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市消协和通信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北京市无线移动增值服务行业自律公约》,对SP无线移动增值服务企业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
SP(Service Provider)——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和提供适合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如今成了一个时尚的名词,从祝福SMS、彩铃业务、语音信箱、手机互联网到3G时代的网络电影,在手机时代它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
然而对于全国1.3亿手机用户来说,提起这个名字,真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某些SP不择手段的圈钱运动令人心烦意乱,泥沙俱下的涉色增值服务加剧了手机污染,几乎所有手机用户都曾受到过垃圾SMS的骚扰,相当多的人被防不胜防的SMS陷阱掠走钱财。甚至有人说,一般的抢劫是有风险的,而SP们却只是发条SMS就把你的钱拿走了。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调查数据,近年在电信、移动行业的投诉增量中,相当大部分来自对SP的投诉,最高时占到投诉总量的六成以上。与此同时,SP运营商的暴富速度也令人吃惊,每月只需支出10万元左右的资金,利润则高达数十万元,甚至几千万元!
令人怨声载道的SP不仅抹黑了自身形象,也累及后台的通信运营者,扰乱了市场秩序,成为消费者心中一道难愈之痛。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祭出狠招,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通知》,电信、网通、移动和联通纷纷出台措施,建立黑名单制度、实施SMS“二次确认”等,割袍断义整治SP市场。不良SP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坑蒙拐骗的伎俩越来越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