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信息化:动动我试试
网友【老编】 2006-12-02 20:30:33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撼山易,撼信息化不那么容易。“固定”惯了的信息化,真要动起来,还得闹点脾气。标准不统一,产品不兼容,拿钱倒是可以找平,可是挺沉。内容雷同,种类太少,空荡荡的系统,没劲。无线数据传送泄密了咋办?手持终端丢了咋办?太悬。辛辛苦苦积累的数据干吗要共享?部门壁垒,够散。

动不了的理由之一 太沉(没标准)

移动信息化产业链主要由七部分构成:基础设施提供商、平台软件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和最终用户。面对众多的终端设备供应商及众多的应用软件供应商,标准的不统一,当然会对应用的推广造成影响。作为移动信息化重要的应用之一,SMS实名真正进入市场商用阶段是在2004年的夏季,目前进入该领域的国内服务商还不到十家,几乎没有市场份额的主导者,大家都在摸索。

标准的不统一,在很大方面是利益在作祟。特殊的才能“漫天”要价,有的厂商在提供自己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时,为了对自己用户形成长期的“控制”,有时甚至故意做成不兼容的标准产品。这种事情在行业发展初期,也是经常可见的现象。

由于市场尚处起步阶段,规则和标准的缺失使得小作坊式的恶性竞争层出不穷,要做大产业链就必须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来分工合作,实现共赢。对此,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研究院通信信息所赵庆建议,移动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政府授权的机构进行管理和规划,应成立“ChinaMobile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起到当年CNNIC促进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健康发展的作用。针对故意不遵守标准的行为,可以以不允许进入市场等方式等强制手段加以规范。

在标准方面,目前国外还没有成熟的,而国内在某些方面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国外,因此该领域的标准极有可能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标准。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表示,目前在信息产业部牵头下正在制订包括SMS网址业务需求技术规范、SMS网址业务网的总体技术规范、SMS网址业务系统的编码规则、SMS网址业务系统的接口与协议、SMS信息服务系统业务流程等在内的一系列关键行业规范。而这些标准的统一,也会直接让用户应用移动信息化的成本大大降低,最大程度节约硬件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2005年的春节刚过,上班没多久的小沈就发现公司每月的用电统计比以前快了许多。小沈是江苏某电力公司调度室的高级工程师,以往企业用户所用的电量需要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去抄表,然后向上汇总,最少也要几天才能上报到公司的调度室,但过了年,一切好像流得特别快了,基本上当天就可以算出来。这一切要归功于无线查表系统的应用。最近,江苏电力依托GPRS网络或SMS短消息系统,工作人员将工业和民用电表采集的电力系统数据实时传递到地、市、省级的集中监控中心。有一次,小沈到山东省电力集团考察,本想把自己公司的移动信息化成功经验与山东电力分享,却发现他们早已将无线系统与公司原有的ERP、CRM系统联在一起,这样,无线的应用不只可以用在统计电量上,还可以为客户分析、电量调度提供依据。得到启发的小沈回到公司,决定将无线查表系统进行延展,并与公司原有的ERP系统相连,遗憾的是,由于无线查表系统与ERP的标准不统一,两系统的互通非常困难。为解决此问题,要么,上一套平台软件做一下中转,要么,重新上一套符合ERP标准的无线查表系统。总之,要扩展无线应用,需要再花费一笔钱解决标准不一问题。

动不了的理由之二 太空(少应用)

国泰君安与深圳移动合作,开发出了企信通和集团SMS等业务,主要应用有两个方面,在集团内部将短消息作为信息传递的基本途径,实现了会议通知、任务下达、信息发布等功能。对客户,是通过SMS平台向客户的手机提供股票行情、个股股评等信息。

随着行业信息化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诞生了移动信息化。和国泰君安一样,主要的应用还集中在信息发布上,面向核心业务的应用还很少。深圳移动副总经理熊勇强认为,移动信息化的商机已经出现,现在要做的就是合作伙伴如何与用户一起,发现、创造、实现更多的移动信息应用。缺乏应用的移动信息化显得太过空洞,这成为深圳移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正面临一个瓶颈——缺少和业务相结合的应用。

