia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最完整的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到了运营商在实施以及演进HSPA进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技术以及商业环节。

高性能的无线网络

经过实践验证,NokiaHSDPA的无线性能能够提供卓越的下载速率和用户服务响应时间。Nokia的HSDPA网络实现了384kbit/s的上传速率,其实,早期在Release99版本的网络中Nokia便开始支持这一速率。快速上行链路减少了数据传送的时间,相应提升了在HSDPA上运行的业务性能。

NokiaHSUPA在上传速率384kbit/s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了上行链路速度,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性能。同样NokiaHSUPA的实施也只需一次简单的软件升级,快速并且节约成本。

利用NokiaHSPA,成本优化可以延伸到传输网络。更加高效的传输网络减少了对传输容量的需求。在更低的接入层面,HSPA在Iub接口上实现了更高的传输效率。尽管应该依照峰值需求规划每个站址的容量,但是从网络层面上依然能够在不牺牲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达4倍的效率提升。

Nokia站址解决方案实现了基站与包括微波无线室内单元在内的传输单元的集成,节约了站址空间和相关成本。一个既管理移动网络又管理传输网络的网管系统能够同时降低CAPEX以及OPEX。Nokia灵活的传输解决方案能够按需求提供容量,即能够根据应用HSPA的业务使用量的增长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相应按比例增加传输资源。

运营维护

如何从3G网络和移动新业务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已经成为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就网络性能和运营而言,优化和简单化是核心。随着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地被投入应用,控制日益增加的复杂性成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提高网络和业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将使包括运营商、业务提供商和设备厂商在内的整个移动通信产业从中获益。

Nokia Operation solutions运营维护系统与服务(以下简称NOKIAOS)的价值核心就是帮助客户提高效率。NokiaOS帮助客户简化网络运营的流程,优化服务,显著地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OPEX)。很多时候也表现在帮助客户增加盈收方面,例如通过快速地部署新业务,确保客户对新业务满意,从而尽快地从新业务中获取利润。NokiaOS强调提供产品和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客户发展和优化移动网络及业务。这些解决方案结合了业界领先的网络和服务管理系统平台以及Nokia在网络运行和优化多年积累的知识和丰富经验。通过这样的结合,NokiaOS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客户改善、优化和提升网络以及移动业务的性能。

就服务而言,Nokia的服务目标集中在网络运营和优化上。如在部署新业务时,速度和准确性将是关键。通过提供网络层面和基于手机用户使用状况的服务质量信息,NokiaOS运用网络和服务管理平台结合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确保新业务的顺利实施。提供端到端的服务管理与质量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移动运营商为了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将日常的网络运营维护从其核心业务中剥离出去。运营商在有限的人力和资本投入下可以更加关注移动用户、市场和客户服务。作为全面的网络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帮助客户应对这一挑战成为Nokia OS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结合网络管理系统和服务优势,Nokia向超过16个运营商提供了全面的运营维护服务,向24个运营商提供了系统交钥匙工程。Nokia Net Act在全球客户超过300个。

Nokia Net Act是运营维护系统核心元素之一。它的体系设计和研究开发特别关注与支持多种网络、多种服务类型及多种技术。通过对多厂商环境的支持,它能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以应对新技术和新应用。通过NetAct,运营商可以实现对网络和服务的集中控制。NetAct模块化的结构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运营商的不同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移动网络的通话质量和覆盖率是决定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未来3G网络,高性能、高质量和高效率将是决定性因素。Nokia OS致力于帮助运营商实现3G用户对网络服务的良好感受。对移动通信产业而言,高质量的3G网络与服务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链接:Nokia的NO.1

在2005年商用的WCDMA网络中,Nokia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在2006年商用的WCDMA网络中,Nokia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Nokia拥有60个EGPRS公开合同,全球第一

Nokia的移动软交换和IMS市场全球第一

Nokia在中国Hong Kong、台湾地区3G市场中WCDMA市场份额第一从无线网到核心网,从网络服务到3G终端,加之强大的多媒体业务支撑和企业解决方案的提供,Nokia正在进一步强化自己完备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链接:Nokia大事记

2006年1月

Nokia赢得福建移动“无线一键通”合同

2006年2月

沃达丰与Nokia签署IP多媒体子系统(IMS)全球合约

2006年3月

Nokia与中国普天成功完成TD-SCDMA互联互通测试

Nokia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与“du”公司达成价值1.9亿美金的管理服务与网络订单

2006年4月

Nokia支持Elisa公司发布北欧地区首个HSDPA网络

2006年5月

Nokia赢得四川联通GSM扩容合同

2006年6月

Nokia支持西尔康(Celcom)公司在马来西亚推出HSDPA服务

Nokia宣布将与Siemens合并通信网络业务

2006年7月

Nokia赢得新加坡MobileOne公司HSPA网络供应合同

Nokia支持Proximus在比利时率先发布HSDPA网络

Nokia与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价值1.5亿美元的GSM/GPRS扩容合同

Nokia赢得沙特阿拉伯管理服务与3G/HSPA合同

2006年8月

Nokia赢得印度尼西亚Telkomsel公司的WCDMA/HSPA网络和托管服务合同

Nokia向俄罗斯运营商MegaFon提供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Nokia获得中华电信3G扩容合同

2006年9月

Nokia赢得中国台湾地区台湾移动WCDMA3G/HSDPA网络扩容合同

SFR在法国部署NokiaMSCServer移动软交换解决方案

Nokia和ChinaMobile通信集团公司签署价值58亿NokiaGSM/GPRS网络设备采购框架协议

Nokia与中邮普泰签署价值150亿元人民币的移动终端产品采购协议

Nokia与江西移动签订GSM网络扩容合同全面提升网络容量和覆盖能力

Nokia赢得云南移动GSM网络扩容合同

2006年10月

Nokia赢得浙江移动价值3.4亿网络扩容合同

Nokia助力沃达丰在澳大利亚开通HSDPA服务

Nokia在华成立服务合资公司

Nokia与大唐移动成功完成TD-SCDMA互联互通测试

2006年11月

欧洲委员会批准NokiaSiemens网络合并

Nokia赢得沃达丰澳大利亚公司价值2.3亿美元的电信运营管理服务合约

Nokia赢得广东移动核心网络扩容项目成为广东省主要GPRS网络提供商

——————————————————————————————————————————

HSPA:全球宽带网络起飞的翅膀 Ericsson移动宽带解决方案

Ericsson(中国)通信有限公司系统方案部

宽带与因特网正在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线移动网络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通信便利。3G/HSPA无线移动宽带解决方案,通过大幅度提升系统下行和上行速率,成倍增加系统容量并大大降低时延,正在为全球宽带与因特网服务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

目前HSDPA已经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HSUPA预计也将在明年商用,由于HSPA无线移动宽带解决方案是3G网络的自然演进,具有广泛的全球用户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支持,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适用领域广泛

近年来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移动通信。目前因特网宽带接入主要通过固定技术提供:如光纤、有线电视或DSL技术。

移动话音已经普及,现在宽带也在走向移动,即移动宽带业务。消费者对移动宽带的需求越来越大。移动宽带是一个融合的概念,它把现在固定网提供的高带宽服务移植到移动终端上。HSPA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成为3G演进的必然,利用提供3G/HSPA连接的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在广域覆盖的3G/HSPA网络中保证连续的宽带连接,可以在任何地方体验宽带的魅力。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业务,例如移动电视,音乐电视及电影片断的下载,具有3D效果的互动式多方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2 20:30:33  回复

回复/评论:通信产业报3G相关报道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44.43.125, 2024-05-14 15:45:29

Processed in 0.52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