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手机、广播、车载导航设备上,新一代实时交通报告及预测服务正在一显身手
上班路上,当车载导航系统计算出需要20分钟的路程时,通常很难准时到达—庞大的车流量、恶劣的天气、不期而至的体育赛事—种种因素都可能将移动导航系统所预设的坦途变得恼人。
美国人曾算过一笔账,他们每年要在交通运输中浪费45亿美元,人均625美元,而屡攀新高的油价使这一数字只升不降。据研究机构Driscoll-Wolfe称,在美国有79%的通勤旅客对实时交通信息表现出极大兴趣,而70%的汽车制造商想在其导航系统中整合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天气预报。在中国,这一趋势也日益明显。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除了Google和Motorola 等正在此处谋求发展的产业巨头外,国内外还有多家专业服务提供商投身其中。
移动的传感器
美国一家名叫Inrix的公司是该领域中的佼佼者之一。它前身剥离自Microsoft,掌握了来自Microsoft研究机构的技术授权,不仅能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还可提供分时段的路况预测。近日,该公司刚刚完成了第二轮融资,其获得的总投资数为1610万美元。
一直以来,提供真正实用的交通信息始终面临着两大难点:一是用于采集交通信息的传感器的覆盖率;二是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度。在全美,铺设有道路传感器的路面仅有5000公里,覆盖近20个城市,而花数十亿美元将传感器铺设到全国大大小小的路面,在短期内显然无异于天方夜谭。Inrix在美国第一个突破性地应用了“移动传感器”。
Inrix最初用到的海量数据来源于政府机构。这些有关交通流量和事故信息的实时数据,是用安装在高速公路上的通行证读取器、照相机、电波探测器,以及内置在路面的磁性传感器采集的。然后,Inrix通过在五十多万辆商用车辆上已有的GPS定位器,作为“移动传感器”来收集“探测性信息”。最后,它把前两部分信息与过去两年的交通历史流量、天气现状和预报、当地的道路建设施工安排,以及学校校历、体育赛事和音乐会等公共事件因素结合起来,用软件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不仅包括当前的路况,甚至还可对未来几小时、甚至几天内的路况进行预测。Inrix宣称,到今年年底,这些数据就有望为美国的50个城市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这覆盖了长达3.5万公里的路面,将惠泽一亿用户。而现在,Inrix已经在为138个城市提供事故数据,为30多个城市提供交通流量和流量预测的数据。
在交通出行方面,一次错误的信息提示很可能会使消费者不再信任相关的信息服务。面对影响路况的各种复杂因素,Inrix开发出了一套专利数据统计模型,对每个特定城市都有一个版本。“现在这套软件预测3~4小时后的路况,可达到93%到95%的准确度;预测1年以后的路况有80%的准确度。”Inrix的首席执行官Bryan Mistele说,“我们还在不断提高其准确性。”
合纵连横
除了Inrix外,这个领域还有着诸多竞争者,如LandSonar、SmarTraveler、TrafficGauge、Traffic.com等。这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领域,但除了比拼技术实力外,也需要合纵连横,以谋求信息的最大化价值。广播媒体、政府部门、汽车导航系统制造商、网络内容提供商、无线服务商、广告商乃至普通消费者,都是这些公司需要利用的对象。
Inrix在这个方面抢到了不少“制高点”。与美国最大的无线广播公司Clear Channel的联姻,使其信息渗透进后者旗下的Total Traffic Network所覆盖的125个大城市,涵盖了广播媒体、车内导航系统、网络和无线设备等多个领域。
地图是直接影响导航系统信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Inrix已与地理数据库开发公司Tele Atlas结盟。该公司是目前世界领先的电子地图和相关动态内容的提供商。二者将致力于开发拥有动态导航功能的下一代导航系统。
日前,Inrix又与定位服务(LBS)市场一流的平台及服务供应商deCarta携手,后者曾为Google、Yahoo!、Ask提供软件平台。Inrix通过deCarta的地理空间软件平台,可以将数百万商用车辆所采集到的地方信息与具体路段结合起来。二者正在将“下一代”导航应用变为现实,不仅告诉人们车祸、拥堵等事实性信息,还将提供各种具体的指示性信息,如运输公司每天应调度的货车数量、普通消费者最理想的出行时间、最快捷的行驶路径、遇到拥堵最佳的绕行方案,甚至还能告诉你“下星期四晚上从纽约的某家宾馆到附近国际机场要花多少时间”,等等。
据Driscoll-Wolfe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1年,数据集成商和传播商所面对的这一市场机会将达到70亿美元。而Gartner市场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展望了这个领域的未来:导航技术将首先通过整合交通预测信息来拓展功能;其次则是实现个性化应用,比如将导航系统和个人的日程表、时间管理和媒体应用结合起来;而最后则是对处理某些法律事务的功能支持,比如进行交通管理、交税,以及对通行税、汽油费、保险费的计算等。
中国起步
今年4月6日,交通信息服务网站“北京公众出行网”正式上线。这是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为市民出行提供的公益性网站。该网站提供了能够实时查询的交通路况信息发布服务“交通眼”—这是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了两年的研发成果,人们可以通过它查询基于地图显示的五环以内各路段交通状况,这些路况信息每5分钟更新一次。目前,该网站仍处在试运行阶段,还未能实现分时段预测功能。据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介绍,该系统采用了浮动车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技术,并希望以此服务将“路网利用率提高10%左右”。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洲政府在此领域已先行一步。比如,英国政府提供的Highways Agency网站,在解决英国的交通堵塞方面可谓不遗余力——除了通过互联网、手机、车载设备提供各种实时和预测性交通信息外,还投资了10亿英镑在一项名为“动态交通管理”(Active Traffic Management)的计划中,用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可变速度控制”系统。这套系统与遍布英格兰的地方交通控制中心等交通管理机构结合起来,有望降低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将交通延滞降到最低。
国内一家提供汽车支援服务的公司也开始介入此领域。北京卡贝斯技术有限公司在其网站上也推出了北京实时路况查询的服务,目前还处于用户体验阶段,最终将嵌入该公司的汽车导航系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称,这种导航系统的地图能够动态实时更新,只需说出目的地,哪怕是模糊的目的地,就可以帮司机指路、认路,乃至绕路、选路,并告诉司机“前方哪里拥堵、沿途哪里有好玩的、好吃的”等。目前,该公司对路况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与政府交通信息部门及专业交通信息服务机构合作实现,并配备了路况监测员对实地进行监测,同时还利用用户的GIS信息进行路况推演。该公司称,目前已经“布好了200个路况采集点”。当记者问及这套系统面临哪些技术难点时,其表示主要是数据量的处理和实时更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