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曾经创下彩铃月下载600万次的记录。这个数字相当于卖出了70万张唱片,以平均每首2元计算,单曲收入至少一千万元。不仅仅如此,让我们再看看身边的网络歌手,杨臣刚、唐磊、庞龙、香香这几个名字早就随着《老鼠爱大米》、《丁香花》、《两只蝴蝶》、《猪之歌》等歌曲在网络上的大热红遍了街头巷尾。这些脱离唱片公司支持,仅仅采取DIY制作、网络发行而得以传唱的作品已经以彩铃、IVR、在线下载的方式创造了数以千万元计的商业价值。无线音乐给SP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无线音乐在给SP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把SP推到了绝境,在整个无线音乐产业链中,没有核心竞争力的SP越来越显得多余。
激情中的尴尬
2005年,对于奋战在无线音乐的SP来说,无疑是非常兴奋的一年,各大SP公司凭借彩铃等音乐业务赚了个盆满钵满,“我们的收入中,音乐这块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无线音乐的业务收入已占Tom.com总收入的40%。在IVR这块,有关音乐的内容大概占到了一大半以上。”TOM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华友世纪市场部总监吴锋也持同样的观点,“新的无线音乐下载模式可以使产业链整合的更合理,比如一方面坚决打击非正版,另一方面目前仅彩铃这些音乐片断,唱片公司就已经向SP收取了相当的费用,整首音乐下载发展起来后,唱片业也会发生彻底的变换。”
但是今年的无线音乐市场推进中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灿烂。在无线音乐领域,对于SP来说,2006年并不好过。今年年初,信息产业部继续加强行规建设,开展“畅通网络、诚信服务”和“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包括判罚、禁令等在内的一些具体政策已经使得一些SP几乎放弃了在无线增值服务方面的努力计划。同时,移动运营商对利润丰厚的数字音乐进行的“横刀夺爱”也令无数SP深感无助。4月20日,ChinaMobile在四川召开无线音乐研讨会,不仅百代、环球、Sony&BMG、华纳四大唱片公司的老总成了移动的座上客。飞乐、太合麦田等国内公司也被一网打尽,出现在会上还有湖南卫视、光线、央视等娱乐传媒。在会上,ChinaMobile公开宣布,未来要全力推广的全国统一无线音乐平台“中央音乐平台”,将提供彩铃、手机音乐下载等所有音乐服务,这意味着,在无线音乐领域,ChinaMobile将绕开SP直接加强与内容厂商的合作。面对强大而又无法得罪的ChinaMobile,SP迫切需要在业务模式上进行新的突破。
争夺内容资源
早在两年前就有人发出了“SP的冬天来了”的预言,到现在,在无线音乐领域,这种感觉将更加明显,“未来一定是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两头大,我们SP在中间应该怎样创造价值?”这已经成为无线音乐领域SP面临的一个共同话题。从理论上分析,SP的转型无非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上游运营平台和电信运营的方向转变,这个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是跟内容结合,不光是做一个发行平台,一个销售平台,同时也做内容,特别是新内容的原创平台。如今,SP为获得内容资源而掀起的争夺战已经全面拉开帷幕。
目前在国内提供无线音乐服务的SP中,滚石移动可谓首屈一指。作为台湾滚石集团投资建立的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滚石移动在取得滚石集团全部音乐资源的独家版权的同时,还以华纳、百代、SONY等5大唱片公司为靠山,以无线音乐作为强势资源,与移动运营企业合作,开发音乐下载、手机铃声等各类无线音乐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A8音乐集团也强势推出了“A8音乐”品牌,全力进军音乐领域。目前,A8音乐集团已与MTV、华纳唱片、百代唱片等海内外著名媒体及唱片公司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全面提供包括音乐下载、铃声、彩铃、新歌排行榜、音乐博客、在线卡拉OK等在内的无线音乐服务,并最早提出了内容为王的发展策略。如今,A8正在从SP转变成为手握原创音乐的内容门户。
不仅如此,华友世纪和Tom.com在市场推进中也十分引人注目。去年7月,网络歌手庞龙新专辑《你是我的玫瑰花》首先通过华友世纪的手机平台直接面向数亿用户发布,打破了以往音乐专辑首先通过CD、卖场等渠道发布的传统营销模式。此后,华友世纪投巨资获得了飞乐唱片60%的股份和华谊兄弟音乐51%股份,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近两年来,Tom.com也积极通过与唱片公司的合作,全面拓展无线音乐市场,Tom.com花了1200万元拿下周杰伦的歌曲版权,随后自己又推出了网络原创歌曲《玩乐吧》在全国巡唱。显然,在拓展无线音乐市场的过程中,向内容领域的延伸已成为主流SP的共同选择。在谈到众多SP为什么突然对内容资源如此重视的原因时,Tom.comCEO王雷雷表示,这个产业链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SP们要有明确认识。在原有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时,SP只能选择向下与内容提供者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有获得独特内容资源的可能性,树立核心竞争力。
夹缝中寻找商机
就在SP苦苦寻求新的突破时,还有一个群体的介入,让SP在无线音乐市场上版权和运营模式上有了新的探索。他们带领自己的公司既不做SP,也不做CP,他们的作用是平衡SP和CP之间的砝码,使价值链能良性运作,而自身也从中获得商业利益。
从SMS单一媒体形态进入多媒体增值服务时,SP怎么和唱片公司谈版权协议,唱片公司怎么把传统音乐包装成最终用户愿意使用的数字音乐,这些都需要专业知识。如今,在无线音乐的价值链中又裂变出新的环节,一些从SP和CP中走出的公司试图承担二者的中介桥梁,就像代理有五大唱片资料的源泉公司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源泉通过对比收集到的网络下载采样信息与SP提供的计费信息,从而测试数据的准确度。源泉以这些技术为保障,以预付金的形式拿到了环球和华纳所有的曲库和部分BMG曲库的著作权代理,再在国内授权SP使用,并监督打击非正版。可见,无线音乐价值链中SP与CP除了联合运营外,或许这也是一种途径。有了此项中介机构,正规的SP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同时专家也认为,SP要想在无线音乐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SP还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细分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SP比CP更接近用户,更了解用户的需求,SP应按需求细分用户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二,树立自身品牌,使运营商和唱片公司对SP的依赖性更强。第三,加强与厂商的合作,手机内置相关的软件产品等。第四,提供特色服务。如TOM的音乐库产品。只有这样多管齐下,SP才能在无线音乐领域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续写无线音乐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