移动信息化一出现就被各行业的有识之士所看好,出现了车辆定位、车辆安全防盗,银行账户信息通知、手机银行等业务。相比在个人应用市场上SMS、彩铃、游戏等业务的“繁荣昌盛”,行业应用市场只能说是“不温不火”,没有和期望一样,出现前者飞速增长的喜人局面。有人说,“类似群发的SMS通知只是移动信息化的皮毛,靠它带动行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可以从个人应用与行业应用的差别入手来比较两种产业的不同。个人用户在使用SMS、彩铃等业务时,尽管对内容有不同的偏好,但是SP对不同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差异不大。而对于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都各不相同,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以移动终端上的位置服务为例子,同样是车辆调度,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运输公司都有截然不同的要求,甚至需要定制各自的终端显示设备。

以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为例,在个人应用市场上,手机制造商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开发出一款又一款畅销的手机。但是面向行业市场的时候,某个行业的特殊需求就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得到,需要和深入行业的集成商,甚至和某些特定的软件开发商合作,才能定制出合适的终端。

在行业应用市场上,靠客户主动发掘促进业务的移动信息化的应用是不现实的,只有靠服务提供商自己发现。而能否跨过行业应用的门槛,不在于是否有和运营商的合作资格,而是对于具体行业中潜在移动应用需求的把握。难怪熊勇强表示,愿意与拥有独特资源或者成熟解决方案的合作商进行广泛合作,愿意与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上的公司共同做大这一市场。

目前,在这个产业链条上有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应用集成商等利益主体。真正能够深入了解行业需求的只有应用集成商。与开发面向个人市场的应用相比,开发面向行业的应用,需要集成商做出更大的前期投入,需要深入挖掘行业需求。需要在集成商的主导下,联合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者,才能开发出适合行业的应用。而相对于运营商和设备商,常年耕耘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集成商显得还有些弱小,其在产业链上的从属地位和应该起到的作用相矛盾。而且在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格局下,集成商因利益难以得到保证,也就没有兴趣做出很大的前期投入。这样出来的应用显得有些牵强附会,目前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也就不奇怪了。

集成商在这个行业上应该起到的主导作用,对传统上运营商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尽管运营商有比集成商更强的实力,但术业有专攻,运营商毕竟只是一个通道提供商,对某一个细分行业远没有集成商理解深入。运营商作为通信通道的提供者,又要做应用集成服务的提供者,不仅很难做好,而且打击了集成商的积极性,从而限制了产业的发展,让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在产业链上的任何主体,不论大小都应该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整个产业才能协调发展。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方式,是让移动信息化真正动起来的必由之路。

动不了的理由之三 太悬(不安全)

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建设银行共有手机银行客户260万人,交易数量达900多万笔,交易额超过9000多万元。但是,这些交易以转账、汇款居多。“手机支付的份额还非常小,刚刚起步,处于萌芽状态。”建行有关人士介绍说。

据浦东发展银行个人银行电子渠道部总经理助理薛建华透露,浦东发展的手机支付业务也即将推出,但对手机支付每天的支付上限做了限制——不超过3000元。浦东发展银行对手机支付在小心翼翼地观望。

2003年初,由ChinaMobile,中国银联联合组建的一家专门从事手机银行业务的公司,从股东关系来看,这个公司潜力很大。“但是到现在为止,业务还是差强人意”。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手机支付量与网上支付的比例大致是1∶10000,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只能用“萌芽”来形容。

中国联通涉足手机支付领域的时间较晚,2004年年中联通正式联合建设银行推出基于神奇宝典brew平台的手机支付,同样只支持非实物(如IP电话卡等)的支付。对于实物购买支付,联通增值服务部的伏京生表示,暂时不会开通,需要随着业务大环境的提升逐步推进。

无独有偶,手机支付不仅仅在中国发展缓慢,即使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其进展也不快。

据了解,日本移动银行业务虽然被排在第二位,“手机钱包”也把超市购物、电子车票业务集成到手机上,但手机支付的使用数量相对于娱乐、游戏和铃声图片下载等应用还很小。有一些银行允许用户通过手机办理所有业务,如现金转账等,但大多数银行对此类功能进行了限制,只允许移动银行用户进行余额查询。

也许各家有各家的顾虑,但其中的原因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安全问题。

以上只是手机银行这一种应用,移动信息化的终端设备不止是手机,普通手机、智能手机、PDA等移动终端都可以利用SMS、WAP、GPRS、EDGE、CDMA1X乃至于未来的3G等技术传输数据。移动信息化的应用也远远不止手机银行这一种,移动政务、移动商务、医院无线查房、车载GPS、移动保险等等都已经广为人们关注。

