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找合适的SP,但一直没找到。”央视名牌栏目《同一首歌》的相关负责人近来颇为郁闷。不久前他们中止了与一家SP(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原因为该SP除了给栏目提供节目时间表的SMS下发,对栏目一直渴望的有创意、针对性、趣味性的观众互动业务无所作为,还在SMS中插入违规广告,令《同一首歌》无法忍受。新换一家?但《同一首歌》想找的不仅仅是一个SMS互动的通道,而是一家真正提供创新业务、能与节目内容良好结合,吸引观众眼球的SP。这比较困难。
什么才是创新业务?该负责人念叨起了他们去年和联通的合作——寻找姚明。姚明来参加节目,怎么把这一亮点通过手机互动告诉观众,吸引观众?他们搞了个定位姚明节目现场位置的竞猜活动,观众参与踊跃,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与此同时,制作娱乐综艺节目的CP(内容提供商)们似乎越来越把移动增值业务当回事儿了。对业务的“含金量”,CP们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有一些CP干脆自己披挂上阵,干起了SP的活。
“《同一首歌》这样拥有雄厚观众基础的CP,一旦下决心把精力投入移动增值业务,完全可以不再寻觅SP,自己干。这些有强势资源的CP,发展趋势必然如此。”Forst&&Sullivan电信咨询师谭炎明说。
SP遭遇营销困境
随着信息产业部一系列整改措施的出台,SP“抢钱”的舒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娱乐领域其实是SP扎堆的地方,越来越多的CP抢了他们的活儿,他们怎么活?
“踏踏实实搞好业务创新是他们的唯一出路。或者他们还有另一条出路,不做SP。”谭炎明说。面对产业链前后方的双向挤压,SP开始警醒,开始忙活业务创新,也开始发现问题重重。
“很多颇具创意且非常实用的新业务,还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就已经慢慢在嘈杂的市场中沉下去了。”Sohu.com无线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向华不无遗憾地说。
Sohu.com无线半年前就开发出了一个创新业务——“亲子通”,它们与北京移动合作,基于手机定位技术,让家长能够实时了解自己小孩所处的位置,但这项业务现在很多北京人还不知道。为此,他们最近在Sohu.com网上进行了业务的宣传,初步反响不错,很多人觉得眼前一亮,很想尝试。尽管有一个坚强的门户网站宣传平台做后盾,杨向华还是觉得不太够用,下一步只能去学校做一些推广,甚至采用高成本的电视宣传。
“如果用户真的用了,一定会喜欢,但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业务存在。往往开发这样一个业务技术上顺风顺水,但营销上困难重重,营销成本远远大于技术成本。”杨向华说。
雪中送炭型业务有潜力
“开发创新业务需要勇气。”北京富美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英峰表示。两年前,他就扎进了手机视频领域,开发出了手机直播这一新兴业务,并在当年直播了百事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这是国内首次手机直播,但这项业务至今还没赚到第一桶金。
“用户太少了。”翁英峰叹了口气,等3G,左等右等,还是没等来,目前的带宽带给用户的体验不甚完美,收费也比较贵,但今年与联通合作进行瑞丽新美人评选的直播,观众反响不错,随着3G时代的临近,该业务的春天终于也要来了?
谭炎明表示,雪中送炭型的业务会有很好的发展。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碰到很多麻烦事,而“一招鲜”地帮人解决这些麻烦,带来的肯定是商机无限。据悉,日本、韩国的无限网络普及率都在90%以上,因此遇到麻烦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求助于相关业务。而中国老百姓也是掏出手机,却是打电话。如手机挂号这类业务,能够帮人解决看病难、挂号难问题,这种业务往往技术上不难实现,强大的业务实施能力才是关键,比如怎样说服医院买这项业务的账,这一难点解决了,一条SMS收费5元、10元都有人用,拥有这种能力的SP何愁活命?此外,手机订票、手机订餐等都可以成为解决生活麻烦的助手。
找准位置是关键
“开发的投入、营销的投入,在SP真正被逼到死角时,将不再是问题。”谭炎明说。到了生死关头,业务创新是必需的,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活,没能力解决困难的死,这是一条清晰的主线。
也许目前阶段还留有“抢钱”年代的一丝余温,有些SP还靠着自消费(自己买卡定制自己的业务)挣扎,手机增值业务平台还有些漏洞可钻,但运营商正在进行严打,这决不是活路。并且,运营商整合传统成熟业务的趋势日益明显,ChinaMobile将力推全国统一的无线音乐平台“中央音乐平台”,提供彩铃、手机音乐下载等所有音乐服务,版权由运营商与CP直接签订。面对强大运营商充当的SP,其他SP只能靠边站。此外,智能手机终端的不断普及,带宽问题的逐步解决,图片、铃声可以直接从互联网下载到手机上使用,不存在格式转换问题。而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收费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将来也会突破只能从运营商方面计费的瓶颈。未来传统SP能有作为的领域愈发狭小,在产业链上处处受排挤的趋势是必然的,因此只有练出一手绝招,才能谋求立足之地。而这手绝招,就是创造并营销新业务的能力。
没有创造、营销新业务能力的SP的结局,“只能被踢出产业链。这类SP被清理出去,对整个产业是有好处的”。采访中,CP、SP、专家们众口一词。“移动增值业务本来是堂堂正正、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却被特定历史年代的陷阱、骗术、强制等搞得乌七八糟。现在,SP行业已经相对成熟,监管体系逐步建立,业务流程逐步完善。在整个价值链中找准自己位置,是SP必须做的。”谭炎明说。他希望,在黄金时间看到的不再是“发SMS到××××,赢取大奖”之类无聊的东西,他说:“这真是行业的悲哀,不过改变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