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listing of NEC provoke thinking of approval system.Industy regulator should synchronous with the markert,and change from' management`to`guide`.
行业监管要与市场变化同步,从“管理”向“引导”的方向转变。
近日,NEC正式对外宣布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笔者认为,从NEC的退出事件来看,倒是该重新审视手机核准制存在的必要性了。
早在2005年2月,发改委开始实施核准制,当年就接连发出了20多张手机生产牌照,而在每一批核准通过的企业名单公布的同时,发改委都要随之发布产业预警通告,提醒企业预料到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管理机构从维护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进入手机市场的“门槛”,避免造成行业的过度竞争,这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核准制之下,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少。
早先有媒体报道,在已经获得牌照的手机企业中,有接近半数的企业并未从事手机制造,而是将牌照出租其他未获得牌照资格的企业,以谋取高额利润。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手机市场环境正在发生转变,市场由原来的无序竞争开始趋向理性竞争的阶段。市场格局已趋向稳定,即便是再有新的手机行业加入或者退出,那也只是竞争中的自然淘汰,并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
如今,NEC的退出正说明国内手机市场在经过充分竞争之后,市场调节的功能正在增强,行政干预已经代替不了市场自然规律。早先三菱、南方高科、中科健退市的例子无疑都证明了这一点。
综观手机市场的发展,从“审批”到“核准”,行业主管部门正致力于建立更为宽松的市场发展环境而做着积极地努力,但是,行业监管同样也要与市场变化同步,当核准制满足不了市场的发展之需时,我们是否可以采用更为简化的工作方式,比如设立“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或者“生产备案制度”等等,将“管理”向“引导”的方向转变。
因此,如果说国内手机市场发展之初,尚需行政之手扶持和引导,那么,待市场成熟之后,则要依托市场的供求关系功能来疏导和净化市场环境,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对于核准制的未来,我们有理由充满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