但是安全问题,始终是移动信息化一个难解的心结。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就表示了对移动应用业务的谨慎,“手机支付无疑是非常方便的,中国的手机普及率是非常高的。对于手机支付一直是银行和社会各界期待与关注的。但是,因为资金的划转安全是第一位的,除了方便、快捷之外,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技术上的安全隐患是移动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移动信息化在技术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线数据通道的安全。

以金融为例,人们对安全的怀疑就是因为移动支付方式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大多数手机受到SIM卡容量的限制,所发送的信息全部为明码,致使手机支付的安全性较低。比如“Monternet”的SMS信息是通过公网传输,没有加密功能,手机号码及密码等很容易被破译。相对而言,基于WAP功能的手机支付由于采用了一定的加密技术,相对比较安全。二是通过SMS支付方式的即时性较差。目前手机小额支付一般采用双重确认方式,比如在网上购买一件商品,在你输入手机号后,系统会先发出一个身份确认码。你在输入此确认码并同意服务条款后,系统还会发给你一个消费码。只有在以上双重认证通过后,才可进行支付购物。但SMS是中继方式,发送后不一定能实时到达,所以实时性和数据完整性无法保证,难免会造成资金流和物流的停滞。所以才形成手机只应用于小额支付领域。

身份识别的缺乏是限制移动信息化应用的第二大因素。谁能保证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拿着移动终端和你交易或者信息传递的就是你认可的人?你的移动终端丢了怎么办?你的终端密码被人攻破了怎么办?终端设备安全问题让使用者心里始终悬着一块大石。计算机仅仅被当作数学运算工具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想到需要登录密码。而今,计算机里面往往存放了大量重要的信息,登录密码至关重要。当手机仅仅当作通话工具时,没有多少人使用密码保护。但是,移动信息化提高了手机等手持终端的重要程度,设备丢失、密码被攻破、病毒发作等问题都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用户需要培养安全使用的习惯,充分利用各种密码(例如SIM卡密码、设备开机密码、设备屏幕保护密码、设备键盘锁密码)保护信息安全。

信用体系的缺失是限制移动信息化应用的第三因素。这在小额的手机支付中比较常见。有一些小额支付是可以捆绑在手机话费中的。但手机花费透支、恶意拖欠并不少见。曾有报道说,一些学生频频更换手机号码,“换号族”的欠费金额不等,少则三五元,多则十几元几十元。据学生说,因为买号的时候从来不用身份证号码,因此移动公司也无法进行有效的遏制。而即使用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要是真有人问起,就说自己的手机丢了,谁还有办法追究?信用意识以及体系的不完善,也制约了移动信息化的普及、推广。

动不了的理由之四 太散(缺整合)

刘师傅是广西省桂林市汽车运输公司的一位司机,阴历八月十五下午4点,刘师傅还跑在从北海回桂林的高速路上。离桂林只剩130公里了,赶快回桂林卸了货,还来得及回家吃团圆饭。想着想着,刘师傅脚下的油门就渐渐踩到了底。没一会就听到“嘟嘟”一阵响,方向盘前端的小红灯也开始闪了起来,他突然想起来自己车上装了监控系统。现在开车可不能太快,广西的每辆货车上都装了车辆监控系统,要是超过了11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它就会报警,广西交管局的指挥大厅就能把超速车显示出来。刘师傅赶紧把油门收了收,说不定下了高速就有交警在那等着给自己开罚单呢,到时候不只罚钱,再被扣会就回家赶不上晚饭了。

这其实就是中国联通和交通部下属企业一起针对交通行业特点推出的业务“交通新时空”。“交通新时空”融合了GPS、CDMA、GIS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可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图像监控、路线跟踪、实时调度等功能。通过“交通新时空”,交管局就可以实时观察车辆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超载、超速等各种安全隐患,以及司乘人员的违规行为。

乍看起来,这样一套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其实不仅仅用在货车调度上,还完全可以与交通管理联系起来。比如说,货车在某一地方速度经常很慢,那肯定是那个路段有问题——经常堵车或者路面不平整,这就可以为修路、红绿灯设置以及交警提供一手信息。而各个汽车运输公司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车辆的调度管理,降低货车的空载率,让司机真正得到实惠。

那么,这样一套系统在全国推广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一些大的货运公司本身就有了GPS系统,如果在交管局的强制下再装一个,有浪费的嫌疑;其次,广西这套系统目前还只能监测在广西省内挂广西牌照的货车,对于外省进入广西的货车或者是已经驶出广西自治区的货车,是没法监测的。而全国如果推广,又是以各省为单位的话,这些跨省跑的车能跨省监测吗?

