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和信息化应用市场的拓展,还是电信价值链的重构及技术融合趋势下的产业规制,创新,始终将是通信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旋律,也是本次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的热点议题。
创新,是全球电信业实施转型的主要推动力。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谢国睿认为,目前全球电信业都在积极进行转型,此次转型是从传统的经济方式转向知识型经济。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创新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转型,意味着打破旧的机制,转变企业增长方式和运营模式,面向新的领域进行拓展。电信企业需要变革原有的思维模式,使用新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新产品、发现和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来源,实行适应新市场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是推动这种变革最主要的力量,没有系统的创新,转型就如“新瓶装老酒”,有目标,而无实际效果。
创新,是中国通信业面向信息化拓展的必然选择。处于国民经济高端,为国内市场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使通信业成为创新的重要主体。而近年来中国通信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企业在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产业技术的日新月异、行业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新型市场的不断涌现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使通信业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电信业发展的驱动力将从主要依靠市场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面向信息化创新,将是通信业的未来出路。思科系统(中国)技术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徐启威指出,目前,整个通信行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话音、数据等传统业务增长已经非常缓慢,固网话音甚至出现了负增长,IT等信息化应用服务增长迅速,如果不面向信息化进行业务、运营、服务等的创新,通信行业的发展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那么,通信业在未来发展中应如何把握创新的正确方向?怎样推动创新的有效实施呢?在本次通信业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同样不缺真知灼见。
首先,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奥地利学者熊彼特是创新理论权威,在他的字典里,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而创新则主要是经济行为。通信业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发明创造,而是把握市场新的需求,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并将其转化成新效益的一个过程。埃森哲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在论坛发言中认为,通信业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在这三大方面创新中,通信业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投入,形成层次化的企业创新架构。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引领,实施产品、模式、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其次,在信息服务时代,基于用户体验的创新是关键。在互联网世界中,用户体验的创新往往能决定一项业务的推广成败。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推进和产业融合步伐的加快,单纯的话音业务已经不再是电信行业赖以盈利的主要业务,大量非话音业务,比如互联网业务、视频业务、电子商务、娱乐等在电信业运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基本通信需求得以满足之后,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占更大比重,如何开发出对用户更有用的、他们希望使用、更容易使用的产品是电信企业创新的重点。电信企业信息服务方式如不及时更新,将由于缺乏良好的体验而被用户抛弃。思科系统(中国)技术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徐启威认为,创新所涉及的层面已经远远超出产品和技术的范畴,关注用户体验是关键。通信业应该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接入网络增加收入的方式,向用户随时随地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操作简便的内容,提升用户的体验。
同时,创新型文化和机制是创新得以有效推进的坚实保障。电信企业的市场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进行创新的强大内在动力,但要使创新举措在企业中顺利推进,必须建立创新型文化和机制。据权威机构调查,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100家企业年平均股价增幅达到14.3%,创新文化为企业带来了极高的股东价值。Motorola 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庄靖说,创新是Motorola 企业文化的一部分,Motorola 的成功也得益于其创新型文化的企业氛围。据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谢国睿介绍,在本国经济创新方面,美国主要从三个方面提供了支持:一是教育投资与人才培养,二是研发投资和鼓励长期创新战略,三是物质和政策支持。三大方面为创新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保障。
开拓蓝海,创新助力。与会代表认为,对于正在积极推进转型的中国电信业来说,创新是实现转型突破的关键,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愿中国电信业持续创新,开拓更为广阔的信息化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