与信息化建设相同的是,无线信息化同样遇到了信息孤岛和信息资源整合的话题。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或行业内无线数据与系统的整合,比如,货车传回来的数据是否能完全体现在交管局的数据库中,并和交警指挥系统整合;二是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是否能够整合,比如广西交管局GPS系统能否贡献给各个汽车运输公司,也提高一下调度效率。

与目前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中的问题一样,很多时候无线信息化面临的整合问题固然是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数据标准、数据结构不同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行业和部门壁垒。“我单位辛辛苦苦花几百万采集的数据,干吗要给你啊?你自己去采集去。”“这是我们单位的政务信息,不能随便公开。”这些成理由、不成理由的问题,时刻存在于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

必须注意的是,无线信息化只是固网的一个延伸,无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采集动态信息以及发布动态指令。而信息的处理与指令的判断,则还是由后台的固网系统和数据库完成。因此,如果说各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话,那么倒不如大家先共享一下采集信息。大家共同出钱建设或租用GPS系统,然后在GPS的基础上开发各自的应用,与自己的后台系统相连。如果是各个部门都需要的信息,则由一个部门负责采集,其他部门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模式付费,是不是大家都省钱了呢?

只是很多时候,信息不整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和利益问题了。

链接

消除“移动信息化等于SMS”的误区

直到开发稿会的时候,还有同事问我,移动信息化是不是就是SMS平台啊?

其实,理解移动信息化的概念,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是一种状态,通俗地说,它是指一个企业或机构,利用IT手段进行企业管理和决策。而移动信息化是指,这种管理和决策可以采用移动通信的手段完成。比如,ERP的数据采集可以由无线终端完成,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传递回总部后台等。

在中国联通的业务划分中,确实将集团SMS、集团彩铃业务划归移动信息化行列。但是,它所谓的SMS,不是指平常我们发的SMS问候等,而是与企业的IT系统相结合,用SMS的方式把IT系统的相关变化和内容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比如,开会时间地点、有文件要审批等。总之来说,移动信息化的内涵是,让移动成为企业或行业管理的一种手段,一种表达方式。

移动信息化可以开发用户的新需求,解决以前没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对现有的系统做一个补充。目前大部分政府机构和企业都或多或少建立了IT系统,成为平常管理和工作的左膀右臂。因此,移动信息化作为固网的延伸大有用处,这也算是对现有系统的补充。而真正大量的应用有待开发,这些更多的是以前固网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建立在3S上的系统、移动警务等等。

记者手记

高手在民间

最近有一件奇事,说是北京平谷区唐庄子村,由于有线网络光纤铺设困难,就想让农民在家舒舒服服地无线上网。于是自己动手,买了些钢管,找了俩焊工就干起来了,也就只花了1万元左右,竖了一个铁塔。专家们都说,这种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试验就是成功了。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当年熟知的话。眼下,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能让广大群众受益的,给大家带来便捷的,就一定有市场。移动信息化前景钱景都无限。可是当老百姓有需求,而现实中又没钱没条件,开发商还在磨磨蹭蹭小步走的时候,按捺不住的老百姓们只好自己武装起来,土法上阵。

其实又有谁限制说,系统搭建只能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呢?广大的用户大可以自己动起手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已有的固网应用延伸出来,与无线挂上勾。据说,早在2001年,广东顺德的公务员就可以收到顺德政府OA系统发出的SMS会议通知,而这套系统的需求是用户自己提出来的。提出来之后,他们主动与当地的ChinaMobile沟通,要求提供此类服务。经过认真研究,ChinaMobile决定帮助顺德政府实现这一功能。群众的点子,完全可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补充。

现在的移动信息化的确还有很多问题,但如果用户心齐,土办法洋办法,正主意歪点子一律都上,有技术的贡献技术,没技术的贡献资源,实在不行贡献个需求,即使是愚公移山,都能加速让信息化移动起来。不要忘了,高手在民间。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2 20:30:33  回复

回复/评论:信息化:动动我试试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18.216.26.104, 2024-11-13 21:33:54

Processed in 0.44891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